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389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番茄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番茄三大主产区之一,设施番茄安全栽培成为高效农业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的标准化生长是稳产、优质的基础,在番茄的栽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控制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技术是喷施生长调节剂技术,而实际生产中由于环境因素多变和栽培品种间的差异,常常因为调节剂的品种和剂量选取不当造成效果不佳或者是田间药害现象,影响产前优质植株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无害,利于番茄植株的产前群体的合理生长,能有效提高产量,对番茄品种和栽培茬口无差异,不会产生田间药害且能有效控制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番茄栽培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苗的选择:

采用工厂化基质苗,无病虫害,4叶1心,乳白色健壮根系,种苗无徒长、无病虫害现象;

(2)、浇足定植水:

种苗定植后浇足定植水,土壤湿度达到80%左右,采用滴灌的种植者保证单株滴水直径达到25-35厘米;

(3)、叶面肥的辅助作用:

定植3-5天后,幼苗心叶开始生长,在第5片心叶抽出约1/4-1/2时,或者定植后一周左右,选择晴天下午叶面喷施农用磷酸二氢钾,春秋季节喷施浓度为0.2-0.3%,夏季喷施浓度为0.25-0.35%,一周一次,连续3次;

(4)、适时留取第一花穗下侧芽:

幼苗生长中,叶片的腋间逐步形成侧芽,第一花穗下全部侧芽保留生长,等到侧芽长至2片叶片展开时,侧枝去头,等植株主茎花穗开放7-10天后,幼果开始坐住,在晴天将第一花穗下所有侧枝一次性去掉;

(5)、适时去除第一花穗上侧芽:

第一花穗上的所有叶侧芽在长至8-10厘米时及时去掉,在去掉所有第一花穗下的侧芽后,植株会茎粗变化迅速,株高约1.3-1.6米时,茎粗达到最大量,此时径粗约1.2-1.5厘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通过叶面肥的辅助作用和对植株的适时整枝控制幼苗整体的长势,对番茄品种和栽培茬口无差异,能避免化控措施的不稳定性损伤,降低化学药品的使用频率,保障稳产、优质,是一种可以控制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非化控性栽培技术,该技术不会产生任何田间药害,安全无害,利于番茄幼苗的产前群体的合理生长,便于番茄后期大幅度增产,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控制设施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栽培方法是一种非化控栽培技术,所谓的化控栽培技术是指应用从自然界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物质,与传统蔬菜栽培技术相结合,按人们的需要调节控制蔬菜的某些生育阶段和生育状况的一种栽培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栽培技术为非化控栽培技术。

在实际种植生产中,设施番茄的栽培可分为拱棚栽培和温室栽培,其中拱棚栽培分为两茬,分别为春提早和秋延晚两茬,而温室栽培则分为秋冬茬、冬春茬和越冬一大茬三种类型,采用不同 的设施栽培方式,对应于不同的栽培方法。

实施例1:对于采用拱棚栽培的,则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种苗的选择:

选取工厂化基质种苗,无病虫害,4叶1心,乳白色健壮根系,且种苗无徒长明显现象,无病虫害,避免采用黑色或者黄色根系的不健康种苗,保证种苗的品质优良。

(2)、浇足定植水:

种苗定植后浇足定植水,土壤湿度达到80%左右,采用滴灌的种植者保证单株滴水直径达到25-35厘米。定植水采用滴灌形式,滴水时,每个滴孔对应一棵种苗,滴孔以近种苗中心处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一定直径的湿盘,也称作植株的滴水直径,在种苗滴水时要保证种苗的单株滴水直径达25-35厘米,才能保证种苗定植所需的水量,便于种苗后期的生长发育。

(3)、叶面肥的辅助作用:

定植3-5天后,幼苗心叶开始生长,在第5片心叶抽出约1/4-1/2时,或者定植后一周左右,选择晴天对叶面喷施农用磷酸二氢钾,春提早茬口喷施浓度为0.2-0.3%,秋延晚茬口喷施浓度为0.25-0.35%,一周一次,连续3次。农用磷酸二氢钾属于高效复合肥,它具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迅速补充土壤有效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其易为作物吸收利用,具有改善作物品质等功能,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在对番茄幼苗叶面进行喷施时要选择在晴天。由于拱棚栽培分为两茬,分别为春提早和秋延晚两茬,对于春提早一茬,叶面农用磷酸二氢钾的喷施应尽量选在上午8点到10或者下午3点到5点,对于秋延晚一茬则尽量选择在下午的5点至7点之间,同时喷施农用磷酸二氢钾后应以叶片干爽无露珠,可以安全入夜为好。

具体农用磷酸二氢钾的浓度值取值如表一所示:

(4)、适时留取第一花穗下侧芽:

