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叶干性果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果树栽培迎来快速更新发展时期,追求早产、高产出现了多种全新的栽培技术,如高纺锤体树形,一边倒树形,双臂顺行棚架栽培等,但是这些整形或栽培方法有以下缺陷,以至于不能大规模推广使用。具体分析如下:
高纺锤体树形:株行距1-2m*3.5-4米,亩植83-190株,厢面中央栽10cm*10cm*380cm水泥柱,栽80cm深。与树苗成一条直线,间距12m,顺向拉铁丝4道,离地分别是30cm,100cm,170cm,240cm,果树苗主干直立,刻芽,促发侧枝结果,在侧枝上更新。
一边倒树形:株行距1.25m*2.5m,亩栽213株,培养直立主干,去垂直行向侧芽,留顺行向两侧芽,促萌发,长到50m时,上下侧枝相连于主干基部并拉平,待主干高2.5m时。向行间60-70°拉倒倾斜,主干要保持顺直,方向为南北行向西倒,东西行向向南倒。
双臂顺行棚架栽培:株行距4m*3m,亩栽55株,顺垄中间栽水泥柱10cm*10cm*280cm水泥柱,栽60cm深,离地面170cm高,拉成75cm*75cm方格,果树苗1.3m饱满芽定干,培养两主枝,顺行拉倒,再培养侧枝,在6-7月份引缚到架面上成花芽,结果于架面上,两主枝头保持生长势,侧枝轮流更新结果。
高纺锤体树形栽培技术的缺点是:使用高纺锤体树形,在没有找到合适矮化砧木时有生长极性强,树体高,枝条交错混乱,用工量大的缺点。
一边倒树形缺点是:使主干拉倒倾斜时,用竹材或木材大,费工费时,且不易架设防鸟网等缺陷。
双臂顺行式的缺点是:对机械选择性强,中大型机械不能操作,亩投资成本大,见效慢等特点。
基于以上原因,现急需提供一种技术简化、易机械化、能够快速实现丰产的果树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叶干性果树的栽培方法,将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给果树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使栽培技术得到简化,极大地减小了工作量;并且果树顶部极性得到控制,下部侧枝极性得到加强,整株果树的极性得到合理安排,有利于果树的快速生长和结果;同时所述栽培方法还具有通风透光易管理的优点,便于机械化和规模化。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落叶干性果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果树种植密度:果树的株行距为0.5-1m*4-5m,亩栽133-333株;
B、搭设固定架: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设立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地面高度为2.8-3.2m,在同一果树株行内,相邻固定柱的距离为10-15m,相邻固定柱之间拉设有竖直固定线,所述竖直固定线包括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离地高度为30-40cm,第二固定线的离地高度为90-110cm,第三固定线的离地高度为170-190cm,第四固定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在相邻果树株行的固定柱之间还设有水平固定线,所述水平固定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并与所述第四固定线垂直;所述第四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形成方格状结构;
C、芽苗初年栽培: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定植树苗,相邻树苗的距离为0.5-1m;培养得到地面高度为1.5-2.2m的树苗;冬剪时在枝条充实处修剪,得到地面高度为1-1.5m的树苗,即一年初苗;
D、去除侧芽:将一年初苗主干上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继续培养;
E、整理新枝:待树苗主干上的侧芽长成新枝,且新枝的长度为15-30cm时,使用支撑物将新枝向水平方向开张基角,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
F、倾斜果树:6月中旬,当新枝的长度为0.5-1.5m时,使用绳子将新枝拉至水平,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7月份时,将整株树苗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向一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绑缚在固定线上成为能够结果的果树。
本发明中,将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在侧芽长成新枝后,整株果树呈羽毛状,再将果树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向一侧倾斜,这样整株果树上就没有背上枝和背后枝,只有侧枝,给果树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使栽培技术得到简化,极大地减小了工作量;并且果树顶部极性得到控制,下部侧枝极性得到加强,整株果树的极性得到合理安排,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和结果;同时所述栽培方法还具有通风透光易管理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中,果树的行间距大(4-5m),便于各种大、中和小型机械操作。
