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01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循环水:提前至少1周将养殖池清洗消毒,注水运行,设定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循环水体参数;

步骤二,选鱼种进入所述养殖池:选取平均规格在47~55g/尾的池塘养殖的黄颡鱼鱼种,检疫消毒后,放入所述养殖池中,养殖密度为10~20kg/m3

步骤三,鱼种循环水养殖:保证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控制循环水温在28~30℃范围内;采用配合饲料每日投喂2~3次,日投饵量为所述养殖池中鱼体重的3~5%,饲养28~32天,即得到高品质黄颡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配合饲料原料组成:鱼粉30~35%、豆粕15~20%、次粉16~22%、玉米蛋白粉7~10%、豆油2~3%、鱼油3~5%、矿物质1~1.5%、维生素1~1.5%、无机盐0.8~1.2%、蝗虫粉1~2%、虾糠0.5~1%、血粉2~3%、磷酸二氢钙1~1.5%、甜菜碱0.8~1.2%、大蒜素0.5~0.8%、虫草粉0.06~0.15%、参芪0.5~1.0%、复合酶制剂0.2~0.4%、抗氧化剂0.1~0.2%、防霉剂0.1~0.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配合饲料原料的组分含量配比需使所述配合饲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40.0%,粗脂肪≥5.0%,粗纤维≤6.0%,粗灰分≤15.0%,赖氨酸≥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个所述养殖池;

步骤二中,选择鱼种分批依序进入各所述养殖池中,以进入同一所述养殖池的相邻两批鱼种之间的间隔时间为一个供养周期,所述供养周期不少于一个批次的鱼种的养殖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颡鱼鱼种的池塘养殖方法包括:

当池塘内水温稳定在24℃以上时,将卵黄苗或开口苗投放入生物饵料充足的池塘;

当鱼苗规格达1.3~1.7cm后,投喂甲鱼饲料;

当鱼苗规格达2.5cm以上后,改投黄颡鱼0号料;

当鱼苗规格达夏花鱼规格时,拉网锻炼;

当鱼苗规格达3.0cm后,将鱼苗分池养殖,放养密度为5~6万尾/亩;夏花鱼在各鱼池中继续养殖4~5个月,即达到47~55g/尾的鱼种规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鱼饲料由以下甲鱼饲料原料组成:面粉20~30%、小麦10~15%、鱼骨粉12~16%、豆粕28~35%、棉粕5~8%、米糠6~8%、油脂1~2%、矿物质1~1.5%、维生素1~1.5%、氨基酸2~3%、蝗虫粉2~3%、螺旋藻粉1~2%、抗氧化剂0.1~0.2%、防霉剂0.1~0.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甲鱼饲料原料的组分含量配比需使所述甲鱼饲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44.0%,粗脂肪≥3.0%,粗纤维≤6.0%,粗灰分≤18.0%,赖氨酸≥2.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鱼苗刚开始驯食时,采用所述甲鱼饲料与诱食料掺混形成混合料使用,具体为:将所述诱食料与各所述甲鱼饲料原料混合形成混合料,加水揉成团状放入饵料台;

其中,所述诱食料由甜菜碱、大蒜素和参芪组成,所述甜菜碱占所述混合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8~1.2%,所述大蒜素占所述混合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0.8%,所述参芪占所述混合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颡鱼0号料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42.0%,粗脂肪≥3.0%,粗纤维≤8.0%,粗灰分≤18.5%,赖氨酸≥2.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黄颡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体参数包括: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盐小于0.15mg/L,温度调控范围28~30℃,DO调控范围5.5~7.0mg/l,水体交换量为5~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