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4761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牡蛎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又名:生蚝。牡蛎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牡蛎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人工养殖主要是以下4种:即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和长牡蛎。而现在由于环境的污染,海水污染也日渐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对牡蛎的养殖造成威胁,使得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累积过高,石油污染则会导致牡蛎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环保的牡蛎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牡蛎的养殖方法,包括:在海边建立一个封闭的鱼塭,所述鱼塭设有第二堤防,将鱼塭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B区域设置在靠海边,边缘设有第一堤防,所述第一堤防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设有第一闸门和第一滤网,所述第二堤防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有第二闸门和第二滤网,所述A区域还设有排水口和第三闸门。

优选的是,A区域底部水平面设置比b区域底部水平面低0.5-1米。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网眼长、宽分别为1-2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对鱼塭底进行淤泥清理,清理深度为15-30厘米,再对鱼塭进行消毒,将第二闸门关闭,将第一闸门打开引进海水充满B区域后关上第一闸门,再撒入水体生态制剂100ml/m3,静置3-7天;将第二闸门打开,将B区域内的水引进到A区域后,第二闸门关闭;用贝壳固定着牡蛎苗,再用绳索串联成串在A局域中进行吊养;其中水体生态制剂为氨基酸螯合剂。

优选的是,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在牡蛎吊养后,每隔两周打开A区域排水口的第三闸门进行排水,再从B区域引进经过处理的海水,海水处理过程为:将第一闸门打开引进海水充满B区域后关上第一闸门,再撒入水体生态制剂100ml/m3,静置3-7天;水体长久不循环不利于牡蛎生长,且换水处理有利于水体循环净化,显著减少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有助于水体净化给牡蛎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能带来海水中的有机质给牡蛎提供食物。

优选的是,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往A区域投放微藻,投放量为50万个藻细胞/ml海水,所谓微藻为狐尾藻、金鱼藻、角毛藻中的一种或几种,微藻能净化水体,还能抑制有害细菌滋生,减少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

优选的是,投放微藻时间为每隔两周打开A区域排水口进行排水,再从B区域引进经过处理的海水后就可进行投放,最大限度利用微藻,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养殖方法设置A,B两区域,A区域为养殖区,B区域为净水区,水体净化采用氨基酸螯合剂起到螯合重金属沉塘作用,减少水体中游离重金属含量,分区养殖能显著减少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给牡蛎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水体长久不循环不利于牡蛎生长,本发明还进行定时换水处理,换水处理有利于水体循环净化,显著减少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有助于水体净化给牡蛎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能带来海水中的有机质给牡蛎提供食物;综上所述,本发明能起到循环净化水体的作用,不仅能给牡蛎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还能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提供一种品质优良的牡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鱼塭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1进行说明,牡蛎的养殖方法,包括:在海边建立一个封闭的鱼塭1,所述鱼塭1设有第二堤防12,将鱼塭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B区域设置在靠海边,边缘设有第一堤防11,所述第一堤防11设有第一进水口13,所述第一进水口13设有第一闸门14和第一滤网15,所述第二堤防16设有第二进水口17,所述第二进水口17设有第二闸门18和第二滤网19,所述A区域还设有排水口20和第三闸门21;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对鱼塭底进行淤泥清理,清理深度为15厘米,再对鱼塭进行消毒,将第二闸门关闭,将第一闸门打开引进海水充满B区域后关上第一闸门,再撒入水体生态制剂100ml/m3,静置7天;将第二闸门打开,将B区域内的水引进到A区域后,第二闸门关闭;用贝壳固定着牡蛎苗,再用绳索串联成串在A局域中进行吊养;每隔两周打开A区域排水口的第三闸门进行排水,排水完成后,关上第三闸门,再从B区域引进经过处理的海水,海水处理过程为:将第一闸门打开引进海水充满B区域后关上第一闸门,再撒入水体生态制剂100ml/m3,静置6天,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往A区域投放微藻,投放量为50万个藻细胞/ml海水,所谓微藻为狐尾藻、金鱼藻、角毛藻,投放微藻时间为每隔两周打开A区域排水口进行排水,再从B区域引进经过处理的海水后就可进行投放。

其中,A区域底部水平面设置比b区域底部水平面低0.5米;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网眼长、宽分别为1厘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