所述栽培方法,能够实现第一年定植成苗,第二年结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而现有技术中实现结果丰产的时间普遍为4-5年,本发明大大缩短了培育年限,并且,由于结果的枝条年轻,生命力强,结出的水果的品质更好。
所述固定架主要起到对果树进行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其中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对果树的主干进行固定和支撑,而第四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连为一个整体,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第四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共同在固定柱的顶部形成网状结构,方便铺设防鸟网,以便于对果实进行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固定柱为水泥柱,所述水泥柱的尺寸为10cm*10cm*380cm,水泥柱栽深80cm,地面高度为300cm。
所述竖直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均为热镀锌钢丝,所述第一固定线和第二固定线的直径为1.4-2.0mm,所述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的直径为2.9-3.2mm,所述水平固定线的直径为2.9-3.2mm。
为保证树苗的正常生长,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步骤C中,在定植树苗后到冬剪之前,对树苗不进行摘心和短截处理。
为促进侧芽的萌发,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步骤D中,去除侧芽后,在萌芽前在侧芽上进行刻芽,促进侧芽萌发。
为保证新枝的水平生长,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步骤E中,新枝的长度为15-30cm时,使用牙签将新枝向水平方向开张基角;步骤F中,6月中旬,当新枝的长度为0.5-1.5m时,使用绳子将同一侧的新枝依次相连,将新枝拉至水平后将新枝与树苗主干的基部固定相连,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以促进形成花芽。
本发明中,将整株树苗拉倒倾斜的目的是降低树苗的极性,从而使新枝能够更好的生长结果,为达到较好的倾斜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步骤F中,7月份时,当果树株行所在直线为南北向时,将整株树苗向南侧拉倒倾斜,当果树株行所在直线为东西向时,将整株树苗向西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果树与地面的夹角为50-70°。
为保持新枝的生长活力,以获得更好品质的水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步骤F中,在果树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对侧枝做甩放、短截或回缩更新处理。回缩是指剪掉2年生枝条或多年生枝条的一部分,以此来达到复壮的效果。
为方便田间操作管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栽培的第四年,拆除所述第二固定线。四年后,果树的形态以固定完成,拆除第二固定线不会对果树形态造成大的影响,同时,拆除第二固定线之后,人可以方便的在田间进行劳作,提高了劳动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落叶干性果树包括但不限于梨、桃、枣、桑葚、无花果、樱桃、李子和柿子。以上果树,都能够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进行培育,并且能够实现第一年定植成苗,第二年结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叶干性果树的栽培方法,将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给果树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使栽培技术得到简化,极大地减小了工作量;并且果树顶部极性得到控制,下部侧枝极性得到加强,整株果树的极性得到合理安排,有利于果树的快速生长和结果;同时所述栽培方法还具有通风透光易管理的优点,便于机械化和规模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省略固定线的栽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只画一行果树的栽培结构示意图
图中:a、相邻水泥柱之间的距离;b、果树的行间距;c、相邻梨树苗之间的距离;d1、第一固定线的离地高度;d2、第二固定线的离地高度;d3、第三固定线的离地高度;d4、第四固定线的离地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本实施方式中,以梨树作为举例。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梨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梨树种植密度:梨树的株行距为0.5m*5m(图中c和b),亩栽270株左右;
