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捕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长期捕鼠的捕鼠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鼠器,捕鼠后一般需要一天或两天需要进行收取,但是,若碰到天气恶劣、或太忙的因素,太长时间去收取,会造成老鼠饿死或饿瘦等缺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期捕鼠的捕鼠器,从而克现有服捕鼠器需要经常去收取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长期捕鼠的捕鼠器,包括:捕鼠箱,其一侧的底部为通道,另一侧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捕鼠槽;斜坡,其分别连接所述通道与捕鼠槽;捕鼠踏板,其一端所述斜坡铰接,另一端往所述捕鼠槽侧延伸;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捕鼠踏板升起或落下;称重传感器,其设于所述捕鼠踏板的下端,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当所述称重传感器获取重量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捕鼠踏板落下;捕鼠球,其悬挂于所述捕鼠踏板的上方,该捕鼠球内装有诱鼠剂,所述捕鼠球的表面设有多个漏孔;计数器,其与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用于当所述称重传感器获取重量时进行加一计数;控制器,其与所述计数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计数器的计数次数;饲料箱,该饲料箱设于所述捕鼠槽的上方,该饲料箱的出料口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由所述控制器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所述电磁阀一定时间;以及通信模块,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计数器的计数次数发送至终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捕鼠槽的侧壁为光滑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捕鼠后将老鼠困于捕鼠槽内,由控制器隔段时间打开饲料箱落下饲料对老鼠进行饲养,且能够连续捕鼠,因此,能够长时间收取捕鼠器,同时,通过将计数器的计数进行发送,还可远程获取捕捉老鼠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捕鼠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捕鼠器的右视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捕鼠箱,2-通道,3-斜坡,4-捕鼠槽,5-捕鼠踏板,6-驱动装置,7-诱鼠剂,8-捕鼠球,9-饲料箱,10-饲料,11-电磁阀,12-通信模块,13-计数器,14-控制器,15-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能够长期捕鼠的捕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能够长期捕鼠的捕鼠器包括:捕鼠箱1,斜坡3,捕鼠踏板5,驱动装置6,称重传感器15,捕鼠球8,计数器13,控制器14,饲料箱9以及通信模块12;捕鼠箱1的一侧的底部为通道2,另一侧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捕鼠槽4,捕鼠槽4的侧壁为光滑状,防止其内的老鼠攀爬;斜坡3分别连接通道2与捕鼠槽4;捕鼠踏板5的一端与斜坡3铰接,另一端往捕鼠槽4侧延伸;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捕鼠踏板5升起或落下,驱动装置6优选为电机;称重传感器15设于捕鼠踏板5的下端,并与驱动装置6连接,当称重传感器15获取重量时控制驱动装置6驱动捕鼠踏板5落下;捕鼠球8悬挂于捕鼠踏板5的上方,该捕鼠球8内装有诱鼠剂7,捕鼠球8的表面设有多个漏孔;计数器13与称重传感器15连接,用于当称重传感器15获取重量时进行加一计数;控制器14与计数器13连接,用于获取计数器13的计数次数,控制器14优为单片机;饲料箱9设于捕鼠槽4的上方,该饲料箱9的出料口设有电磁阀11,电磁阀11与控制器14连接,由控制器14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电磁阀11一定时间;通信模块12与控制器14连接,用于将计数器13的计数次数发送至终端,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使用时,诱鼠剂7散发气味,老鼠通过通道2、斜坡3到达捕鼠踏板5处,称重传感器15获取重量后,控制驱动装置6带动捕鼠踏板5下降,其上的老鼠掉入捕鼠槽4内,同时,计数器13加1,以此循环,进一步的,控制器14隔段时间(如早上或晚上)打开电磁阀11,让装在饲料箱9内的饲料落入捕鼠槽4内,供老鼠啃食,且控制器14将计数器13计数的数量通过通信模块12发至终端,可实时知道捕捉的老鼠的数量。
借此,本发明捕鼠后将老鼠困于捕鼠槽内,由控制器隔段时间打开饲料箱落下饲料对老鼠进行饲养,且能够连续捕鼠,因此,能够长时间收取捕鼠器,同时,通过将计数器的计数进行发送,还可远程获取捕捉老鼠的数量。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