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1605阅读:30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牲畜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羊是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如:绵羊、黄羊、湖羊、山羊、岩羊和麻羊等。众多羊的种类中黔北麻羊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鲜美细嫩、皮张品质好、生产性能优等诸多特点。黔北麻羊是贵州省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该品种是产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的产物,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2009年5月在农业部组织的新遗传资源审查鉴定过程中,农业部专家组对该品种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黔北麻羊确有特点特色,与成都麻羊有较大区别”,从而顺利地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鉴定,并于同年12月被农业部专家委员会批准为新遗传资源。羊是人类的家畜之一,养羊也是由来已久。黔北麻羊亦是如此,目前养殖黔北麻羊的方法是普通放养,普通照料,没有从其生活习性以及需求出发,致使养殖的羊进食量少,成长慢,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并且容易使羊群之间的疾病感染传播,影响其健康成长,导致养羊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黔北麻羊生活习性,提供羊群生长舒适环境,加快黔北麻羊成长,提高黔北麻羊养殖效率的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

一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地方,坐北朝阳为半坡式,圈舍外设放养场;(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0至25Kg、稻壳18至20Kg和秸秆15至18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3至5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8至10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55至60厘米;(3)幼崽挑选:选择身体健壮无疾病的,出生2周的幼崽;(4)幼羊去角:将幼崽养殖1至2周,对其进行去角处理;(5)修蹄管理:在3至4周视情对羊只进行修蹄,修蹄在雨后蹄壳湿润时进行修蹄,先掏尽蹄壳的肮物,而后剪去多余蹄壳;(6)喂养管理:按3天圈内饲养,3天室外放养,交替进行,圈内饲养每日投食三次,室外放养每日投食1次;(7)圈舍日常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隔2周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补充垫料,并进行加温干燥处理。

进一步,该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的步骤(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0 Kg、稻壳18 Kg和秸秆15 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3 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8 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55厘米。

进一步,该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的步骤(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2Kg、稻壳20Kg和秸秆16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4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8 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58厘米。

进一步,该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的步骤(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5Kg、稻壳20Kg和秸秆18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5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10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60厘米。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合理管理黔北麻羊生长所需条件,养殖的黔北麻羊生长发育快,缩短了黔北麻羊的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黔北麻羊的养殖效率,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并且养殖出来的黔北麻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和无膻味,满足了人们对黔北麻羊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地方,坐北朝阳为半坡式,圈舍外设放养场; (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0 Kg、稻壳18 Kg和秸秆15 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3 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8 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55厘米;

(3)幼崽挑选:选择身体健壮无疾病的,出生2周的幼崽; (4)幼羊去角:将幼崽养殖1至2周,对其进行去角处理;

(5)修蹄管理:在3至4周视情对羊只进行修蹄,修蹄在雨后蹄壳湿润时进行修蹄,先掏尽蹄壳的肮物,而后剪去多余蹄壳;

(6)喂养管理:按3天圈内饲养,3天室外放养,交替进行,圈内饲养每日投食三次,室外放养每日投食1次;

(7)圈舍日常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隔2周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补充垫料,并进行加温干燥处理。

实施例2

一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地方,坐北朝阳为半坡式,圈舍外设放养场; (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2Kg、稻壳20Kg和秸秆16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4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8 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58厘米;

(3)幼崽挑选:选择身体健壮无疾病的,出生2周的幼崽; (4)幼羊去角:将幼崽养殖1至2周,对其进行去角处理;

(5)修蹄管理:在3至4周视情对羊只进行修蹄,修蹄在雨后蹄壳湿润时进行修蹄,先掏尽蹄壳的肮物,而后剪去多余蹄壳;

(6)喂养管理:按3天圈内饲养,3天室外放养,交替进行,圈内饲养每日投食三次,室外放养每日投食1次;

(7)圈舍日常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隔2周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补充垫料,并进行加温干燥处理。

实施例3

一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地方,坐北朝阳为半坡式,圈舍外设放养场; (2)圈舍设置:选用锯末25Kg、稻壳20Kg和秸秆18Kg作为圈舍羊床铺垫原料,将原料混合加入发酵助剂5Kg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后放入玉米粉10Kg均匀混合稀释,然后铺入圈舍作为羊休息的床垫料,铺设层厚为60厘米;

(3)幼崽挑选:选择身体健壮无疾病的,出生2周的幼崽; (4)幼羊去角:将幼崽养殖1至2周,对其进行去角处理;

(5)修蹄管理:在3至4周视情对羊只进行修蹄,修蹄在雨后蹄壳湿润时进行修蹄,先掏尽蹄壳的肮物,而后剪去多余蹄壳;

(6)喂养管理:按3天圈内饲养,3天室外放养,交替进行,圈内饲养每日投食三次,室外放养每日投食1次;

(7)圈舍日常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隔2周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补充垫料,并进行加温干燥处理。

通过上述的养殖方法,较好的缩短了黔北麻羊的养殖育肥周期,极大的提高了黔北麻羊羊的经济效益。养殖出来的黔北麻羊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