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喂鱼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养殖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伺养员会先准备足够的鱼食,然后将鱼食抛入养鱼池中。随着鱼池的扩大,通过人工喂养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即人工喂食的效率低,且耗费时间。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喂鱼装置》(公开号:103430895A;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中公开了一种喂鱼装置,该装置包括泡沫板和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饲料盆,所述泡沫板的中间部分为开口,泡沫板平行布置在饲料盆的上方,泡沫板与饲料盆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连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平行布置。通过该装置喂鱼时,需要通过人工将鱼食投入泡沫板的中间部分的开口,使鱼食最终落到饲料盆上。另外,还需要对鱼进行定时投喂。由此可知,该装置需要消耗人力和时间。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鱼缸》(公开号:102669037A;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鱼缸,其包括鱼缸体,设置在鱼缸体上端的鱼食盒,鱼食盒上设有食量控制杆和漏食孔,鱼缸体底端一侧设有供氧机,鱼缸体底端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位于鱼缸内一侧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下侧设有垃圾收集盒。通过所述的多功能鱼缸可知,喂鱼时需要通过人工将鱼食放置在鱼食盒。虽然该鱼食盒可以控制食量,但是仍需要消耗人力和时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手动喂鱼装置》(公开号:203226156U;公开日:2013年10月9日)中公开了一种手动喂鱼装置,该装置包括塑料软管和线绳,所述线绳穿过所述塑料管,所述线绳为封闭线圈,所述塑料软管两端为十字截面。给大鱼喂食时,将较大圆形颗粒状鱼食放入塑料软管一端线绳中,用手捏住塑料软管的另一端,同时收紧塑料软管另一端的线绳,使圆形颗粒状鱼食紧固在塑料软管一端的线绳及塑料软管一端的端面之间。将塑料软管插入鱼缸中,将鱼食一端送到大鱼嘴附近,当大鱼吞进饲料时,松开塑料软管另一端的线绳,然后再重新安装饲料,再进行喂食大鱼。由此可知,通过这种方式喂鱼的效率低下,且操作复杂。
总的来说,现有的喂鱼装置,喂鱼的效率低下,需要消耗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喂鱼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喂鱼效率低下的问题,节省了人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喂鱼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啮合且位于主动轮下方的第一从动轮、连接在第一从动轮左侧面且且与第一从动轮同轴设置的送料螺杆、套装在送料螺杆外部的送料管、位于第一从动轮左侧且与送料管连通的入料口,所述送料管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驱动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入料口均与固定基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从动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且位于主动轮上方,其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左侧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轴连接,其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且两者的中心线交角为90°;所述送料管包括L形主管和I形子管,所述L形主管的一端套装在送料螺杆外部,其另一端与I形子管下端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所述I形子管穿过所述第二锥齿轮设有的中心通孔并向上伸出,其与所述中心通孔过盈配合;所述出料口位于I形子管上端的圆周侧面且其位置高于第二从动轮。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的形状为锥形管形,该锥形管的大头与所述I形子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插头连接的定时器插座。
进一步,所述固定基座包括矩形底板和垂直连接在底板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入料口连接的第二支撑座,与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的第三支撑座;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右侧面均设有位于各自轴线上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右端通过回转支承与第三支撑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的固定轴通过传送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的固定轴通过传送链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经主动轮传递给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带动送料螺杆转动,放入入料口中的鱼食就会通过送料螺杆传送到送料管的出料口,从而实现自动喂鱼的目的。固定基座用于固定驱动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入料口的位置。进一步,第二从动轮从主动轮上获取的动力,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将该动力的方向改变,并通过送料管使鱼食从出料口旋出,增大鱼食的落水速度,即增大鱼食被作为活食的几率。这里对回转支承进行说明,回转支承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回转支承由内圈、套装在内圈外部的外圈,以及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组成。将内圈和外圈分别与两个不同物体连接即可实现这两个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第二种形式,回转支承由第一圈座、叠置在第一圈座一侧的第二圈座,以及位于第一圈座和第二圈座之间的滚动体组成。将第一圈座和第二圈座分别与两个不同物体连接即可实现这两个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对旋转。另外,出料口位置要高于第二从动轮,防止鱼食落入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上。进一步,锥形管使鱼食更加紧致。进一步,通过定时器插座实现定时喂鱼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喂鱼的目的。
2.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增大鱼食被作为活食的几率,减少鱼食的浪费。
3.本发明通所述的出料口的位置高于第二从动轮,防止鱼食落入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上。
4.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使鱼食更加紧致。
5.本发明通过定时器插座实现定时喂鱼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自动喂鱼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主动轮2、第一从动轮3、送料螺杆4、送料管5、入料口6、第二从动轮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和固定基座10。
所述驱动电机1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用于输出驱动电机1的动力。
所述主动轮2的右侧面均设有位于其轴线上的固定轴201。驱动电机1输出轴与主动轮2的固定轴201通过传送带11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轮3与主动轮2啮合且位于主动轮2的下方,其右侧面均设有位于其轴线上的固定轴301。
所述第二从动轮7与主动轮2啮合且位于主动轮2上方,其右侧面均设有位于其轴线上的固定轴701。
所述第一锥齿轮8位于第二从动轮7的左侧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轴12连接。
所述第二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且两者的中心线交角为90°。第二锥齿轮9上设有中心通孔。
所述送料螺杆4连接在第一从动轮3左侧面,送料螺杆4与第一从动轮3同轴设置。
所述送料管5包括L形主管501和I形子管502。L形主管501的一端套装在送料螺杆4外部,其另一端与I形子管502的下端通过回转支承连接。这里,回转支承由内圈、套装在内圈外部的外圈,以及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组成。内圈与I形子管502的下端连接,外圈与L形主管501的另一端连接。I形子管502穿过第二锥齿轮9的中心通孔并向上伸出。I形子管502与第二锥齿轮9的中心通孔过盈配合。I形子管502上端的圆周侧面设有出料口503,该出料口503的形状为锥形管形,该锥形管的大头与I形子管502连接。该锥形管的位置高于第二从动轮7。
所述入料口6位于第一从动轮3左侧且与送料管5连通。
所述固定基座10包括矩形底板和垂直连接在底板上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与驱动电机1连接。第二支撑座与入料口6连接。第三支撑座通过回转支承分别与主动轮2、第一从动轮3和第二从动轮7连接。这里,以主动轮2为例。回转支承由内圈、套装在内圈外部的外圈,以及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组成。内圈连接在固定轴201的右端,外圈连接在第三支撑座上。同理,通过回转支承连接第一从动轮3与第三支撑座;通过回转支承连接第二从动轮7与第三支撑座。
另外,将驱动电机1的插头连接在定时器插座上,可实现定时喂鱼的目的。这里,定时器插座未在图中表示出。
本实施方式的特点:
1.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喂鱼的目的。驱动电机1输出的动力经主动轮2传递给第一从动轮3,第一从动轮3带动送料螺杆4转动,放入入料口6中的鱼食就会通过送料螺杆4传送到送料管5的出料口503。
2.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可以增大鱼食被作为活食的几率、使鱼食更加紧致,减少鱼食的浪费。第二从动轮7从主动轮2上获取的动力,通过第一锥齿轮8和第二锥齿轮9将该动力的方向改变,并通过送料管5使鱼食从出料口503旋出,增大鱼食的落水速度。即增大鱼食被作为活食的几率。出料口503为锥形管,使鱼食更加紧致。
3.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出料口503的位置高于第二从动轮7,防止鱼食落入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上。
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还可以作出其他的变化,这些变化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