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6451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猕猴桃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有“水果之王”、“世界珍果”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猕猴桃生产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适生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猕猴桃种植时间的推移,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甚至少量重发果园出现直接毁园的现象,对猕猴桃的安全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月上旬-2月中旬,喷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一次,15-20天后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一次,防治溃疡病和花腐病;

B.5月下旬-6月中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灌根一次,防治根腐病、褐斑病、炭疽病和黄化病;

C.4月上旬-5月中旬,喷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一次,9月上旬-10月中旬,喷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乳一次,防治介壳虫和膏药病;

D.6月上旬-6月下旬,用3%呋喃丹颗粒剂一次,1个月后,再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一次,防治根结线虫病;

E.4月中旬-5月上旬,用糖醋液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之后每隔1个月用糖醋液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一次,直至9月中旬。

进一步,步骤D所述3%呋喃丹颗粒剂的用量为3.2-3.6kg/亩。

进一步,步骤D所述0.5%阿维菌素颗粒剂的用量为18-20g/亩。

进一步,步骤E所述糖醋液由红糖、白醋、水和白酒按照的0.6:1.5:12:0.2质量比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所述方法显著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了猕猴桃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实施例1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月上旬-2月中旬,喷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一次,15天后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次,防治溃疡病和花腐病;

B.5月下旬-6月中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一次,防治根腐病、褐斑病、炭疽病和黄化病;

C.4月上旬-5月中旬,喷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一次,9月上旬-10月中旬,喷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乳一次,防治介壳虫和膏药病;

D.6月上旬-6月下旬,用3%呋喃丹颗粒剂(用量为3.6kg/亩)一次,1个月后,再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用量为20g/亩)一次,防治根结线虫病;

E.4月中旬-5月上旬,用糖醋液(由红糖、白醋、水和白酒按照的0.6:1.5:12:0.2质量比组成)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之后每隔1个月用糖醋液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一次,直至9月中旬。

实施例2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月上旬-2月中旬,喷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一次,20天后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次,防治溃疡病和花腐病;

B.5月下旬-6月中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一次,防治根腐病、褐斑病、炭疽病和黄化病;

C.4月上旬-5月中旬,喷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一次,9月上旬-10月中旬,喷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乳一次,防治介壳虫和膏药病;

D.6月上旬-6月下旬,用3%呋喃丹颗粒剂(用量为3.2kg/亩)一次,1个月后,再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用量为18g/亩)一次,防治根结线虫病;

E.4月中旬-5月上旬,用糖醋液(由红糖、白醋、水和白酒按照的0.6:1.5:12:0.2质量比组成)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之后每隔1个月用糖醋液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一次,直至9月中旬。

实施例3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月上旬-2月中旬,喷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一次,18天后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40倍液一次,防治溃疡病和花腐病;

B.5月下旬-6月中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50倍液灌根一次,防治根腐病、褐斑病、炭疽病和黄化病;

C.4月上旬-5月中旬,喷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一次,9月上旬-10月中旬,喷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乳一次,防治介壳虫和膏药病;

D.6月上旬-6月下旬,用3%呋喃丹颗粒剂(用量为3.5kg/亩)一次,1个月后,再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用量为19g/亩)一次,防治根结线虫病;

E.4月中旬-5月上旬,用糖醋液(由红糖、白醋、水和白酒按照的0.6:1.5:12:0.2质量比组成)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之后每隔1个月用糖醋液诱杀叶蝉、卷叶蛾、蝙蝠蛾、蝽蟓、绿盲蝽、盗毒蛾、金毛虫、野蛞蝓、茶翅蝽、麻皮蝽、斑衣蜡蝉、角蜡蚧、红蜘蛛、枣尺蠖、蟋蟀和金龟类虫害一次,直至9月中旬。

对比例

按照公开号为CN104542153A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具体为:

(1)化学药剂防治;

发叶前喷3-5Be0的石硫合剂一次,防治溃疡病、介壳虫、消灭在树上越冬的病菌虫和虫害;6月上旬喷1次600倍75%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叶斑、枝枯等多种病害;花后10-15天至6月下旬喷一次40%乳油3200倍的绿色功夫,防治红蜘蛛、东方新甲等食叶、食果的害虫,同时对根结(节)线虫也有控制作用;红蜘蛛严重的果园,7月上、中旬喷1次2000倍的克螨特,消灭红蜘蛛等虫危害;果实成熟前40-50天的8月上旬,最后一次使药,视虫情用高效低毒的菊脂类杀虫剂,防治危害果实的东方新甲等害虫;

(2)冻害防治;

采取在采果后的15-20天,喷1次叶面肥或防冻剂,对树体基部地面培20-40cm厚土;6月初开始,叶面喷200倍硝酸钙2次,再15天喷一次;7月后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7月20日前多次摘心;10月上、中旬园内灌透水两次,并反复摘心、抹芽,不准再长枝叶,节省养份,提高抗寒能力;雪后及时摇落树上积雪,避免造成因树体积雪而受冻;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果园灌水降温,推迟发芽、防止晚霜危害。

效果验证

于重庆市巫溪县下堡镇下堡村楠树社,选择4块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为6.5、土质为砂质土的地块,每块面积为2亩,种植猕猴桃(品种为和平1号)。分别按照实施例1-3及对比例所述方法对猕猴桃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他管理方式相同。种植4年后,统计猕猴桃病害发生率、虫害发生率和种植第4年每株产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