幼苗生长中,叶片的腋间逐步形成侧芽,第一花穗下全部侧芽保留生长,等到侧芽长至2片叶片展开时,侧枝去头,等植株主茎花穗开放7-10天后,幼果开始坐住,在晴天将第一花穗下所有侧枝一次性去掉。去除侧芽应选择在晴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种苗形成的伤口因为湿度过大而形成病害。对于春提早一茬,侧芽去除时间应尽量选在上午10点以后或者下午3点到5点,对于秋延晚一茬则选择在下午的4点至6点之间。

(5)、适时去除第一花穗上侧芽:

第一花穗上的所有叶侧芽在长至8-10厘米时及时去掉,在去掉所有第一花穗下的侧芽后,植株会茎粗变化迅速,株高约1.2-1.6米时,茎粗达到最大量。第一花穗上的所有叶侧芽在长至8-10厘米时及时去掉,此时已稳定的坐果,同时去除侧芽也可以保证植株茎部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径粗逐渐变粗直至最大值,此时径粗约1.2-1.6厘米,植株生长日渐稳定,后期果实发育良好。另一方面在不同季节,环境温度不同,所需要喷施的农用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不同,夏季温度高,植株长势快,所以浓度略高为0.25-0.35%,春季温度低,植株长势慢,所以施加的浓度略低为0.2-0.3%。根据不同的设施形式和不同的栽培茬次,选择不同的喷施时间和喷施浓度,以便于幼苗后期更好的发育。

实施例2:对于采用温室栽培的,则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种苗的选择:

选取工厂化基质种苗,无病虫害,4叶1心,乳白色健壮根系,且种苗无徒长、无病虫害,避免采用黑色或者黄色根系的不健康种苗,保证种苗的品质优良。

(2)、浇足定植水:

种苗定植后浇足定植水,土壤湿度达到80%以上,采用滴灌的种植者保证单株滴水直径达到25-35厘米。定植水采用滴灌形式,滴水时,每个滴孔对应一棵种苗,滴孔以近种苗中心处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一定直径的湿盘,也称作植株的单株滴水直径,在种苗浇筑时要保证种苗的单株滴水直径大致为25-35厘米,才能保证种苗定植所适合的水量。

(3)、叶面肥的辅助作用:

定植3-5天后,幼苗心叶开始生长,在第5片心叶抽出约1/4-1/2时,或者定植后一周左右,选择晴天对叶面喷施农用磷酸二氢钾,冬春茬喷施浓度为0.2-0.3%,秋冬茬和越冬一大茬喷施浓度为0.25-0.35%,一周一次,连续3次。喷施农用磷酸二氢钾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在进行喷施是要选择晴天,阴天不作业。温室栽培则分为秋冬茬、冬春茬和越冬一大茬三茬,对于冬春茬,应尽量选在上午8点到10点或者下午3点到4点,对于越冬一大茬和秋冬茬则选择在上午9点之前或者下午的5点至6点之间,同时喷施农用磷酸二氢钾后应以叶片干爽无露珠,可以安全入夜为好。

具体农用磷酸二氢钾的浓度值取值如表二所示:

(4)、适时留取第一花穗下侧芽:

幼苗生长中,叶片的腋间逐步形成侧芽,第一花穗下全部侧芽保留生长,等到侧芽长至2片叶片展开时,侧枝去头,等植株主茎花穗开放7-10天后,幼果开始坐住,在晴天将第一花穗下所有侧枝一次性去掉。去除侧芽应选择在晴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种苗伤口因为湿度大而形成病害。对于越冬一大茬和秋冬茬,应尽量选在晴天下午5点前去除侧枝,对于冬春茬则选择在晴天去除侧枝。

(5)、适时去除第一花穗上侧芽:

第一花穗上的所有叶侧芽在长至8-10厘米时及时去掉,在去掉所有第一花穗下的侧芽后,植株会茎粗变化迅速,株高约1.3-1.6米时,达到最大值。植株生长日渐稳定,不早衰。对于越冬一大茬和秋冬茬,应尽量选在晴天下午5点前去除侧芽,对于越冬一大茬则选择晴天操作。

发明人使用该方法在设施番茄生产中试验了两年,栽培面积200亩以上,应用该技术栽培的番茄植株达到优质群体比例约95%,产量比通过生长调节剂(化控技术)调节植株长势的栽培方法提高了15-20%,,植株生长后期早衰状况得到缓解。通过优质植株的培育使番茄整个生育期防治成本同比减少约20%,为安全、环保、优质、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奠定基础。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指导种植者实现安全栽培技术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为优质、高产奠定基础。该技术安全无害,适合大规模推广。该发明通过叶面肥的辅助作用和对植株的适时整枝控制植株整体的长势,对番茄品种和栽培茬口无差异,能避免化控措施的不稳定性损伤,降低化学药品的使用频率,保障稳产、优质,是一种可以控制番茄定植后幼苗徒长的非化控性栽培技术,该技术不会产生任何田间药害,安全无害,利于番茄幼苗的产前群体的合理生长,便于番茄后期大幅度增产,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