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茶树菇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681阅读:16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菇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现一般分布在北温带。茶树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通常为宾馆、家庭宴席高级保健食品。

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有浅皱纹,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有纤维状条纹,中实。成熟期菌柄变硬,菌柄附暗淡粘状物,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内表面常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淡褐色。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茶树菇与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贵州、云南)、柳松茸(日本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物种。但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贵州、云南)、柳松茸(日本与中国台湾省)等品种,与茶树菇在形态、品质上有较大差异,茶树菇在味、香、食、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等方面,明显优于杨树菇等品种。

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热带地区却罕见,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发育,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茶树菇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于小乔木类油茶林腐朽的树根部及其周围,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中秋前后。砍伐老林后的再生林中较多发生。由于油茶树木质坚硬,腐朽速度慢,因此茶树菌丝体的生长周期特长。据调查,野生茶树菇的发生往往受上一年降水量的影响。即上一年的降水量多,第二年3月份前又是适量的降水,那么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就会有大量的茶树菇发生。如果第一年降水较少,第二年3月份也比较干旱,那么即使第二年四五月份降水较充沛,茶树菇的发生也较少。正是由于发菌时间长,有利于菌丝聚集能量和蓄积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物质,才形成了营养丰富、清脆爽口、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外形美观、香气独特的菇中珍品――茶树菇。

油茶分布于酸性红壤和黄壤的中南亚热带常绿叶林带,油茶分布的范围,包括江西、福建的武夷山区,湘、鄂、浙等省的山地和丘陵,云贵高原及黔桂山地。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为10~20,但大部分在18以上;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4以上,南部可达10。一般冬季均无严寒,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在1500毫米以上。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四季云雾缭绕,有利于油茶树枯干的腐朽,极宜于茶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和优质菇的形成。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才造就了茶树菇这上难得的山中珍品。

茶树菇虽然美味可口,但茶树菇与其它的有毒菌类,如低毒菌种墨鬼伞形态特征有相类似点,大规模接种前要对市场上购买到的或采采集的野生菌种的孢子菌种进行分离,分离出的纯种茶树菇菌进行进一步的母种培养,确保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纯种茶树茹菌的培养流程有利于食用菌的安全,防止感染杂菌,造成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

一种纯茶树菇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母种准备:从茶树菇子实体上切取小块组织,通过琼脂培养基培养得到茶树菇母种菌丝;二、原种培养:原种培养基:马铃薯汁、琼脂、水各一份混合高温灭菌后降温成为原种培养基,将母种分切成多块,夹进原种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得到原种菌丝;三、栽增种培养基原料准备:甘蔗渣40~50份、干燥粘土20~30份、细砂15~20份;三、培养基调制:将干燥甘蔗渣粉碎成直径≤0.1cm的碎粒,再混入粘土、细砂,混合均匀成为混合培养料,大棚或室内操作;四、栽培种培养基灭杂菌:将混合培养料加热至70℃~80℃一分钟后自然降低温度至20℃~30℃;五、栽培种培养基成形与菌种种植:将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培养料装入塑料盆,装料深度2cm~3cm,表面撒上原种,撒料密度:1 g~1.5g/m2,再撒一薄层混合培养料,用平板稍作压平,均匀喷洒干净清水至刚好潮湿,大棚或室内操作;六、覆膜保湿保温:培养基面用一透明薄农膜覆盖,四周用土块压住,保持大棚内温度25℃~30℃,7~8天后茶树菇子实体长出土面,这时撤离农膜;七、纯种子实体分离:保持大棚温度25℃~30℃31~41天,各子实体达到生长中期,这时进行子实体分离,将栽培过程中感染而生杂菌体子实体清除。

一种纯茶树菇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纯茶树菇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通过琼脂培养茶树母种,再通过马铃薯培养基培养进一步对母种进行扩大培养成为原种,再通过制作适合原种系列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出茶树菇菌子实体群体,再通过进行实体观察,挑选清除明显的感染而生出的杂菌,保留纯种茶树菇菌子实体,为安全的食品供应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纯茶树菇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母种准备:从茶树菇子实体上切取小块组织,通过琼脂培养基培养得到茶树菇母种菌丝;二、原种培养:原种培养基:马铃薯汁、琼脂、水各一份混合高温灭菌后降温成为原种培养基,将母种分切成多块,夹进原种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得到原种菌丝;三、栽增种培养基原料准备:甘蔗渣40~50份、干燥粘土20~30份、细砂15~20份;三、培养基调制:将干燥甘蔗渣粉碎成直径≤0.1cm的碎粒,再混入粘土、细砂,混合均匀成为混合培养料,大棚或室内操作;四、栽培种培养基灭杂菌:将混合培养料加热至70℃~80℃一分钟后自然降低温度至20℃~30℃;五、栽培种培养基成形与菌种种植:将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培养料装入塑料盆,装料深度2cm~3cm,表面撒上原种,撒料密度:1 g~1.5g/m2,再撒一薄层混合培养料,用平板稍作压平,均匀喷洒干净清水至刚好潮湿,大棚或室内操作;六、覆膜保湿保温:培养基面用一透明薄农膜覆盖,四周用土块压住,保持大棚内温度25℃~30℃,7~8天后茶树菇子实体长出土面,这时撤离农膜;七、纯种子实体分离:保持大棚温度25℃~30℃31~41天,各子实体达到生长中期,这时进行子实体分离,将栽培过程中感染而生杂菌体子实体清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