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157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礁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在自己国家的沿海地区投放人工鱼鱼礁,其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美国、中国和英法等国。

日本已投资数百亿元建造数千座人工鱼礁,且由于采取人工鱼礁建设,从1959年至1982年的23年中,日本沿岸和近海渔业产量从473万吨增加到780万吨。日本在世界渔业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捕捞量,主要就是依靠人工鱼礁建设沿海渔场。

在人工鱼礁设计上,日本已经从1m*1m*2m的礁体群向大型单体鱼礁发展。新型的装配式大型单体鱼礁的空间一般在50-100m3,且当前日本的研究现状正在向层楼式发展。

美国人工鱼礁的最大特点,是与游钓渔业紧密结合。据1983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沿海各地设置的人工鱼礁共有1200处。参加游钓活动的人数达540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4。使用的游钓船只有1100万艘,钓捕鱼类产量约140万吨,占全美渔业总产的35%。

在人工鱼礁方面,美国官方主要采取的是投放废弃的海上石油平台、石油井架和退役的军舰等;民间渔民和渔业协会则是利用废弃物投放,发展休闲渔业。

国内的人工鱼礁发展正在稳步向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在广东、台湾等地就开始投放人工鱼礁。随后,东部沿海各省除海南、上海和天津外,大量建设人工鱼礁。以浙江为例,于1989年4-5月在南麂列岛上投放了4座钢筋水泥结构多层翼船型自沉式人工鱼礁;2001年7月南麂岛海域投放了第一批废旧物构成的鱼礁,到11-12月第二批投放人工鱼礁;2003年6-8月第三批投放人工鱼礁,这三批投放的人工鱼礁共形成空方91400m3。自2001-2006年,浙江沿海大部分城市,人工鱼礁共建成446×104km3。

在人工鱼礁的研究方向上,有郑延璇、关长涛等人设计研究星体型人工鱼礁;唐衍力、史红卫等人研究的正方体人工鱼礁和郑延璇、梁振林研究的等边三角形人工鱼礁等。根据实地调查显示,沉木的可持久性太低,轮胎的使用年限太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海产养殖与海洋修复功能的新型人工鱼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人工鱼礁,包括底脚、底架和支架,所述的底脚安装在底架的底部且置于底架的四个角上,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底架的上方,所述的底架与支架构成一个四棱锥结构。

通过四棱锥结构的设计,使得该新型人工鱼礁在水体中受力小,稳定性好,抗滑移性能强大和结构强度高。其底部宽大,为养殖平台设计提供基础,鲍参喜欢生活在砂质、岩硕地带,而海域底部基本为砂石、软泥,在此养殖平台上敷设一层硕石,在海底环境长期作用下,会形成一定的岩硕地带,利于鲍参生长;随着时间的增长,环境可容纳最大鲍参量会逐渐上升,且鲍参在水体中生长会跟周围鱼群互利共生,形成一个正向系统,使得副产业养殖和主产业环境修复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脚包括基座和底座,所述的底脚是一体成型的,所述基座的形状呈圆柱形,所述底座的形状呈圆台形,所述的底座置于基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固定扣。通过底脚的结构设计,提高了该新型人工鱼礁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和底座采用水泥制作而成,所述的固定扣采用钢筋制作而成。根据实地调查显示,沉木的可持久性太低,轮胎的使用年限太短,钢筋的造价最贵,水泥的加钱最低;综合比较而言,以钢筋作为主要部件外露,水泥填充框架,其性价比和综合效益达到最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架包括四个底杆,所述底杆的两端设有安装扣,其中四个底杆构成一个长方形结构,相邻两个底杆之间通过安装扣连接,所述的安装扣与固定扣连接。通过底架的结构设计,方便该新型人工鱼礁的安装与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杆采用水泥制作而成,所述的安装扣采用钢筋制作而成。根据实地调查显示,沉木的可持久性太低,轮胎的使用年限太短,钢筋的造价最贵,水泥的加钱最低;综合比较而言,以钢筋作为主要部件外露,水泥填充框架,其性价比和综合效益达到最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包括四个支杆和一个圆环,所述支杆的两端设有衔接扣,其中四个支杆的一端均通过衔接扣与圆环连接,四个支杆的另一端通过衔接扣与底座上的固定扣连接。通过支架的结构设计,使其构成四棱锥结构,提高该新型人工鱼礁的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杆上设有若干圆盘,所述的圆盘均匀分布在支杆上。由于圆盘的特性,使得两两对称的圆盘所受的冲角合力相互抵销,无论在投放过程中或投放后都相对比较容易维持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杆和圆盘采用水泥制作而成,所述的衔接扣采用钢筋制作而成。根据实地调查显示,沉木的可持久性太低,轮胎的使用年限太短,钢筋的造价最贵,水泥的加钱最低;综合比较而言,以钢筋作为主要部件外露,水泥填充框架,其性价比和综合效益达到最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架与支架之间且置于靠近底架的位置处设有网片。通过网片的设计,便于海洋环境的修复。

