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提高虹鳟鱼寿命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养殖池塘:稚鱼池面积60-100 m2,水深50-80 cm;成鱼池面积180-280 m2,水深在80-120 cm;稚鱼池、成鱼池均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安装拦鱼网;
(2)投放虹鳟鱼鱼苗:在投放虹鳟鱼鱼苗前,先对虹鳟鱼幼苗进行杀菌处理;
(3)饲养管理:稚鱼养殖在稚鱼池中,按400-800尾/m2密度放养;成鱼养殖在成鱼池中,按80-230尾/m2密度放养;
(4)稚鱼阶段饲料的投放:按以下质量份数比配制药食:金蝉200-250份、鲜杂鱼肉120-150份、鸡蛋100-120份、马齿苋48-56份、板蓝根20-28份、金银花18-26份,其中所采用的金蝉为由鱼腥草喂养的,将以上材料粉碎、混合,打成糊状,每隔5天投入养殖池塘1次;在平日,采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日投量约为鱼体总重的2.8-3.2%,每日投饵4-6次;
(5)成鱼阶段饲料的投放:按以下质量份数比配制药食:金蝉250-285份、蚯蚓130-168份、蚕蛹120-145份、薄荷30-38份、马齿苋48-58份、板蓝根24-32份、金银花28-36份、大蒜26-32份,其中所采用的金蝉为由鱼腥草喂养长大,将以上材料粉碎、混合,做成粒径为0.4~0.7毫米的粒状,每隔8天投入养殖池塘1次;在平日,采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日投量约为鱼体总重的3-3.5%,每日投饵2-3次;
(6)水体管理:在春秋两季每2-4天换水一次,在夏季每1-3天换水一次,在冬季每3-7天换水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虹鳟鱼寿命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虹鳟鱼养殖的过程中,将水温控制在10-18℃,pH值在6.5-6.8,溶氧量不低于5.2mg/L,氨氮不超过1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虹鳟鱼寿命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流水养殖的方式养殖虹鳟鱼,稚鱼池的水流流速控制在10-16米/分,成鱼池的水流流速控制在14-18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