B、搭设固定架: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设立多个水泥柱,位于中间的所述水泥柱的尺寸为10cm*10cm*380cm,水泥柱栽深80cm,地面高度为300cm。在同一果树株行内,相邻水泥柱的距离(图中a)为15m,处于两端的水泥柱倾斜设置,以保证稳定性;相邻水泥柱之间拉设有竖直固定线,所述竖直固定线包括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1)为30cm,第二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2)为110cm,第三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3)为170cm,第四固定线设置在所述水泥柱的顶端(高度如图中d4所示);在相邻果树株行的水泥柱之间还设有水平固定线,所述水平固定线设置在所述水泥柱的顶端(高度如图中d4所示),并与所述第四固定线垂直;所述竖直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均为热镀锌钢丝,所述第一固定线和第二固定线的直径为2.0mm,所述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的直径为2.9mm,所述水平固定线的直径为3.2mm。
C、梨芽苗初年栽培: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定植梨树苗,相邻梨树苗的距离(图中c)为0.5m;不摘心、不短截培养得到地面高度为1.7-2.2m的梨树苗;冬剪时在枝条充实处修剪,得到地面高度为1.3m的梨树苗,即一年初苗;
D、去除侧芽:继续培育一年初苗,在3月1号左右,将一年初苗主干上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并在萌芽前在侧芽上进行刻芽,继续培养;
E、整理新枝:梨树苗主干上的侧芽长成新枝,时间在4月15-25号,新枝的长度为15cm时,使用牙签将新枝向水平方向开张基角,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
F、倾斜梨树:6月中旬,当新枝的长度为0.5-1m时,使用绳子将同一侧的新枝依次相连,将新枝拉至水平后将新枝与树苗主干的基部固定相连,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以促进形成花芽;整株果树呈羽毛状;7月份左右,将整株梨树苗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向一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成为能够结果的梨树。本实施例中,果树株行所在直线为南北向,将整株梨树苗向南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梨树与地面的夹角为70°。
G、田间管理:在梨树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对侧枝做甩放、短截或回缩更新处理;在栽培的第四年,拆除所述第二固定线,以方便进行操作管理。
本实施例中,第三年的亩产量为2763kg,基本和现有技术中梨高纺锤体树形、梨一边倒树形和梨双臂顺行棚架栽培的2000-3000Kg的亩产量持平,但是本实施例中梨中可溶性固化物的含量达到13%,高于现有栽培技术中梨中可溶性固化物的含量(11-12%),这是由于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果树顶部极性得到控制,下部侧枝极性得到加强,整株果树的极性得到合理安排,有利于果树的快速生长和结果,而由于结果的枝条年轻,生命力强,结出的水果的品质更好。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梨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梨树种植密度:梨树的株行距为1m*4m(图中c和b),亩栽167株左右;
B、搭设固定架: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设立多个水泥柱,位于中间的所述水泥柱的尺寸为10cm*10cm*380cm,水泥柱栽深80cm,地面高度为300cm。在同一果树株行内,相邻水泥柱的距离(图中a)为10m,处于两端的水泥柱倾斜设置,以保证稳定性;相邻水泥柱之间拉设有竖直固定线,所述竖直固定线包括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1)为40cm,第二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2)为90cm,第三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3)为190cm,第四固定线设置在所述水泥柱的顶端(高度如图中d4所示);在相邻果树株行的水泥柱之间还设有水平固定线,所述水平固定线设置在所述水泥柱的顶端(高度如图中d4所示),并与所述第四固定线垂直;所述竖直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均为热镀锌钢丝,所述第一固定线和第二固定线的直径为1.4mm,所述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的直径为3.2mm,所述水平固定线的直径为2.9mm。
C、梨芽苗初年栽培: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定植梨树苗,相邻梨树苗的距离(图中c)为1m;不摘心、不短截培养得到地面高度为1.5-2.0m的梨树苗;冬剪时在枝条充实处修剪,得到地面高度为1m的梨树苗,即一年初苗;
