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橙温床扦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50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方法,特别是一种红橙温床扦插方法。



背景技术:

红橙(Olea europ aea L.)为木犀科红橙属常绿乔木,树龄可达200年以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常绿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的品质及价值居食用植物油之首位。西昌市在上世纪70年代引种栽植,通过30多年的种植经验,红橙在该区钙质沙壤土中生长较好,产量高,部份单株单产已超过红橙原产地地中海水平,效益显著,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橙温床扦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苗床的设置:红橙扦插繁育的首要条件是插床,有条件的最好选用室内温床,要求水、电、暖设备齐全,自动或半自动控制室温,不具备温室条件,可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建设土温插床。土温床的建立很简单,平地用砖砌边,高30~35cm,内宽80~100cm,长度视地形和插苗数量而定,也可砌成北墙高南墙低的插床,东西两边砌成北高南低的斜面,用泥抹平,下垫10厘米厚的粗石砾,由下向上依次垫稻草10厘米、河沙25~30厘米,上层河沙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苗床用竹竿支架覆盖塑料薄膜或作小拱棚;

插条的选取:清晨、傍晚、阴天或雨后,在选好的优良单株上采1年生的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健康枝条,采下的枝条和叶面要避免失水,保持枝条及叶面的湿润。将枝条剪成长度为6~10cm的插条,留3~4个节,顶端留1~2对叶为好,留叶片的多少还要根据扦插设备控制湿度的能力而定,天旱、保湿差的情况下要少留。枝条上下要剪平,上刀口应距离第一个节0.2~0.3cm,下剪口要靠近最基部的节,这样最有利于生根发芽。插条剪好后随即捆扎,下端齐平,每捆50条,用湿润物覆盖保湿待用。尽量缩短放置时间,最好随剪随插。在生长壮健,结实良好,杆型好,无病虫害的幼龄树上选择发育充实,芽苞饱满,节间距较短,插条剪成6—10cm长,留3—4个节,节上部留2—4片叶,上端在节上方5—8mm处剪断,下端剪成斜面,下剪口要靠近节的基部,在剪枝的过程中应把半木质和木质化或枝条上部和枝条下部剪的枝分开捆扎,嫩枝细枝浸药时间短些;

插条处理:插条剪好后,每50~100根插条捆扎成一捆,剪好的插穗用0.125%多菌灵溶液浸泡杀菌30分钟,将吲哚丁酸溶解于少许酒精内,待溶解完后,配成50×10-6、1 00×10-6溶液将插条下端2—4cm浸入溶液中处理12—16小时,在配制浸泡溶液时可加适当的滑石粉、维生素B12、白糖;

扦插:株距2cm,行距4-6cm,叶片与行距垂直,注意勿使叶片重叠,互相遮挡,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左右,然后立即浇水,盖上塑料薄膜;

扦插后管理:扦插过程中应避免插条风吹日晒,做到随插随取,同时防止下剪口的机械损伤,并及时浇透水,秋季扦插时,及时搭盖小拱棚,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等保温、保墒,红橙扦插生根的条件是插圃土壤温度22℃~27℃,气温18℃~22℃。扦插初期不揭开草帘,透光率保持在20%左右,愈伤组织形成至生根阶段,根据拱棚内气温变化揭盖草帘,盖上遮阴网,中午气温高时适当喷雾;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是提高兴山蜡树插条生根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插条愈伤组织形成后,每隔半个月喷施0.1%的硼砂、尿素混合液,插条生根后,每10天喷施0.2的KH2PO4一次;补充养分当插条生根达40%左右,除根据天气变化继续加强对水分、温度、湿度、光照等所需条件的调控外,还需补充一定数量的养分。一般用喷雾器每隔10~15天喷一次1%~2%浓度的硼砂、尿素、磷酸二氢钾或0.1%~0.3%的复合肥喷施。此外还要经常注意插床的清洁,及时清除落叶和杂早,拔去已经枯死的插条。如床面出现板结,应及时用耙浅松土,以减少杂菌感染;

