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驯养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215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驯养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隶属于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原称为虎嘉鱼、长江哲罗鲑、布氏哲罗鲑和贝氏哲罗鲑等;地方俗名:猫鱼、虎嘉鱼(四川、青海)和条鱼(陕西)等,属于长江上游特有的大型鲑科鱼类,并且也是青藏高原地区唯一的大型土著鲑科鱼类,具有很高的科研、生态和经济价值。

川陕哲罗鲑原栖息地处在高海拔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洁,加之其性格暴躁,当地副业渔民利用定置或流刺网捕获的川陕哲罗鲑活体,绝大多数起网后间隔十几分钟即死亡,即使通过救护后安全送到附近暂养基地进行驯养,但最终存活率极低;加之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由于原栖息地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人为活动频繁,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捕捞后救护的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极少,因此须提高救护后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驯养成活率。

由于川陕哲罗鲑个体主要聚集分布在四川省境内的脚木足河流域内,作为四川省唯一的省级水产研究所-四川省水产研究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始川陕哲罗鲑的相关研究工作。

目前救护后的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送到附近的暂养鱼池,设施条件差,无充氧或曝气设备,鱼池面积一般2~4m2,池壁用当地石块简易堆积,水深30~50cm,从小支流用直径5~10cm的塑料管引水,水量小,水体交换差;主要投喂一些经济价值低的高原鳅类,或者规格5~8cm的冷水鱼。上述设施存在驯养池面积小,无无充氧或曝气设备,池壁不光滑,进水水源小,鱼池水体交换差的问题,直接造成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的应激强烈,游动迅速,不开口吃鱼,通常3~5天后体表和鳃盖后缘出现渗血现象,不超过30天驯养期,体表出现大量水霉,游动缓慢,呼吸虚弱,死亡后解剖观察到肠道内无任何食物,一般情况下成活率几乎为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驯养成活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改建驯养池并投入齐口裂腹鱼或重口裂腹鱼野生成体同池驯养方式,能提高救护后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的成活率,有利于解决驯养技术研究过程中驯养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川陕哲罗鲑活体驯养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驯养鱼池:

2)将救护后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放入驯养鱼池进行驯养;

3)对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投喂冷水鱼或裂腹鱼苗种。

进一步地,驯养鱼池具体为:每口驯养鱼池的规格为:长×宽为4×2m、池深1.5m、长方形水池,蓄水到0.8~1.2m,取用当地石块建池,池内壁进行水泥抹平处理;主水源采用直径20cm的塑料直管一直将水源从引水渠导入驯养池,副水源采用直径10cm的塑料直管引入,同时在直管进水口处加装一个L型塑料弯头,平常在弯头另一端再加一根直管堵水;鱼池旁加装一台带8个气头的、功率>100瓦的小型增氧泵,每口驯养鱼池分别安置2个气头。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将救护后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放入驯养鱼池进行驯养的同时,每口鱼池投放2~4尾齐口裂腹鱼或重口裂腹鱼野生成体。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对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投喂冷水鱼或裂腹鱼苗种具体为: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一般在500g以下,投喂规格8~10cm的冷水鱼或裂腹鱼苗种;500~1000g之间,投喂规格10~15cm的冷水鱼或裂腹鱼苗种;1000g以上,主要投喂规格15cm以上的裂腹鱼类,辅助投放冷水鱼10~20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改建驯养池,面积和进水水量加大,水体加深,池内壁进行抹平处理,加装一台可带8个气头的增氧泵(功率>100瓦),每口鱼池分别安置2个气头,减少因应激反应冲撞产生的鱼体外伤;

2)本发明驯养池内投放2~4尾齐口裂腹鱼或重口裂腹鱼野生成体同时驯养,可减缓川陕哲罗鲑野生个体的应激反应,实地观察到在上述裂腹鱼类的混养下,基本可保持川陕哲罗鲑的天然野性,主要表现在驯养池内追逐上述裂腹鱼,类似与天然水域的生活状态,可缩短适宜人工驯养的过渡时间2~4天;

3)本发明根据救护后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的大小,筛选投喂饵料鱼种类和规格,主要投喂冷水鱼和裂腹鱼类。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制作驯养鱼池:

每口驯养鱼池的规格4×2m(长×宽),池深1.5m的长方形水池,一般情况下可蓄水到0.8~1.2m,由于主要取用当地石块建池,池内壁需进行水泥抹平处理;主水源采用直径20cm的塑料直管一直将水源从引水渠导入驯养池,保证池内鱼类的正常需求,副水源采用直径10cm的塑料直管引入,同时在直管进水口处加装一个“L”型塑料弯头,平常在弯头另一端再加一根直管堵水,主要作为辅助水源进行补水,仅在巡池期间根据鱼类活动情况,可直接加大驯养池进水量和流速;鱼池旁加装一台可带8个气头的小型增氧泵(功率>100瓦),每口鱼池分别安置2个气头,增大鱼池内水体溶氧量。

实施例2将救护后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放入驯养鱼池进行驯养:

救护后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放入驯养鱼池的同时,每口鱼池应投放2~4尾齐口裂腹鱼或重口裂腹鱼野生成体(规格1kg以上),可减缓川陕哲罗鲑野生个体的应激反应,缩短适宜人工驯养的过渡时间。

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一般在500g以下,投喂规格8~10cm的冷水鱼或裂腹鱼苗种;500~1000g之间,投喂规格10~15cm的冷水鱼或裂腹鱼苗种;1000g以上,主要投喂规格15cm以上的裂腹鱼类,上述规格的饵料鱼,主要针对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口裂大小,同时结合实地解剖死亡后的川陕哲罗鲑野生个体消化系统残留饵料鱼种类组成和规格,适口性比较好,可直接吞入,辅助投放冷水鱼10~20尾,增加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主动捕食的积极性,特别注意在饵料鱼投放中须剔除高原鳅类,由于高原鳅类的胸鳍第一分枝硬,当胸鳍展开后易卡在川陕哲罗鲑咽部直接造成堵塞死亡。

根据试验观察,如仅在每口驯养池内投放1尾救护后的川陕哲罗鲑野生活体和一定量的饵料鱼,川陕哲罗鲑野生个体的应激反应比较强烈,主要表现为离水跳跃或猛烈撞击驯养池池壁,直接造成其体表大面积机械性损伤,同时不主动捕食饵料鱼;加之驯养水源水温低,最快驯养3天后体表开始长水霉,鱼体漂浮在池面上缓慢游动,在7天后体力消耗殆尽死亡,最终存活率几乎仅在5~10%左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