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259阅读:1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昆虫养殖用饲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家蚕人工饲料育蚕是养蚕历史上一项划时代新技术,可以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饲料经消毒无菌,质量可控,也更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要,而且可以实现养蚕生产的机械化、工厂化,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稚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至今,人工饲料养蚕尚处在实验室和农村试点阶段。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是评价家蚕人工饲料、家蚕品种及推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关键指标之一。张升祥系统探讨了24h疏毛率、96h 2龄起蚕率、168h存活率、3龄眠蚕体重等选择指标的效果;李卫国等研究发现,当人工饲料豆粉含量较高时宜采用“收蚁24h疏毛率”为选择指标。蚁蚕体长2~3mm且周身布满刚毛,体色呈褐色或黑色,取食后身体变大,体色变浅,该过程称为“疏毛”。“收蚁24h疏毛率”即收蚁24h时,1龄家蚕疏毛头数占总收蚁头数的百分数。“收蚁24h疏毛率”是反映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调查指标。因此,饲料配方是影响家蚕人工饲料在我国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蚕品种或同一蚕品种的不同个体在食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杂交种和日系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要优于中系品种。实际应用中发现,采用现有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会导致疏毛率普遍较低,尤其是中系品种。

研究证明,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与饲料化学组成等因子有关,而且摄食性差的蚕对人工饲料的相对适应性是逐龄提高的。脱脂大豆粉是家蚕优良的蛋白源,是配制人工饲料的重要原料,但大豆粉中含有对蚕的摄食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忌避性物质,但忌避性物质的成分至今仍无定论,去除方法则认为可采用甲醇、乙醇、热水等进行浸提可除去部分摄食忌避物质,改善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促进其生长发育,但是甲醇对人体有伤害,可操作性差,单纯采用乙醇或热水浸提的效果也不够理想,仍然会影响蚕的摄食和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0~50%,浸提大豆粉25~35%,桑绿枝粉4~5%,淀粉9~16%,复合VB1.5~2%,VC1~2%,柠檬酸2~3%,糊精1~2%,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所述的浸提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采用乙醇间歇搅拌浸提后进行热水浸提得到。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浸提大豆粉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脱脂大豆粉粉碎至0.1~0.2mm,用质量浓度70~95%乙醇间歇性搅拌提取,脱脂大豆粉与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20,单位:g/mL;提取温度40~60℃,搅拌浸提时间4~12h,过滤后低温干燥;

(2)然后用40~60℃热水提取,脱脂大豆粉与热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20,单位:g/mL;搅拌浸提时间3~8min,离心去除上清液,低温干燥,粉碎后即得。

本发明优选的,上述步骤(1)乙醇间歇性搅拌提取次数为1~3次。

本发明优选的,上述步骤(1)、(2)低温干燥时间为30~50℃。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5~50%,浸提大豆粉30~35%,桑绿枝粉4.5~5%,淀粉10~12%,复合VB1.5~1.8%,VC1~2%,柠檬酸2~3%,糊精1~2%。

本发明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5%,浸提大豆粉30%,桑绿枝粉5%,淀粉13%,复合VB1.5%,VC1.5%,柠檬酸2%,糊精2%。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所述的糊精为麦芽糊精。

本发明采用的浸提大豆粉可以改善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促进家蚕稚蚕的生长发育,提高家蚕人工饲料育的24h疏毛率,本发明意外发现采用本发明的浸提大豆粉与糊精复配后有协同作用,使24h疏毛率大大提高,整个组合物各组分之间发挥协同作用,远远大于只含有浸提大豆粉或糊精的效果。

将上述组分加1.8~2倍清水,搅拌调匀后装袋封装后,再熟化灭菌、经冷却后即为本发明的家蚕人工饲料。

上述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的桑叶晒干后粉碎过60~90目筛,制得桑叶粉,将新鲜的桑绿色枝条经晒干后粉碎过60~90目筛,制得桑绿枝粉;

2)脱脂大豆粉粉碎至0.1~0.2mm,用质量浓度70~95%乙醇间歇性搅拌提取,脱脂大豆粉与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20,单位:g/mL;提取温度40~60℃,搅拌浸提时间4~12h,过滤后低温干燥;然后用40~60℃热水提取,脱脂大豆粉与热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20,单位:g/mL;搅拌浸提时间3~8min,离心去除上清液,低温干燥,粉碎后得浸提大豆粉备用;

3)将桑叶粉、桑绿枝粉与浸提大豆粉、淀粉、复合VB、VC、柠檬酸、糊精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加入混合物料质量1.8~2倍的清水拌匀,制得湿物料,将湿物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将湿物料压成厚度3mm~4mm的平板状,封口后于95~100℃熟化灭菌40~60min,自然冷却后即得本发明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聚乙烯塑料袋采用20~25cm×10~20cm的聚乙烯塑料袋。

