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家蚕制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蚕取卵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家蚕制种模式为雌雄交配后雌蛾产卵,而雌蚕无性克隆系的制种模式为直接将蚕卵从雌蛾体内取出后进行特殊处理完成制种,相比常规制种模式,省去了雌雄鉴别的工序,能有效提高制种效率与蚕种质量。长期以来,将蚕卵从蚕蛾体内取出的工作完全依靠人工操作,非常耗时费工。本研究团队尝试设计一种机械自动化取卵的方法,最早采用机械臂控制刀片剖开雌蛾取卵的方法,发现取卵效率不高,且后续收集蚕卵、清除杂质等操作的机械化难以实现。之后,我们借鉴打浆机的原理,将雌蛾加清水后打浆,发现蚕卵与杂质很容易分离,解决了后续操作机械化的问题,但是由于高速旋转的打浆机刀片与蚕卵直接接触碰撞造成蚕卵严重损伤后死亡,我们尝试降低打浆机转速以期减少损伤,但效果仍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蚕取卵设备,其解决了现有取卵均靠人工的缺陷,从而大大提升了取卵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家蚕取卵设备,其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处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内设有至少一个驱动电机,任一驱动电机均用于带动一磨头旋转;旋转驱动机构突出于工作台,工作台位于旋转驱动机构的正下方设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与驱动电机一一对应地放置磨杯;
磨头包括连接轴,连接轴上端用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轴下端设有用于与磨杯配合的磨盘;磨盘和磨杯内腔均为圆柱形且横截面尺寸基本吻合,磨盘下底面设有多个第一容纳孔,磨杯内腔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容纳孔。
本发明的家蚕取卵设备中,待取卵蚕蛾能够置于磨杯内,通过磨盘的挤压和旋转能够较佳机械化地将蚕卵取出。尤为重要的是,磨盘和磨杯用于挤压蚕蛾的工作面处均分布有容纳孔(分别为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这使得蚕卵在被挤出蚕蛾体内时能够较佳地进入容纳孔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蚕卵因受到过度的挤压和/或摩擦而受到伤损。
另一方面,采用本发明的取卵设备进行取卵时,在磨盘的转动过程中,能够较佳地对除蚕卵外的杂质如输卵管进行研磨,进而使得蚕卵能够较佳地与其余杂质分离,从而还能够较佳地实现如洗卵过程的机械化。
作为优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均为锥形孔。这种设计,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容纳孔底部的蚕卵因受到上部蚕卵的过度挤压而损伤,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蚕卵因粘附于容纳孔内壁而不易取出。
作为优选,第一容纳孔和第二容纳孔均能够容纳约20~50颗蚕卵。这种设计是基于:若容纳孔容积较小则不能容纳较多的蚕卵,为保证蚕卵的较佳完好性就必然要求一次性处理量较低,从而导致取卵效率的低下;若容纳孔容积较大,就会使得容纳孔底部的蚕卵会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从而不利于取卵质量的提升。
作为优选,工作台处还设有注水机构,注水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与供水系统连接的水龙头。从而便于取水。
作为优选,工作台处还设有用于清洗磨杯的洗杯池。从而便于对磨杯进行清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家蚕取卵方法,其主要借助上述任一种家蚕取卵设备加以实现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磨杯中放入蚕蛾并注入清水,所放入蚕蛾以基本平铺于磨杯内腔底壁为准,所注入清水至少对蚕蛾完全淹没;
步骤二:将磨杯置于升降机构处且位于驱动电机下方,同时保证相应驱动电机处设有已清洗过的磨头;
步骤三: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磨杯上升,使得磨盘伸入磨杯内腔且使得磨盘下底面与磨杯内腔底壁的间距为3~5mm;
步骤四:控制对应驱动机构带动磨头以300~700rpm的转速旋转15~30s;
步骤五:磨头完全停止运转后,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磨杯下降,之后对磨杯内的杂物进行滤除即可获取蚕卵。
