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8347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观赏性水草种植领域,具体涉及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观赏水族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水草也相继被开发利用起来。水缸中的水草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改善水体环境,为鱼类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其中椒草类水草因其独特的造型,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其在栽培的过程中,极难成活,使很多的椒草类水草爱好者望而却步。因此急需一种科学有效的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泡处理:将椒草类水草根部放入浸泡液中浸泡8-10小时后取出,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花前胡9-11份、芦根8-10份、穿破石6-9份、磷酸钠6-8份、代森铵4-7份、醋酸亚铁2-5份、水110-120份;(2)水质改善:栽培前3-4天,向水缸中投放处理液A,其中处理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柏枝4-7份、石楠藤9-11份、紫衫3-7份、竹叶9-11份、芭蕉根6-8份、水104-109份;(3)栽培基质:将椒草类水草插入栽培基质中,根的插入深度为2-3cm,其中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蛭石30-40份、河泥12-14份、三聚磷酸钠0.8-1.0份、D-乳酸甲酯0.4-0.7份、癸二酸二钾盐0.1-0.3份、蚯蚓粪4-6份、沼渣8-10份。步骤(3)中的蛭石的粒度要求为60-80目,河泥的含水量为30-35%,沼渣中的含水量为42-48%。步骤(1)中的浸泡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紫花前胡、芦根、穿破石放入沸水中,大火熬制2-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时,向其中加入磷酸钠、代森铵、醋酸亚铁,搅拌均匀,得浸泡液。步骤(2)中的处理液A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水柏枝、石楠藤、紫衫、竹叶、芭蕉根放入沸水中,中火熬制3-4小时后过滤得滤液。步骤(3)中的栽培基质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河泥与沼渣混合均匀,搅拌5-7min后,向其中蚯蚓粪、三聚磷酸钠、D-乳酸甲酯、癸二酸二钾盐,搅拌4-6min后,向其中加入蛭石,继续搅拌3-5min,得栽培基质。所述的椒草类水草包括但不限于:贝克椒草、剑竹椒草、波罗椒草、克达椒草、缎带椒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水草栽培后的存活率,并能加快水草的成长速度,使种植出来的水草茎秆挺直,叶子饱满有活力,颜色鲜艳,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本发明中提供的水质改善液和栽培基质,绿色环保,不含有对鱼生长有害的物质,并且制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在水草栽培前,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浸泡液浸泡处理,浸泡液中的紫花前胡、芦根、穿破石中的有效成分共同作用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椒草类水草对水缸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水草移植后的死亡率;水质改善液中的水柏枝、石楠藤中的有效成分共同作用,可以有效的将水体中对水草和鱼生长不利的有毒的氯化合物、胺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的形式,代替了传统方式使用的化学试剂改善剂,从而对水体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紫衫、竹叶、芭蕉根中的有效成分共同作用后,能降低水缸中水的硬度,维持水pH值的稳定,从而有利于水草及观赏鱼的生长;栽培基质中含有椒草类水草生长所需的各项营养物质,其中三聚磷酸钠、D-乳酸甲酯、癸二酸二钾盐三者共同作用后,能有效的阻止沼渣、河泥、蚯蚓粪在水中发生分散作用,能够使得栽培基质长久有效的为水草的生长提供肥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实施例1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泡处理:将椒草类水草根部放入浸泡液中浸泡8小时后取出,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花前胡9份、芦根8份、穿破石6份、磷酸钠6份、代森铵4份、醋酸亚铁2份、水110份;(2)水质改善:栽培前3天,向水缸中投放处理液A,其中处理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柏枝4份、石楠藤9份、紫衫3份、竹叶9份、芭蕉根6份、水104份;(3)栽培基质:将椒草类水草插入栽培基质中,根的插入深度为2cm,其中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蛭石30份、河泥12份、三聚磷酸钠0.8份、D-乳酸甲酯0.4份、癸二酸二钾盐0.1份、蚯蚓粪4份、沼渣8份。步骤(3)中的蛭石的粒度要求为60目,河泥的含水量为30%,沼渣中的含水量为42%。步骤(1)中的浸泡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紫花前胡、芦根、穿破石放入沸水中,大火熬制2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时,向其中加入磷酸钠、代森铵、醋酸亚铁,搅拌均匀,得浸泡液。