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瓶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675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金针菇瓶栽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构菌、毛柄金线菌等。它属于伞菌目:蘑口科、金线菌属。金针菇菌柄脆嫩,菌盖粘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产量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仅次于蘑菇、香菇和草菇,列为第四大食用菌。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能利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稻草、麦秸等生长发育。金针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被誉为增智菇。另外金针菇还有预防高血压,治疗肝脏病,防癌抗癌之功能。因此金针菇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属食用菌兼药用菌。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发展,用段木栽培金针菇已经绝迹了,目前人工栽培多采用瓶栽、袋栽、床栽三种方式进行。瓶栽是金针菇栽培的主要方式。日本瓶栽金针菇已进行全年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模式,使金针菇成为菇类栽培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一种食用菌。我国目前采用的多是普通瓶栽技术,那么如何提高金针菇的种植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瓶栽方法,以提高金针菇瓶栽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瓶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口径10cm-15cm的玻璃容器做为菌种瓶,在菌种瓶内放入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5%-60%;填入培养料后,在培养料中开设一个直通菌种瓶瓶底的接种孔,然后密闭住菌种瓶瓶口,将菌种瓶放入95℃-100℃的高温蒸汽箱中8-10分钟进行灭菌;

然后,取出菌种瓶,待菌种瓶的温度降到常温下后进行接种,将菌种塞满接种孔,重新封闭;

接种后将菌种瓶移至培养室,培养室温度不高于22℃,待菌丝长到菌种瓶瓶底后,将菌种瓶转移到出菇室,敞开瓶口进行搔菌,耙掉老菌种与白色菌膜;然后用纸覆盖瓶口,间隔7-8小时在纸上喷水保持纸湿润;

待培养料上出现菇蕾后,出菇室的温度控制在11℃-12℃,湿度80%~85%之间,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25分钟,并用白炽灯照射10-15分钟;待菌柄生长到5mm以上时,每天喷水1-2次,出菇室的温度控制在10℃以下;在金针菇的生长长度超出菌种瓶瓶口4cm-5cm时,在菌种瓶瓶口外侧包覆一圈硬质塑料片,防止金针菇下垂散乱;在金针菇菌柄生长至13cm以上时即可进行采收。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料为甘蔗屑、棉壳、秸秆、稻草、谷壳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瓶栽,金针菇的种植场地占地面积小,种植成本低,金针菇的产量高,大大提高金针菇的种植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针菇瓶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口径10cm-15cm的玻璃容器做为菌种瓶,在菌种瓶内放入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5%-60%;填入培养料后,在培养料中开设一个直通菌种瓶瓶底的接种孔,然后密闭住菌种瓶瓶口,将菌种瓶放入95℃-100℃的高温蒸汽箱中8-10分钟进行灭菌;

然后,取出菌种瓶,待菌种瓶的温度降到常温下后进行接种,将菌种塞满接种孔,重新封闭;

接种后将菌种瓶移至培养室,培养室温度不高于22℃,待菌丝长到菌种瓶瓶底后,将菌种瓶转移到出菇室,敞开瓶口进行搔菌,耙掉老菌种与白色菌膜;然后用纸覆盖瓶口,间隔7-8小时在纸上喷水保持纸湿润;

待培养料上出现菇蕾后,出菇室的温度控制在11℃-12℃,湿度80%~85%之间,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25分钟,并用白炽灯照射10-15分钟;待菌柄生长到5mm以上时,每天喷水1-2次,出菇室的温度控制在10℃以下;在金针菇的生长长度超出菌种瓶瓶口4cm-5cm时,在菌种瓶瓶口外侧包覆一圈硬质塑料片,防止金针菇下垂散乱;在金针菇菌柄生长至13cm以上时即可进行采收。采用瓶栽,金针菇的种植场地占地面积小,种植成本低,金针菇的产量高,大大提高金针菇的种植经济效益。

优选地,所述培养料为甘蔗屑、棉壳、秸秆、稻草、谷壳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采用常用的农副产品下脚料用来栽培金针菇,培养料的来源广泛,成本更加低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