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11024711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糠再利用的方法,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以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我国的食用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13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3169万吨,随之形成的菌糠数量是十分惊人的。菌糠的再利用是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菌糠多由不同来源的农林下脚料组成,如木肩、棉籽壳和玉米芯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粗蛋白就达8.82%,还含有多种无机元素如钾、磷和钙等。因此,菌糠已在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肥料载体、有机堆肥、无土栽培基质等方面有应用研究。然而,食用菌菌糠的再种植是其再利用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如金针菇和杏鲍菇菌糠用于草菇或金福菇的栽培。
[0003]蛹虫草子实体栽培的规模已日渐扩大,产生的菌糠也随之大幅增加。由于蛹虫草子实体多以大米和小麦等谷物类原料为主要基质,含多种营养及功能成分,如淀粉、蛋白质、无机元素、虫草素、腺苷和虫草酸等,因此其菌糠的再利用主要集中在虫草素、虫草多糖的提取纯化,开发保健食品和动物饲料等,作为培养其它微生物的原料等方面。大米类的蛹虫草菌糠经发酵可制作成保健醋。本发明针对蛹虫草菌糠在再种植应用方面的方法,即公布一种以蛹虫草菌糠和金针菇菌糠为原料对杏鲍进行培养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研究了一种以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一种以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生产培养基配方金针菇菌糠60-80 %,意杨木肩10-20 %,蛹虫草菌糠10-20 %,含水量60-70%。
[0006](2)菌包制作与灭菌
金针菇和蛹虫草菌糠粉碎后,过5目筛,与其他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拌匀,用石灰调节pH值至6.0-7.5,将混合培养料装袋,然后送入灭菌炉进行常压灭菌,料温达到100 °C保持15小时。
[0007](3)接种
灭菌结束冷却到30°C以下,进行接种,使用接菌针接菌,用选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菌。
[0008](4)菌丝培养
接菌量要覆盖住栽培袋两端培养料的表面,然后在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18-220C,空气相对湿度在60-75%,避光培养;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菌丝在25-30天长满菌袋再进行菌丝后熟培养,控制在5-8d。
[0009](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上架出菇;栽培房湿度保持90%-95%,经10-15天就可现菇蕾;小菇蕾的管理方法采取花菇管理方法,即出现小蕾时,用刀片环割小蕾处四分三的袋膜,让四分之一的袋膜留在筒上以便保护小菇蕾,以后随着菇蕾的长大,自然顶出袋膜,向外生长,同时注意去劣留强,保证充足的养份供应留下的菇蕾健壮生长。
[0010](6)采收
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为采收适期。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培养基配方为金针菇菌糠70 %,意杨木肩10%,大米类蛹虫草菌糠20%或小麦类蛹虫草菌糠10%,含水量63%。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中选用18X 33 X0.04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料,混合培养料装袋后,将料装到袋的12-15cm高为好,再将一头用棉花塞封紧,培养料在6小时内装袋完毕。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无菌操作方法是:接种室或接种箱用气雾消毒(每立方米4克)熏蒸30分钟,再用紫外线灯杀菌30分钟后进行接种。接种人员必须用75%酒精进行消毒,再进行无菌操作。
[0014]本发明有益效果:
蛹虫草培养基主要以谷物类为主,并添加适量的氮源(蚕蛹粉或蛋白胨等)和无机元素,经过蛹虫草菌丝体生长了约60天,剩余的营养物质仍十分丰富。经检测,大米类和小麦类蛹虫草菌糠含总氮分别为:2.14%和1.90%;淀粉含量均在50%以上。可见,蛹虫草菌糠与常用的麦麸、米糠和玉米粉等辅料在成分十分相近,可以满足杏鲍菇的生长过程对氮源和淀粉的需求。蛹虫草菌糠作为虫草种植过程中的废弃物再用于杏鲍菇的栽培,实现其资源化,不仅有效解决了虫草种植产生废弃物而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能切实降低杏鲍菇的生产成本,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15]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大米类蛹虫草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小麦类蛹虫草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阐述本发明。
[0018]—种以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生产培养基配方
金针菇菌糠60-80 %,意杨木肩10-20 %,蛹虫草菌糠10-20 %。
[0019](2)菌包制作与灭菌
金针菇和蛹虫草菌糠粉碎后,过5目筛,与其他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拌匀,含水量在60%-70%,用石灰调节pH值至6.0-7.5。选用18 X 33X0.04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料,混合培养料装袋后,将料装到袋的12-15cm高为好,再将一头用棉花塞封紧。培养料应在6小时内装袋完毕。然后送入灭菌炉进行常压灭菌,料温达到100°C保持15小时。