步骤(2)中的处理液A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水柏枝、石楠藤、紫衫、竹叶、芭蕉根放入沸水中,中火熬制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步骤(3)中的栽培基质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河泥与沼渣混合均匀,搅拌5min后,向其中蚯蚓粪、三聚磷酸钠、D-乳酸甲酯、癸二酸二钾盐,搅拌4min后,向其中加入蛭石,继续搅拌3min,得栽培基质。所述的椒草类水草包括但不限于:贝克椒草、剑竹椒草、波罗椒草、克达椒草、缎带椒草。对比例1对比例1中,椒草类水草在种植前不栽培前用清水浸泡处理,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2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泡处理:将椒草类水草根部放入浸泡液中浸泡9小时后取出,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花前胡10份、芦根9份、穿破石8份、磷酸钠7份、代森铵6份、醋酸亚铁3份、水115份;(2)水质改善:栽培前3天,向水缸中投放处理液A,其中处理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柏枝6份、石楠藤10份、紫衫6份、竹叶10份、芭蕉根7份、水105份;(3)栽培基质:将椒草类水草插入栽培基质中,根的插入深度为2.5cm,其中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蛭石35份、河泥13份、三聚磷酸钠0.9份、D-乳酸甲酯0.5份、癸二酸二钾盐0.2份、蚯蚓粪5份、沼渣9份。步骤(3)中的蛭石的粒度要求为70目,河泥的含水量为32%,沼渣中的含水量为46%。步骤(1)中的浸泡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紫花前胡、芦根、穿破石放入沸水中,大火熬制2.5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时,向其中加入磷酸钠、代森铵、醋酸亚铁,搅拌均匀,得浸泡液。步骤(2)中的处理液A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水柏枝、石楠藤、紫衫、竹叶、芭蕉根放入沸水中,中火熬制3.5小时后过滤得滤液。步骤(3)中的栽培基质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河泥与沼渣混合均匀,搅拌6min后,向其中蚯蚓粪、三聚磷酸钠、D-乳酸甲酯、癸二酸二钾盐,搅拌5min后,向其中加入蛭石,继续搅拌4min,得栽培基质。所述的椒草类水草包括但不限于:贝克椒草、剑竹椒草、波罗椒草、克达椒草、缎带椒草。对比例2对比例2中,水质改善液替换为市售普通的水质安定剂,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实施例3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泡处理:将椒草类水草根部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0小时后取出,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花前胡11份、芦根10份、穿破石9份、磷酸钠8份、代森铵7份、醋酸亚铁5份、水120份;(2)水质改善:栽培前4天,向水缸中投放处理液A,其中处理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柏枝7份、石楠藤11份、紫衫7份、竹叶11份、芭蕉根8份、水109份;(3)栽培基质:将椒草类水草插入栽培基质中,根的插入深度为3cm,其中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蛭石40份、河泥14份、三聚磷酸钠1.0份、D-乳酸甲酯0.7份、癸二酸二钾盐0.3份、蚯蚓粪6份、沼渣10份。步骤(3)中的蛭石的粒度要求为80目,河泥的含水量为35%,沼渣中的含水量为48%。步骤(1)中的浸泡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紫花前胡、芦根、穿破石放入沸水中,大火熬制3小时后,过滤得滤液,等到滤液降至室温时,向其中加入磷酸钠、代森铵、醋酸亚铁,搅拌均匀,得浸泡液。步骤(2)中的处理液A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水柏枝、石楠藤、紫衫、竹叶、芭蕉根放入沸水中,中火熬制4小时后过滤得滤液。步骤(3)中的栽培基质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河泥与沼渣混合均匀,搅拌7min后,向其中蚯蚓粪、三聚磷酸钠、D-乳酸甲酯、癸二酸二钾盐,搅拌6min后,向其中加入蛭石,继续搅拌5min,得栽培基质。所述的椒草类水草包括但不限于:贝克椒草、剑竹椒草、波罗椒草、克达椒草、缎带椒草。对比例3对比例3中,栽培基质为蛭石,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效果,本人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波罗椒草120株,随机平均分为六组,每株20株,分别采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式种植,其余的种植步骤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完全相同,试验时间为4个月,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一种椒草类水草的培育方法项目存活数(株)感官评价实施例117茎秆挺直,叶面为深墨绿色至红棕色,叶背为带光泽的铁锈色叶面颜色,极具观赏性对比例112长势不齐,颜色不鲜艳实施例218长势整齐,颜色鲜艳,有生命活力对比例214叶面具有小洞,颜色不鲜艳实施例318叶面饱满有活力,枝叶茂盛对比例39枝叶稀疏,无活力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椒草类水草的栽培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椒草类水草的存活率,并使得种植出来的水草叶面饱满有活力,颜色鲜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