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的冬季安全保存方法,具体地说,是采用人工添食滞育激素的方法,使无滞育多化性蚕品种能够产下滞育卵,从而达到高效、安全保存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齐名,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丰碑。千百年来,“农桑并重,男耕女织”的立国方针为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茧丝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额的70%和80%以上,蚕丝业是我国少数几个既能主导国际市场、又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势传统产业之一。作为世界家蚕的起源中心,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蚕种质资源。蚕种质资源既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有优势和特色的遗传资源,是开展家蚕育种理论研究和培育优良新蚕品种的物质基础,是进行遗传学、生物学研究的好材料,也是保证我国蚕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继续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战略资源。因此,蚕种质资源的保存尤显重要。家蚕以卵态滞育,在自然条件下,按照一年中发生世代不同分为一化、二化和多化性品种。多化性蚕品种又分为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和无滞育多化性品种。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在各个世代均有部分滞育卵产生,而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发育快,生活周期短,各世代均产无滞育卵,全年需要不间断地饲养7~8代才能继代保存。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江苏镇江)现保存700余份蚕种质资源,其中15份为无滞育多化性品种。由于气候原因,每年只能用桑叶养蚕4~5次,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没有桑叶生产,给无滞育多化性蚕品种的保存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在这段时期只能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饲养、继代、保存。由于利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要求高、成本高,以及不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不同;有的品种摄食性差,发育不齐,产卵性较差甚至不能产卵;由此可见,用人工饲料饲养、保存无滞育多化性蚕品种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希望在不影响保存品种的化性、主要特征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条件下,对无滞育多化性蚕品种冬季的保存技术进行创新,保证无滞育多化性品种冬季能够得到安全、高效的保存;且能减少2-3次的养蚕次数,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提高保存工效。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品种保存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5龄蚕将老熟期采用经口添食人工合成的昆虫滞育激素(DiapauseHormone,DH),使无滞育多化性蚕品种产下非遗传性的滞育卵,在冬季能够得到安全、高效保存的方法。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的冬季安全保存方法,在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进行桑叶饲养的任何一个蚕期或者最后一季蚕期的5龄将老熟期,采用经口添食的方法,对5龄将熟家蚕的雌性个体进行昆虫滞育激素稀释液的添食,经添食DH后的家蚕按常规方法上蔟结茧、化蛹、羽化,与正常雄蛾交配后得到非遗传性的滞育卵,从而达到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冬季安全保存的目的。要保证添食的有效性,所述添食时间的掌握是关键,需要及时关注雌蚕的老熟程度,在蚕将要成熟的0.5天之内进行DH的添食。所述添食DH的具体方法为:把将要成熟的雌蚕一条条分拣出来,置于小饭盒中,1个盒内放1条蚕,每个品种一般选15~20条即可;将新鲜的桑叶切成3×3cm大小的方块,叶背面朝上摊平;用移液管吸取有效成分含量为1.0μg/μl的8~15μlDH溶液滴至桑叶背面,用玻璃棒将DH溶液均匀地涂满叶片,稍晾干后喂蚕;在盒盖子内面铺一层湿纸巾保湿,然后盖紧饭盒,待蚕吃完涂了DH溶液的桑叶后,用普通白纸卷成筒状,将熟蚕置于纸质圆筒内结茧。记录结茧时间,待蚕化蛹后将茧剥开,取出蚕蛹,把蚕蛹分摊于消过毒的透气容器盒内,在25℃-26℃的温度和70-7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保护至羽化;与正常雄蛾交配,产下的非遗传性滞育蚕卵,参照有滞育多化性品种的常规方法进行保护。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蚕卵的滞育性是在蛹体卵巢成熟过程中决定的特性,给将要成熟的雌蚕添食昆虫滞育激素,得到非遗传性的滞育卵,其滞育率高,有利于无滞育多化性蚕品种的继代保存。