本发明优选的,每袋装湿物料90~120g,湿物料的含水率65%~67%。

上述家蚕稚蚕人工饲料的应用,用于家蚕稚蚕的饲养,将上述家蚕人工饲料置于培养皿底部,然后于温度30~31℃收蚁,黑暗条件下进行饲育。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可以提高家蚕人工饲料育的24h疏毛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的原料无特殊说明的均为常规市购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5%,浸提大豆粉30%,绿枝粉5%,淀粉13%,复合VB1.5%,VC1.5%,柠檬酸2%,糊精2%。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新鲜的桑叶晒干后粉碎过80目筛,制得桑叶粉,将新鲜的桑绿色枝条经晒干后粉碎过80目筛,制得桑绿枝粉;

(2)脱脂大豆粉粉碎至0.1~0.2mm,用质量浓度70~95%乙醇间歇性搅拌提取,脱脂大豆粉与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20,单位:g/mL;提取温度50℃,搅拌浸提时间8h,过滤后低温干燥;

(3)然后用50℃热水提取,脱脂大豆粉与热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20,单位:g/mL;搅拌浸提时间5min,离心去除上清液,低温干燥,粉碎后得浸提大豆粉备用;

(4)将桑叶粉、桑绿枝粉与大豆粉、淀粉、复合VB、VC、柠檬酸、糊精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加入混合物料质量1.8倍的清水拌匀,经搅拌调和均匀制得湿物料,将湿物料装入25cm×17cm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湿物料重100g,将湿物料压成厚度3mm的平板状,封口后于100℃熟化灭菌50min,自然冷却后即得家蚕人工饲料;

采用本实施例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饲养家蚕稚蚕,饲育蚕品种为中系品种鲁17原种,饲养方法,人工饲料育试验区采用5cm培养皿饲养,收蚁与1龄采用平板育,将已熟化的饲料切成培养皿大小,放入培养皿内,将饲料压平消除缝隙后收蚁。饲育温度30℃,光线采用黑暗饲育,调查24h疏毛率。

实施例2

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5%,浸提大豆粉30%,绿枝粉5%,淀粉14%,复合VB1.5%,VC1.5%,柠檬酸2%,糊精1%。

制备方法及饲育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一种提高疏毛率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5%,浸提大豆粉30%,绿枝粉5%,淀粉15%,复合VB1.5%,VC1.5%,柠檬酸2%。

制备方法及饲育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一种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大豆粉为普通大豆粉。

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一种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大豆粉只采用热水浸提,即不进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2),脱脂大豆粉直接进行步骤(3),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一种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大豆粉只采用甲醇浸提,即步骤(2)同实施例1,但是将乙醇换成甲醇,不进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3),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一种家蚕稚蚕人工饲料,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大豆粉只采用乙醇浸提,即不进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3),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一种家蚕稚蚕人工饲料,该组分里不含糊精,且采用普通大豆粉。

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桑叶粉45%,普通大豆粉30%,绿枝粉5%,淀粉15%,复合VB1.5%,VC1.5%,柠檬酸2%。

除不进行实施例1中的(2)(3)步骤外,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验例

采用实施例1~2及对比例1~6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饲养家蚕稚蚕,按照实施例1的饲育方法及条件饲养家蚕稚蚕。分别调查24h疏毛率,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

表1中系品种鲁17的24h疏毛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2的疏毛率均高于对比例。对比例6采用普通市售大豆粉,且组分里不含糊精,疏毛率最低,大豆粉中含有对蚕的摄食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影响了蚕的疏毛率,对比例3、4、5相对于对比例6来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疏毛率,但还是远小于本发明实施例1、2的疏毛率,对比例3只采用热水浸提大豆粉,对比例4只采用甲醇浸提大豆粉,对比例5只采用乙醇浸提大豆粉,仍含有对蚕的摄食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忌避性物质,这是由于只采用热水、甲醇或乙醇浸提,大豆粉中忌避性物质去除不彻底,影响了疏毛率;对比例1采用乙醇和热水两次浸提大豆粉,疏毛率高于对比例3、4、5、6,说明两次浸提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乙醇、甲醇、热水浸提,对比例2添加了糊精,疏毛率高于对比例6,低于对比例3、4、5只采用甲醇、乙醇、热水浸提大豆粉的,说明添加糊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疏毛率,但是效果不及采用甲醇、乙醇、热水浸提大豆粉,综上对比分析,实施例1、2疏毛率最高,说明了浸提大豆粉与糊精复配有增效作用,使24h疏毛率提高,整个组合物各组分之间发挥协同作用,远远大于只含有浸提大豆粉或糊精的效果。综上所述,通过24h疏毛率对比分析,本发明采用乙醇和水两次浸提的大豆粉配制人工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糊精,可以明显提高疏毛率。

另外,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在采用乙醇和水进行浸提时均先采用乙醇后采用水进行,这是从后采用水可以有效除去先采用的乙醇的残留的角度出发而采用的优选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依照上述方案采用顺序不同的浸提方法,也同样会取得优于传统方法的技术效果,在此不予赘述,诸如此类,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步骤顺序调整、组分含量调整等改变或替换均同样归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