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的无性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508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火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火麻的无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火麻种苗繁殖技术主要以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法为主,种子繁殖的优点是一次播种可获得大量苗木,种子采集、贮存、运输方便,实生苗生长旺盛、抗逆性强,易驯化。但是传统的火麻种子繁殖存在以下缺陷:(1)种子发芽率低,最高仅达到80%左右;(2)催芽时间长达20天左右,且发芽时间不一致;(3)火麻资源紧缺,批量采集困难。目前火麻种子繁殖技术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火麻的规模化生产,因而无法满足市场对火麻的需求,必须建立能大量、快速繁殖火麻种苗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麻的无性繁殖方法,它可以解决种子繁殖火麻的方式无法规模化生产火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火麻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把母株挖出,按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多少,用刀切成数株子株,每株子株必须具有根和芽2个~3个;

B、将步骤A所得子株栽种进育苗床,行距5cm~6cm、株距5cm~6cm,开深3cm~4cm,每处栽种一株子株,保持育苗床湿润;所述育苗床是由核桃外果皮作为基质,混合有蔗糖厂滤泥和/或者鱼塘淤泥、钙镁磷肥发酵而得;

C、疏苗:当火麻长出3或5片复叶、株高18cm~22cm时进行疏苗,按株距15cm~20cm留苗;

D、移苗:当火麻60%的植株长至苗高50cm~60cm时,将其移栽至大田,行距为40cm~60cm、株距40cm~60cm;所述大田选择相对平整、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较强、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E、施肥:每亩施肥25 kg~35kg;

F、除草、病虫害防治;

G、采收:当叶片变黄、70%~80%的种子成熟干黄时进行采收。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育苗床的各成分比重为核桃外果皮80重量份~100重量份、蔗糖厂滤泥和/或者鱼塘淤泥20重量份~25重量份、磷酸氢二钾5重量份~10重量份、硫酸镁5重量份~10重量份、硫酸锌5重量份~10重量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火麻无性繁殖、田间管理、采收等人工种植方法,解决了传统的种子繁殖火麻的方式带来的种子发芽率低、催芽时间长且发芽时间不一致、采集火麻种子资源困难等导致的规模化生产火麻难度大的问题。

2. 本发明保持了野生火麻的所有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个体变异程度低;高产稳产,亩产能获得45~55kg。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这种火麻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把母株挖出,按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多少,用刀切成数株子株,每株子株必须具有根和芽2个~3个;

B、将步骤A所得子株栽种进育苗床,行距5cm~6cm、株距5cm~6cm,开深3cm~4cm,每处栽种一株子株,保持育苗床湿润;所述育苗床是由核桃外果皮80重量份作为基质,混合有蔗糖厂滤泥10重量份、鱼塘淤泥10重量份、磷酸氢二钾5重量份、硫酸镁5重量份、硫酸锌5重量份发酵而得;

C、疏苗:当火麻长出3或5片复叶、株高18cm~22cm时进行疏苗,按株距15cm~20cm留苗;

D、移苗:当火麻60%的植株长至苗高50cm~60cm时,将其移栽至大田,行距为40cm~60cm、株距40cm~60cm;所述大田选择相对平整、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较强、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E、施肥:每亩施肥25 kg;

F、除草、病虫害防治;

G、采收:当叶片变黄、70%~80%的种子成熟干黄时进行采收。

本实施例移栽至大田的范围为13亩,平均原麻亩产51.7 k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