作为优选,该新型人工鱼礁通过安全性校核计算公式满足礁体的抗滑移性要求,所述的安全性校核计算公式如下:其中:W为礁体重量;ω0为海水单位体积重量;σG为鱼礁材料单位体积重量;μ为鱼礁与底质摩擦系数,Fmax为最大流体作用力。这样设计能够有效确保该新型人工鱼礁的抗滑移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性好,抗滑移性能强大和结构强度高;兼具海产养殖与海洋环境修复两项功能;初期投入少,后期回报率高,应用推广前景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环,2.衔接扣,3.圆盘,4.支杆,5.底座,6.底杆,7.网片,8.安装扣,9.固定扣,1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人工鱼礁,包括底脚、底架和支架,底脚安装在底架的底部且置于底架的四个角上,支架安装在底架的上方,底架与支架构成一个四棱锥结构。底架与支架之间且置于靠近底架的位置处设有网片7。四棱锥结构的设计,使得该新型人工鱼礁在水体中受力小,稳定性好,抗滑移性能强大和结构强度高。

底脚包括基座10和底座5,底脚是一体成型的,基座10的形状呈圆柱形,底座5的形状呈圆台形,底座5置于基座10的上方,底座5的上端面上设有固定扣9。基座10和底座5采用水泥制作而成,固定扣9采用钢筋制作而成。

底架包括四个底杆6,底杆6的两端设有安装扣8,其中四个底杆6构成一个长方形结构,相邻两个底杆6之间通过安装扣8连接,安装扣8与固定扣9连接。底杆6采用水泥制作而成,安装扣8采用钢筋制作而成。

支架包括四个支杆4和一个圆环1,支杆4的两端设有衔接扣2,其中四个支杆4的一端均通过衔接扣2与圆环1连接,四个支杆4的另一端通过衔接扣2与底座5上的固定扣9连接。支杆4上设有若干圆盘3,圆盘3均匀分布在支杆4上。支杆4和圆盘3采用水泥制作而成,衔接扣2采用钢筋制作而成。其圆盘3结构设计,使得支架的强度得以加强;另外,由于圆盘3的特性,使得两两对称的圆盘3所受的冲角合力相互抵销,无论在投放过程中或投放后都相对比较容易维持稳定。

该新型人工鱼礁通过安全性校核计算公式满足礁体的抗滑移性要求,所述的安全性校核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为礁体重量;ω0为海水单位体积重量;σG为鱼礁材料单位体积重量;μ为鱼礁与底质摩擦系数,Fmax为最大流体作用力。

该新型人工鱼礁的底部宽大,为养殖平台设计提供基础。鲍参喜欢生活在砂质、岩硕地带,而海域底部基本为砂石、软泥。在此养殖平台上敷设一层硕石,并通过网片7的结构设计,在海底环境长期作用下,会形成一定的岩硕地带,利于鲍参生长。该新型人工鱼礁具有聚鱼的特性,随着时间的增长,环境可容纳最大鲍参量会逐渐上升,且鲍参在水体中生长会跟周围鱼群互利共生,形成一个正向系统,使得副产业养殖和主产业环境修复达到更好的效果。故而,该新型人工鱼礁将环境修复与养殖产业相结合,更具环境优化。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当1节流速时,最大流体作用力为1197N。此时安全性校核计算结果如下,满足礁体的抗滑移性要求。其中:安全性校核计算公式为:

其中:W为礁体重量(N);ω0为海水单位体积重量;σG为鱼礁材料单位体积重量;μ为鱼礁与底质摩擦系数,根据一般情况取0.5,Fmax为最大流体作用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