D、去除侧芽:继续培育一年初苗,在3月1号左右,将一年初苗主干上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并在萌芽前在侧芽上进行刻芽,继续培养;
E、整理新枝:梨树苗主干上的侧芽长成新枝,时间在4月15-25号,新枝的长度为30cm时,使用牙签将新枝向水平方向开张基角,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
F、倾斜梨树:6月中旬,当新枝的长度为1-1.5m时,使用绳子将同一侧的新枝依次相连,将新枝拉至水平后将新枝与树苗主干的基部固定相连,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以促进形成花芽;整株果树呈羽毛状;7月份左右,将整株梨树苗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向一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成为能够结果的梨树。本实施例中,果树株行所在直线为东西向,将整株梨树苗向西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梨树与地面的夹角为50°。
G、田间管理:在梨树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对侧枝做甩放、短截或回缩更新处理;在栽培的第四年,拆除所述第二固定线,以方便进行操作管理。
本实施例中,第三年的亩产量为2681kg,基本和现有技术中梨高纺锤体树形、梨一边倒树形和梨双臂顺行棚架栽培的2000-3000的亩产量持平,但是本实施例中梨中可溶性固化物的含量达到13%,高于现有栽培技术中梨中可溶性固化物的含量(11-12%),这是由于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果树顶部极性得到控制,下部侧枝极性得到加强,整株果树的极性得到合理安排,有利于果树的快速生长和结果,而由于结果的枝条年轻,生命力强,结出的水果的品质更好。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梨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梨树种植密度:梨树的株行距为0.75m*4m(图中c和b),亩栽222株左右;
B、搭设固定架: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设立多个水泥柱,位于中间的所述水泥柱的尺寸为10cm*10cm*380cm,水泥柱栽深80cm,地面高度为300cm。在同一果树株行内,相邻水泥柱的距离为(图中a)12m,处于两端的水泥柱倾斜设置,以保证稳定性;相邻水泥柱之间拉设有竖直固定线,所述竖直固定线包括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1)为35cm,第二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2)为100cm,第三固定线的离地高度(图中d3)为180cm,第四固定线设置在所述水泥柱的顶端(高度如图中d4所示);在相邻果树株行的水泥柱之间还设有水平固定线,所述水平固定线设置在所述水泥柱的顶端(高度如图中d4所示),并与所述第四固定线垂直;所述竖直固定线和水平固定线均为热镀锌钢丝,所述第一固定线和第二固定线的直径为1.7mm,所述第三固定线和第四固定线的直径为3.0mm,所述水平固定线的直径为3.0mm。
C、梨芽苗初年栽培: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定植梨树苗,相邻梨树苗的距离(图中c)为0.75m;不摘心、不短截培养得到地面高度为1.8-2.0m的梨树苗;冬剪时在枝条充实处修剪,得到地面高度为1.5m的梨树苗,即一年初苗;
D、去除侧芽:继续培育一年初苗,在3月1号左右,将一年初苗主干上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相同的侧芽去除,留下与果树株行所在直线方向垂直的侧芽,并在萌芽前在侧芽上进行刻芽,继续培养;
E、整理新枝:梨树苗主干上的侧芽长成新枝,时间在4月15-25号,新枝的长度为25cm时,使用牙签将新枝向水平方向开张基角,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
F、倾斜梨树:6月中旬,当新枝的长度为0.7-1.2m时,使用绳子将同一侧的新枝依次相连,将新枝拉至水平后将新枝与树苗主干的基部固定相连,使新枝向水平方向生长,以促进形成花芽;整株果树呈羽毛状;7月份左右,将整株梨树苗沿果树株行所在直线向一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成为能够结果的梨树。本实施例中,果树株行所在直线为南北向,将整株梨树苗向南侧拉倒倾斜;拉倒倾斜后梨树与地面的夹角为60°。
G、田间管理:在梨树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对侧枝做甩放、短截或回缩更新处理;在栽培的第四年,拆除所述第二固定线,以方便进行操作管理。
本实施例中,第三年的亩产量为2694kg,基本和现有技术中梨高纺锤体树形、梨一边倒树形和梨双臂顺行棚架栽培的2000-3000的亩产量持平,但是本实施例中梨中可溶性固化物的含量达到14%,高于现有栽培技术中梨中可溶性固化物的含量(11-12%),这是由于本实施例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果树顶部极性得到控制,下部侧枝极性得到加强,整株果树的极性得到合理安排,有利于果树的快速生长和结果,而由于结果的枝条年轻,生命力强,结出的水果的品质更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