同时,在不影响品种的化性及特征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条件下,既能够降低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的保存风险,而且还减少了2-3次的养蚕次数,大幅度地提高了工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这是一种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冬季有效、安全且实用的保存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经添食DH处理后而产生的滞育卵-蚕卵着色,滞育;图2为未经添食DH处理对照区的非滞育卵-蚕卵不着色,不滞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对采用材料的说明1、蚕品种来源及特性: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近几年从国外引进保存的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共15份,具有耐高温高湿、体质强健、发育经过短、全年无滞育等特点,是科研和教学等的特殊材料。近年来我们已经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提供了数十次的数以万头计的实验材料。2、滞育激素来源及特性:人工合成的昆虫滞育激素(diapausehormone,DH),是一种多肽激素,由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末端酰胺化,氨基酸序列为H-Thr-Asp-Met-Lys-Asp-Glu-Ser-Asp-Arg-Gly-Ala-His-Ser-Glu-Arg-Gly-Ala-Leu-Cys-Phe-Gly-Pro-Arg-Leu-NH2,分子量为2645。(公知公用,见参考文献:KImai,TKonno,YNakazawa,etal.IsolationandStructureofDiapauseHormoneoftheSilkworm,Bombyxmori.ProceedingsoftheJapanAcademy,1991,67(6):98-101.)。通过对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的将熟雌蚕经口添食一定量的DH后,能够使无滞育多化性家蚕蛾产下滞育卵,如图1、2所示,卵色比较(1:经添食DH处理后而产生的滞育卵-蚕卵着色,滞育;2:未经添食DH处理对照区的非滞育卵-蚕卵不着色,不滞育)。用该方法得到的滞育卵不具有遗传性,其后代解除滞育后又恢复无滞育多化性品种的特性。二、具体实施步骤:1、添食时期:在家蚕无滞育期多化性品种进行桑叶饲养的任何一个蚕期或者最后一个蚕期的5龄将要老熟前的0.5天内进行。2、将熟蚕的确定:家蚕无滞育期多化性品种在环境温度为26℃的条件下,一般5龄从饷食到成熟需要5-6天;本发明选用5龄经过约5天的雌蚕15-20条,此时蚕体中、后部已透明且发黄,只有头胸部还略呈青白色;已经完全成熟(全身发亮泛黄,不吃桑叶)或者还未显成熟状态(全身青白,未显透明,还需要吃大量桑叶)的蚕都剔除。3、添食液的配制:用无菌水稀释人工合成的昆虫滞育激素(DH),配制成有效成分含量为1.0μg/μl的溶液。昆虫滞育激素原剂需在-70℃的条件下保存,配制稀释液时要将原剂缓慢解冻后,再现配现用。4、添食液的有效剂量:根据表1的实验结果,8~15μg/蚕即为添食DH的有效剂量范围,用这个剂量经口添食5龄将熟雌蚕,都能够产生数量不等的滞育卵。而产生滞育卵数量的多少,又与其添食剂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在8~13μg/蚕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多,滞育卵出现的比例逐渐升高,以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发生滞育卵的比例反而降低,超过15μg/蚕后,蛹的羽化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发生蛹干枯不羽化现象。表1DH添食雌蚕的试验结果调查表注:1.调查项目的数据为多次实验的平均数。2.非滞育卵中包含再出卵及转青死卵。5、添食方法:将已选出的将要成熟的雌蚕每条单独放在干净的小饭盒内,饭盒底部垫一层干净白纸;将新鲜桑叶切成小方块(一般3×3cm),叶脉朝上平铺;用移液管吸取配置好的DH溶液取8~15ul滴于1片桑叶上,用玻璃棒均匀涂抹至整个叶片;等候几分钟待溶液稍干后,1条蚕喂1片桑叶;饭盒盖子的内面平铺一层湿纸巾保湿,然后盖上饭盒,等待蚕儿吃尽桑叶;待蚕儿成熟后将其置于白纸卷成的纸筒内营茧。6、蚕蛹的保护及蚕卵的保护:待已添食DH液后的蚕结茧化蛹后,削茧取蛹,将蛹摊于干净的饭盒内,在25℃~26℃的温度和70~75%的湿度条件下保护至羽化,与正常雄蛾交配,产下的非遗传性滞育蚕卵,参照常规方法进行保护。7、添食DH后所产卵的滞育性调查:将经口添食DH的雌蚕蛹羽化后的蚕蛾与未经添食处理的雄蚕蛾交配,所产卵在25℃-26℃条件下2天后就变成灰色卵(非滞育卵色是淡黄色),继续保护10天左右,调查蚕卵的滞育与否。此时若转青和孵化的即为非滞育性蚕卵,而仅转色不转青和孵化的则为滞育性蚕卵。8、滞育卵后代的性状调查:将得到的滞育性蚕卵继续在25℃~26℃条件下保护2个月左右,然后用15℃保护1~2天,最后移到5℃~2.5℃下冷藏3个月左右。至次年4月进行正常的催青、收蚁、饲养至上蔟结茧,化蛾后自交产卵,其蚕卵(滞育卵的F1代)均为非滞育性卵;然后,将滞育卵的F1代按常规方法继代至F2代,所产卵也全部为非滞育卵。由此可见,经口添食DH对无滞育多化性品种后代的化性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仍然保持着其固有的无滞育多化性特征特性。在饲养滞育卵的后代F1和F2的过程中,调查了处理品种的有关性状,与对照区进行比较,没有产生明显的差异(详见表2),说明用该方法处理的蚕品种特征特性未发生改变,仅仅提高了无滞育多化性品种保存的效率和安全性。表2F2代主要性状比较表项目经添食处理区未经添食处理区品种名尼斯塔里尼斯塔里卵色淡黄色淡黄色卵壳色乳白色乳白色单蛾平均产卵粒数(粒)346355普通孵化率(%)93.6292.75蚁蚕体色黑褐色黑褐色5龄经过(d∶h)6∶066∶12全龄经过(d∶h)23∶0623∶12壮蚕体色青白青白壮蚕斑纹普斑普斑茧色金黄金黄茧形长椭长椭全茧量(g)1.0801.069茧层量(g)0.1420.141茧层率(%)13.1513.19下代卵滞育情况不滞育不滞育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