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鼠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183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的繁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竹鼠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竹鼠,是属竹鼠科的一种动物,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

目前竹鼠的繁殖一般都具有随意性,有些竹鼠养殖户养了很长时间,母鼠没有下崽或者下崽很少,幼崽体质较差,繁殖成功率不高,繁殖的后代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规模和效益。竹鼠养殖户急需一种能提高竹鼠繁殖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竹鼠幼崽品质的繁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竹鼠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竹鼠的繁殖方法,通过重配和复配同时进行的方式进行交配繁殖,方法如下:将公母竹鼠饲养于繁殖鼠圈,所述繁殖鼠圈由饲养公竹鼠的公鼠圈和饲养母竹鼠的母鼠圈组成,公鼠圈和母鼠圈由一面设置有活动门的圈墙隔开,公鼠圈内饲养两只以上的公竹鼠,白天竹鼠正常进食和休息,活动门是关闭的,晚上把活动门打开,公竹鼠进入母鼠圈内与母竹鼠进行交配,母竹鼠受孕后移出母鼠圈,放入新的母竹鼠。目前竹鼠的交配一般只进行重配或者复配,母鼠受孕率低、产量少,而且生产的幼崽体质较差,成活率较低。本发明利用重配和复配同时进行的方式对竹鼠进行交配繁殖,能解决上述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门上开有若干个孔。在门上开设有孔,能够让公鼠圈和母鼠圈的空气相互流通,使公竹鼠和母竹鼠能适应彼此的气味。竹鼠是很排外的动物,如果有陌生气味入侵自己的鼠圈,则会发生打架、咬伤甚至咬死的现象,母鼠在发情期特别敏感,如果公鼠的气味是完全陌生的,则交配时会非常排斥,受孕率会很低。在门上开设孔洞则能解决上述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饲养母竹鼠和公竹鼠的数量比为3~6:2~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重配为两只以上的公竹鼠与同一只母竹鼠交配,所述复配为同一只公竹鼠与同一只母竹鼠进行两次以上的交配。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重配和复配同时进行的方式让竹鼠进行交配繁殖,能提高竹鼠繁殖质量,能使竹鼠幼崽品种更大,免疫力强,而且母鼠产仔数量多。本繁殖方法能提高竹鼠繁殖率和成活率,提高竹鼠仔的品质,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品种。

附图说明

图1为繁殖鼠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公鼠圈;2-母鼠圈;3-活动门;4-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竹鼠的繁殖方法,通过重配和复配同时进行的方式进行交配繁殖,方法如下:将公母竹鼠饲养于繁殖鼠圈,如图1所示,繁殖鼠圈由饲养公竹鼠的公鼠圈1和饲养母竹鼠的母鼠圈2组成,其中公竹鼠三只,母竹鼠四只,公鼠圈1和母鼠圈2由一面设置有活动门3的圈墙隔开,活动门3上开有三个孔4。白天竹鼠正常进食和休息,活动门3是关闭的,晚上把活动门3打开,公竹鼠进入母鼠圈2内与母竹鼠进行交配,母竹鼠受孕后移出母鼠圈,放入新的母竹鼠。

利用繁殖鼠圈把公竹鼠和母竹鼠分开饲养,首先能保证白天竹鼠能够安静地休息,养足精神;其次能防止混养时公母竹鼠在白天也进行无节制的交配,导致交配质量差,严重影响后代质量;再次晚上把活动门打开以后,公竹鼠受母竹鼠的异性气味的催情后进行交配,交配质量更好,繁殖的后代质量也更好。

在公鼠圈1中饲养A、B、C三只公竹鼠,在母鼠圈2中饲养D、E、F、G四只母竹鼠。竹鼠一般在晚上活动,如果母鼠圈里的母竹鼠F发情了,晚上把活动门3打开了以后(因为活动门3上是开有孔的,所以公竹鼠和母竹鼠之间已经适应和熟悉了彼此的味道,不会出现排斥或者打架的情况),公竹鼠A会从活动门3的开口进入母鼠圈2与母竹鼠F交配,公竹鼠A交配完毕后,公竹鼠B进入母鼠圈2内与母竹鼠F交配,完成了竹鼠的复配,同时公竹鼠C也可以与母鼠F交配,也属于复配。在完成复配的同时,公竹鼠A或公竹鼠B或者公鼠C再次进入母鼠圈2与母竹鼠F交配,则完成了竹鼠的重配。竹鼠的重配和复配是同时交叉进行,能使多只公竹鼠与同一只母竹鼠进行交配的同时,完成同一只公竹鼠与同一只母竹鼠进行多次交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