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船拖网半柔性可折叠矩形“V”型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386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单船拖网半柔性可折叠矩形“V”型网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网板,具体涉及一种单船拖网半柔性可折叠矩形“V”型网板。



背景技术:

拖网作业是现代海洋捕捞业主要作业方式之一,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由于拖网作业是一种主动性渔具,需要依靠渔船拖曳网具进行作业,因此捕捞方式是一种耗能很高的作业方式,拖网作业时的能耗占拖网渔船的整体能耗达到80%。随着世界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使拖网作业成本不断上升,拖网捕捞效益下降,且底层拖网在作业过程中贴底曳行,破坏海底生态环境,不利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区域对双船拖网作业的限制以及劳动力和燃油成本上涨等因素,我国近海和远洋单船拖网的作业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网板是单船拖网的主要属具,具有实现网具水平扩张、沉降器和驱集鱼群等作用,其中矩形“V”型网板广泛应用于我国近海小型单船拖网渔船。传统的矩形“V”型网板是全钢结构网板,重量很大,在作业过程中其板面贴近海底甚至陷入海底,不仅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破坏底质环境,同时也会增加作业过程中的阻力,增加油耗,导致作业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对现有的“V”型网板进行一系列改进,使之适应新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单船拖网半柔性可折叠矩形“V”型网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单船拖网半柔性可折叠矩形“V”型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上设有两个可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矩形刚性框架,所述两个刚性框架上各设有一个叉纲连接点,刚性框架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窗口,每个窗口上设有以轻质不透水柔性材料制成的网板板面,有多根可调长度的刚性支撑杆将两个刚性框架撑开,使撑开后的两个刚性框架呈“V”形,并实现撑开后刚性框架夹角的调整;所述中心轴上还设有曳纲固定片,曳纲固定片上设有多个曳纲固定孔。

所述的网板板面是以凯夫拉(Kevlar,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高强度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倍,密度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

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杆件和套置在支撑杆杆件外周的支撑杆管件,支撑杆杆件与支撑杆管件外侧面的中部和两端均开有多个径向的连接孔;所述支撑杆杆件和支撑杆管件均通过一个轴支座各自连接其中一个刚性框架,所述轴支座底部设有固定孔、顶部设有轴支座固定孔,通过固定孔与螺栓而将轴支座固定在刚性框架上,通过支撑杆杆件及支撑杆管件端部的连接孔、轴支座连接孔以及螺栓实现支撑杆杆件及支撑杆管件与轴支座的连接。

本发明的单船拖网半柔性矩形“V”型网板是一种新型轻质的半柔性网板,重量较小,可以快速组装,操作运输方便,在保证其正常作业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降低网板的重量,可以根据作业环境(海流、海况等因素)调整网板板面夹角,该网板可以有效减小网板作业阻力,提高燃料利用率,并且减轻拖网作业对海底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保护海底生境。

因此,本发明不仅降低了矩形“V”网板的重量,减小网板对海底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小拖曳阻力,降低渔船作业过程中的能耗,而且结构简单,运输、操作、装配方便,成本较低,可以快速的组装拆卸,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快速的更换损坏部位,实现了单船拖网作业高效、低能耗和环境友好型捕捞,有利于保护海底生境,可以广泛应用于我国近海小型单船拖网渔船作业,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4为支撑杆结构图,

其中,a支撑杆杆件立体图,b支撑杆杆件剖视图,c支撑杆管件立体图,d支撑杆管件剖视图。

图5为轴支座结构图,

其中,a立体图,b剖视图。

其中,1刚性框架,2窗口,3叉钢连接点,4曳纲固定片,5中心轴,6网板板面,7支撑杆,8支撑杆杆件,9支撑杆管件,10连接孔,11轴支座连接孔,12轴支座,1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用钢材焊接而成的网板的刚性框架1,刚性框架1的四个角为圆角,每个面板有三个窗口2,且设有叉纲连接点3、曳纲固定片4;在每个窗口上连接超高强度帆布或高强度纺织纤维布等高强度轻质不透水柔性材料制成的网板板面6,两块刚性框架1之间的链接与门窗连接相似,可以绕着中心轴5自由转动,并且两块刚性框架1由两个刚性支撑杆7撑开成“V”型,刚性支撑杆7可以通过调整连接孔10的位置而调整其长度,从而可以控制板面之间的夹角,而且在网板作业、运输、闲置时,可以快速的组装货拆卸,使用非常方便。

如图2、3,高强度不透水柔性材料固定到各个窗口2上,组成“V”型网板的板面,两板面间用支撑杆7连接,形成一定的夹角,且两板面可以绕中心轴5自由转动。

如图4,支撑杆7,包括支撑杆杆件8及支撑杆管件9;支撑杆杆件8及支撑杆管件9为开孔刚性管,支撑杆杆件8及管件9上部设有连接孔10,端部也设有连接孔10,支撑杆杆件8及管件9之间相对应的连接孔可用螺丝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连接孔10的位置而调整网板两板面之间的夹角;支撑杆杆件8及管件9构成网板的支撑杆7,可以保证网板的强度,防止网板在作业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变形。

如图5,支撑杆杆件8及管件9通过轴支座连接孔11分别与轴支座12连接,轴支座12通过固定孔13固定于刚性框架1。轴支座12、支撑杆杆件8及管件9可以快速的组装拆卸,加工及使用方便,其与刚性框架1及高强度不透水柔性材料共同构成网板的主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部位的情况而更换其中的组件,降低更换网板所带来的成本。

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预先在陆地上安装好带到渔船上直接使用,也可以将网板部件带到海上现场安装使用。在安装时,先将加工好的两个刚性框架1通过中心轴5连接,然后依次安装高强度不透水柔性材料及轴支座12、支撑杆杆件及管件8、9,并通过确定连接孔10的位置确定网板板面的夹角,然后通过叉钢连接点3连接叉纲和网具,通过曳纲固定片4上曳纲固定孔的连接曳纲,网板即安装完毕。拆卸或更换损坏的组件时,先通过曳纲将网板收到甲板上,接着进行损坏部位的更换,或者按次序进行拆卸(次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