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国民体质的健康安全,但是现有的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口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并且现有技术中种植的水稻有的含有农药的残留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农田杀菌消毒、水稻种子处理、和播种,其中所述农田杀菌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打农药: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水稻的生长奠定基础;
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 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施肥: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施肥所用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6份、硼酸5-13 份、碳酸钾5-7 份、磷酸氢二胺5-10 份、氯化钾5-8 份、微量元素2-5 份、生长调节剂1-3 份;
所述水稻种子处理具体为:采用富硒营养液浸泡种子,之后捞出洗净进行紫外杀菌,然后继续用清水浸泡催芽,其中,所述富硒营养液浓度为2.0-3.8μg/g。
优选地,所述播种过程中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的播种在田地里,对农田内的水稻进行施肥,为水稻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农药用量少,绿色、环保、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确保食用者的安全。肥料中含作物所必须的锌、硼、铜、铁、锰、铝,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成本,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发育,同时为作物提供钾素和硼素,相互促进吸收,提高利用效率,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农田杀菌消毒、水稻种子处理、和播种,其中所述农田杀菌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打农药: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水稻的生长奠定基础;
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 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施肥: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施肥所用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6份、硼酸5-13 份、碳酸钾5-7 份、磷酸氢二胺5-10 份、氯化钾5-8 份、微量元素2-5 份、生长调节剂1-3 份;
所述水稻种子处理具体为:采用富硒营养液浸泡种子,之后捞出洗净进行紫外杀菌,然后继续用清水浸泡催芽,其中,所述富硒营养液浓度为2.0-3.8μg/g。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播种过程中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的播种在田地里,对农田内的水稻进行施肥,为水稻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
本发明的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农药用量少,绿色、环保、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确保食用者的安全。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