本发明的家蚕取卵方法中,所有待取卵蚕蛾是需要基本平铺于磨杯内腔底壁的,这不仅是对待取卵蚕蛾在磨杯内的摆放方式的限定,也是对置入磨杯内的蚕蛾数量的限定,从而能够保证在磨盘和磨杯内腔底壁对待取卵蚕蛾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蚕卵不会因大量地堆积于磨盘和磨杯内腔底壁间而受到伤损。另一方面,磨盘和磨杯内腔底壁间的间距应当在3~5mm间,这就使得在保证蚕蛾腹部能够被较佳地挤破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供蚕卵活动以避免蚕卵的伤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设备本体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磨头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磨头的竖剖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磨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蚕取卵设备,其包括设备本体100,设备本体100包括工作台110;工作台110处设有旋转驱动机构120,旋转驱动机构120内设有至少一个驱动电机121,任一驱动电机121均用于带动一磨头200旋转;旋转驱动机构120突出于工作台110,工作台110位于旋转驱动机构120的正下方设有一升降机构130,升降机构130用于与驱动电机121一一对应地放置磨杯400。
如图2和3所示,磨头200包括连接轴210,连接轴210上端用于与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配合,连接轴210下端设有用于与磨杯400配合的磨盘220,磨盘220下底面设有多个第一容纳孔221。
如图4所示,磨杯400内腔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容纳孔410。
另外,磨盘220和磨杯400内腔均为圆柱形且横截面尺寸基本吻合,从而使得磨盘220和磨杯400内腔能够较佳地进行配合。
另外,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为锥形孔,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能够容纳约20~50颗蚕卵。本实施例中,设计第一容纳孔221和第二容纳孔410均能够容纳约30颗蚕卵。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10处还设有注水机构140,注水机构140包括至少一个与供水系统连接的水龙头141。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10处还设有用于清洗磨杯400的洗杯池150。
本实施例中,磨杯400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搁置板,搁置板至少应当在侧面上突出于磨杯400。
本实施例中,洗杯池150处设有洗杯孔151,在对磨杯400进行清洗时,将磨杯400倒着插入洗杯孔151内即可,此时搁置板能够保证磨杯400不至于落入洗杯孔151内。另外,在洗杯孔151的内部还设有自动清洗机构,从而能够较佳地对磨杯400内腔进行自动清洗。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30用于放置磨杯400的位置处还设有搁置孔131,磨杯400能够通过搁置板正立的置于搁置孔131处。搁置孔131的底壁处还设有磨头洗孔132,磨头洗孔132内也设有自动清洗机构,这使得在取卵结束时,能够通过升降机构130的继续上升而使得磨盘220伸入磨头洗孔132内,从而能够实现对磨盘220的自动清洗。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清洗机构,可以具有一能够自动喷水的冲洗系统,还可以具有一能够旋转的刷洗系统,反正只要能够实现清洁功能即可,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采用多种现有形式加以实现。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家蚕取卵方法,其主要采用了本实施例中的家蚕取卵设备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磨杯400中放入蚕蛾并注入清水,所放入蚕蛾以基本平铺于磨杯400内腔底壁为准,所注入清水至少对蚕蛾完全淹没;
步骤二:将磨杯400置于升降机构130处且位于驱动电机121下方,同时保证相应驱动电机121处设有已清洗过的磨头200;
步骤三:控制升降机构130带动磨杯400上升,使得磨盘220伸入磨杯400内腔且使得磨盘220下底面与磨杯400内腔底壁的间距为3~5mm;
步骤四:控制对应驱动机构120带动磨头200以300~700rpm的转速旋转15~30s;
步骤五:磨头200完全停止运转后,控制升降机构130带动磨杯400下降,之后对磨杯400内的杂物进行滤除即可获取蚕卵。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磨盘220下底面与磨杯400内腔底壁的间距为4mm;步骤四中,磨头200以500rpm的转速旋转20s。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