[0020](3)接种
灭菌结束冷却到30 °C以下,进行接种,使用接菌针接菌。用选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菌,一般无菌操作规程是:接种室或接种箱用气雾消毒(每立方米4克)熏蒸30分钟,再用紫外线灯杀菌30分钟后进行接种。接种人员必须用75%酒精进行消毒,再进行无菌操作。
[0021](4)菌丝培养
接菌量要覆盖住栽培袋两端培养料的表面,然后在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18°C左右,空气湿度在60%-75%,避光培养。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菌丝一般25天左右长满菌袋再进行菌丝后熟培养,一般控制在5-8天。
[0022](5)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上架出菇。栽培房湿度保持90%-95%,可向空间及地面喷水雾,一般经10-15天就可现菇蕾。小菇蕾的管理方法采取花菇管理方法,即出现小蕾时,用刀片环割小蕾处四分三的袋膜,让四分之一的袋膜留在筒上以便保护小菇蕾,以后随着菇蕾的长大,自然顶出袋膜,向外生长,同时注意去劣留强,保证充足的养份供应留下的菇蕾健壮生长。现蕾快慢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12-15°C出菇较快,菇蕾多,出菇整齐,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15天左右可采收。
[0023](6)采收
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为采收适期。
[0024]
大米类蛹虫草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大米类蛹虫草菌糠在添加量为20%时,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3.6 mm/d,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CK)。添加量为10%和30%时,菌丝生长速度相同,均为3.3 mm/d(图1)。可见,大米类蛹虫草菌糠最佳的添加量为20%。
[0025]小麦类蛹虫草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小麦类蛹虫草菌糠的添加量为10%时最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生长速度为3.8 mm/d,其次是20%和30%,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2.5 mm/d和2.1 mm/d(图2)。添加有小麦类蛹虫草菌糠的试验组菌丝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CK组,显示小麦类蛹虫草菌糠利于菌丝的生长。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以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培养基配方 金针菇菌糠60-80 %,意杨木肩10-20 %,蛹虫草菌糠10-20 %,含水量60-70%; (2)菌包制作与灭菌 金针菇和蛹虫草菌糠粉碎后,过5目筛,与其他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拌匀,用石灰调节pH值至6.0-7.5,将混合培养料装袋,然后送入灭菌炉进行常压灭菌,料温达到100 °C保持15小时; (3)接种 灭菌结束冷却到30°C以下,进行接种,使用接菌针接菌,用选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菌; (4)菌丝培养 接菌量要覆盖住栽培袋两端培养料的表面,然后在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18-220C,空气相对湿度在60-75%,避光培养;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菌丝在25-30天长满菌袋再进行菌丝后熟培养,控制在5-8d; (5)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上架出菇;栽培房湿度保持90%-95%,经10-15天就可现菇蕾;小菇蕾的管理方法采取花菇管理方法,即出现小蕾时,用刀片环割小蕾处四分三的袋膜,让四分之一的袋膜留在筒上以便保护小菇蕾,以后随着菇蕾的长大,自然顶出袋膜,向外生长,同时注意去劣留强,保证充足的养份供应留下的菇蕾健壮生长; (6)采收 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为采收适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培养基配方为金针菇菌糠70%,意杨木肩10%,大米类蛹虫草菌糠20%或小麦类蛹虫草菌糠10%,含水量6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选用18X 33X0.04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料,混合培养料装袋后,将料装到袋的12-15cm高为好,再将一头用棉花塞封紧,培养料在6小时内装袋完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无菌操作方法是:接种室或接种箱用气雾消毒熏蒸30分钟,再用紫外线灯杀菌30分钟后进行接种;接种人员用75%酒精进行消毒,再进行无菌操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蛹虫草及金针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培养基配方;(2)菌包制作与灭菌;(3)接种;(4)菌丝培养;(5)出菇管理;(6)采收。本发明采用蛹虫草菌糠作为虫草种植过程中的废弃物再用于杏鲍菇的栽培,实现其资源化,不仅有效解决了虫草种植产生废弃物而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能切实降低杏鲍菇的生产成本,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C05F15/00, A01G1/04
【公开号】CN105706736
【申请号】CN201610078567
【发明人】林群英, 吴亮亮, 孙晓明, 张卫明, 张锋伦
【申请人】江苏鸿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