炼苗在插条生根后还需要炼苗,可根据天气情况,从两头通风到揭半边的方法逐步揭开覆盖膜,让其适应室外温度和外部环境。

裸根苗的移栽:春季扦插的插条,当年9月初移栽。秋季扦插的插条,翌年5月底移栽,起苗中,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移栽定植密度为15厘米×30厘米,定植后根部土壤不要压得太紧,若根系过长可适当修剪,移栽根系不宜栽太深,定植后及时浇透水,容器规格为袋高20~25厘米、直径16~20厘米的塑料袋,或高16~20厘米、直径16~20厘米的营养钵,移栽时先装配制好的营养土2/3于营养袋中,粒度较大的装在底层,粒度较小的装在上层,以利排水,把生根苗栽植在营养钵中央,保证根系舒展,把剩余的土装入袋内,栽后立即浇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为详细的阐述本发明,该本发明一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苗床的设置:

红橙扦插繁育的首要条件是插床,有条件的最好选用室内温床,要求水、电、暖设备齐全,自动或半自动控制室温,不具备温室条件,可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建设土温插床。土温床的建立很简单,平地用砖砌边,高30~35cm,内宽80~100cm,长度视地形和插苗数量而定,也可砌成北墙高南墙低的插床,东西两边砌成北高南低的斜面,用泥抹平,下垫10厘米厚的粗石砾,由下向上依次垫稻草10厘米、河沙25~30厘米,上层河沙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苗床用竹竿支架覆盖塑料薄膜或作小拱棚;插条的选取

在生长壮健,结实良好,杆型好,无病虫害的幼龄树上选择发育充实,芽苞饱满,节间距较清晨、傍晚、阴天或雨后,在选好的优良单株上采1年生的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健康枝条,采下的枝条和叶面要避免失水,保持枝条及叶面的湿润。将枝条剪成长度为6~10cm的插条,留3~4个节,顶端留1~2对叶为好,留叶片的多少还要根据扦插设备控制湿度的能力而定,天旱、保湿差的情况下要少留。枝条上下要剪平,上刀口应距离第一个节0.2~0.3cm,下剪口要靠近最基部的节,这样最有利于生根发芽。插条剪好后随即捆扎,下端齐平,每捆50条,用湿润物覆盖保湿待用。尽量缩短放置时间,最好随剪随插。在生长壮健,结实良好,杆型好,无病虫害的幼龄树上选择发育充实,芽苞饱满,节间距较短,插条剪成6—10cm长,留3—4个节,节上部留2—4片叶,上端在节上方5—8mm处剪断,下端剪成斜面,下剪口要靠近节的基部,在剪枝的过程中应把半木质和木质化或枝条上部和枝条下部剪的枝分开捆扎,嫩枝细枝浸药时间短些;

插条处理

插条剪好后,每50~100根插条捆扎成一捆,剪好的插穗用0.125%多菌灵溶液浸泡杀菌30分钟,将吲哚丁酸溶解于少许酒精内,待溶解完后,配成50×10-6、1 00×10-6溶液将插条下端2—4cm浸入溶液中处理12—16小时,在配制浸泡溶液时可加适当的滑石粉、维生素B12、白糖;

扦插

株距2cm,行距4-6cm,叶片与行距垂直,注意勿使叶片重叠,互相遮挡,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左右,然后立即浇水,盖上塑料薄膜;

扦插后管理

扦插过程中应避免插条风吹日晒,做到随插随取,同时防止下剪口的机械损伤,并及时浇透水,秋季扦插时,及时搭盖小拱棚,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等保温、保墒,红橙扦插生根的条件是插圃土壤温度22℃~27℃,气温18℃~22℃。扦插初期不揭开草帘,透光率保持在20%左右,愈伤组织形成至生根阶段,根据拱棚内气温变化揭盖草帘,盖上遮阴网,中午气温高时适当喷雾;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是提高兴山蜡树插条生根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插条愈伤组织形成后,每隔半个月喷施0.1%的硼砂、尿素混合液,插条生根后,每10天喷施0.2的KH2PO4一次;

裸根苗的移栽

春季扦插的插条,当年9月初移栽。秋季扦插的插条,翌年5月底移栽,起苗中,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移栽定植密度为15厘米×30厘米,定植后根部土壤不要压得太紧,若根系过长可适当修剪,移栽根系不宜栽太深,定植后及时浇透水,容器规格为袋高20~25厘米、直径16~20厘米的塑料袋,或高16~20厘米、直径16~20厘米的营养钵,移栽时先装配制好的营养土2/3于营养袋中,粒度较大的装在底层,粒度较小的装在上层,以利排水,把生根苗栽植在营养钵中央,保证根系舒展,把剩余的土装入袋内,栽后立即浇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