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70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即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来年的农药、化肥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科学合理、提高稻田利用率的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冬闲田: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冬闲田,晚稻收割后,不需翻耕田土,将田埂加高到70-90厘米;

步骤2:消毒杀菌:将冬闲田放完水,再喷洒生石灰,暴晒2-3天,再注满水浸泡2天,然后再换入新水;

步骤3:培肥水质:草鱼种下田前5天,向冬闲田施足基肥,培肥水质;

步骤4:投入鱼种:分两次投入鱼种,第1天放400尾鱼种,第3天放300尾鱼种;

步骤5:田间管理:水温在12℃以上时,投喂米糠、鱼用颗粒饵料,水温降至10℃以下时,田埂要加高培厚,有利于保温。

进一步地,步骤1中,在冬闲田搭建避风棚。

进一步地,避风棚下面投放禽畜粪便,能增加水温。

进一步地,草鱼种投入冬闲田前,要经过浸泡消毒。

进一步地,每隔10-15天增氧换新水。

本发明通过冬闲田改造、科学养殖草鱼,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来年的农药、化肥支出。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列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冬闲田: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冬闲田,晚稻收割后,不需翻耕田土,将田埂加高到70厘米;

步骤2:消毒杀菌:将冬闲田放完水,再喷洒生石灰,暴晒2天,再注满水浸泡2天,然后再换入新水;

步骤3:培肥水质:草鱼种下田前5天,向冬闲田施足基肥,培肥水质;

步骤4:投入鱼种:草鱼种投入冬闲田前,要经过浸泡消毒;分两次投入鱼种,第1天放400尾鱼种,第3天放300尾鱼种;

步骤5:田间管理:水温在12℃以上时,投喂米糠、鱼用颗粒饵料,水温降至10℃以下时,田埂要加高培厚,有利于保温;每隔10天增氧换新水。

实施例2

本发明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冬闲田: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冬闲田,晚稻收割后,不需翻耕田土,将田埂加高到80厘米,并搭建避风棚;

步骤2:消毒杀菌:将冬闲田放完水,再喷洒生石灰,暴晒2天,再注满水浸泡2天,然后再换入新水;

步骤3:培肥水质:草鱼种下田前5天,向冬闲田施足基肥,培肥水质;

步骤4:投入鱼种:草鱼种投入冬闲田前,要经过浸泡消毒;分两次投入鱼种,第1天放400尾鱼种,第3天放300尾鱼种;

步骤5:田间管理:水温在12℃以上时,投喂米糠、鱼用颗粒饵料,水温降至10℃以下时,田埂要加高培厚,有利于保温;每隔12天增氧换新水。

实施例3

本发明冬闲田养殖草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冬闲田: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冬闲田,晚稻收割后,不需翻耕田土,将田埂加高到90厘米,并搭建避风棚,避风棚下面投放禽畜粪便,能增加水温;

步骤2:消毒杀菌:将冬闲田放完水,再喷洒生石灰,暴晒2天,再注满水浸泡2天,然后再换入新水;

步骤3:培肥水质:草鱼种下田前5天,向冬闲田施足基肥,培肥水质;

步骤4:投入鱼种:草鱼种投入冬闲田前,要经过浸泡消毒;分两次投入鱼种,第1天放400尾鱼种,第3天放300尾鱼种;

步骤5:田间管理:水温在12℃以上时,投喂米糠、鱼用颗粒饵料,水温降至10℃以下时,田埂要加高培厚,有利于保温;每隔12天增氧换新水。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