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70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因此,市场上小麦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如果播种前种子处理不当,播种后极易发生病害,基肥使用不合理,会使得土壤有害菌滋生和地下虫害泛滥,另外播种后管理不当,不但会导致小麦植株生长缓慢、营养不良、产量降低,而且会使得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较低,导致麦粒瘪小,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因此,发明一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小麦种植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及小麦种的处理9月下旬,在种植地土壤中施入腐熟有机肥,深耕26~28cm,10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量为9.4~9.8kg/亩;播种前使用由重量比为1:3.2~3.4:7.7~7.9橙皮素、山奈酚、鬼臼提取物的制成的浸种剂浸种33~35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17%;所述的腐熟有机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3~3.5重量份的菝葜根、4.4~4.6重量份的青木香、2.7~2.9重量份的大蓟和4.9~5.1重量份的薯莨混合粉碎,加入130~140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5~69min,室温自然冷却,与5500~5700重量份的牛粪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38~40℃的条件下密闭发酵18~20天,期间每天翻动一次,得腐熟有机肥;(2)小麦播种后的田间管理12月底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74~76m³,灌溉后2~3天对小麦进行施追肥处理,每亩根施量为15~16kg;3月初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55~57m³,灌溉后4~5天对小麦叶面喷施营养液,连续喷施两次,间隔时间为6~8天;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2~13份、硫酸锌4.6~5.4份、淫羊藿提取物0.15~0.17份、黄精提取物0.21~0.23份、蛇床子素0.07~0.08份;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麦冬多糖0.22~0.24份、羊角豆提取物0.31~0.33份、红莲子提取物0.29~0.31份、硫酸铜3.5~3.7份、钼酸铵2.1~2.3份、磷酸二氢钾11~12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使用量为3800~400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浸种剂的质量分数为340~360ppm。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15%~0.17%,每次的喷施量为33~34L/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所使用的菝葜根、青木香、大蓟和薯莨的含量均以干重重量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播种前使用本发明的浸种剂浸种,有效杀灭其携带的病菌,提高其抗病能力,施入本发明的腐熟有机肥进行深耕处理,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防治地下虫害,提高土壤的活性和养分,为其整个生长期提供均衡丰富的营养,促进其健壮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12月底进行灌溉并追肥,有效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并能有效降低第二年病害的发生,3月初进行灌溉并喷施营养液,提高其细胞活性,促进对养分的快速吸收,提高麦穗和麦粒的形成质量;本发明使得小麦病害率降低至1.23%~1.28%、蛋白质含量达到17.44~17.56g/100g、千粒重达到48.31~48.61g,使得亩产量达到647.86~651.23kg、增产27.67%~28.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及小麦种的处理9月下旬,在种植地土壤中施入腐熟有机肥,深耕26~28cm,10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量为9.4kg/亩;播种前使用由重量比为1:3.2:7.7橙皮素、山奈酚、鬼臼提取物的制成的浸种剂浸种33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17%;所述的腐熟有机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3重量份的菝葜根、4.4重量份的青木香、2.7重量份的大蓟和4.9重量份的薯莨混合粉碎,加入130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5min,室温自然冷却,与5500重量份的牛粪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38℃的条件下密闭发酵18天,期间每天翻动一次,得腐熟有机肥;(2)小麦播种后的田间管理12月底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74m³,灌溉后2~3天对小麦进行施追肥处理,每亩根施量为15kg;3月初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55m³,灌溉后4~5天对小麦叶面喷施营养液,连续喷施两次,间隔时间为8天;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2份、硫酸锌4.6份、淫羊藿提取物0.15份、黄精提取物0.21份、蛇床子素0.07份;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麦冬多糖0.22份、羊角豆提取物0.31份、红莲子提取物0.29份、硫酸铜3.5份、钼酸铵2.1份、磷酸二氢钾11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使用量为380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浸种剂的质量分数为340ppm。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15%,每次的喷施量为33L/亩。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及小麦种的处理9月下旬,在种植地土壤中施入腐熟有机肥,深耕26~28cm,10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量为9.6kg/亩;播种前使用由重量比为1:3.3:7.8橙皮素、山奈酚、鬼臼提取物的制成的浸种剂浸种34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17%;所述的腐熟有机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4重量份的菝葜根、4.5重量份的青木香、2.8重量份的大蓟和5重量份的薯莨混合粉碎,加入135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7min,室温自然冷却,与5600重量份的牛粪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39℃的条件下密闭发酵19天,期间每天翻动一次,得腐熟有机肥;(2)小麦播种后的田间管理12月底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75m³,灌溉后2~3天对小麦进行施追肥处理,每亩根施量为15.5kg;3月初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56m³,灌溉后4~5天对小麦叶面喷施营养液,连续喷施两次,间隔时间为7天;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2.5份、硫酸锌5份、淫羊藿提取物0.16份、黄精提取物0.22份、蛇床子素0.075份;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麦冬多糖0.23份、羊角豆提取物0.32份、红莲子提取物0.3份、硫酸铜3.6份、钼酸铵2.2份、磷酸二氢钾11.5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使用量为390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浸种剂的质量分数为350ppm。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16%,每次的喷施量为33.5L/亩。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及小麦种的处理9月下旬,在种植地土壤中施入腐熟有机肥,深耕26~28cm,10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量为9.8kg/亩;播种前使用由重量比为1:3.4:7.9橙皮素、山奈酚、鬼臼提取物的制成的浸种剂浸种35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17%;所述的腐熟有机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5重量份的菝葜根、4.6重量份的青木香、2.9重量份的大蓟和5.1重量份的薯莨混合粉碎,加入140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9min,室温自然冷却,与5700重量份的牛粪混合搅拌均匀,置入温度为40℃的条件下密闭发酵20天,期间每天翻动一次,得腐熟有机肥;(2)小麦播种后的田间管理12月底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76m³,灌溉后2~3天对小麦进行施追肥处理,每亩根施量为16kg;3月初对小麦进行灌溉处理,每亩灌溉量为57m³,灌溉后4~5天对小麦叶面喷施营养液,连续喷施两次,间隔时间为6天;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3份、硫酸锌5.4份、淫羊藿提取物0.17份、黄精提取物0.23份、蛇床子素0.08份;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麦冬多糖0.24份、羊角豆提取物0.33份、红莲子提取物0.31份、硫酸铜3.7份、钼酸铵2.3份、磷酸二氢钾12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使用量为4000kg/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浸种剂的质量分数为360ppm。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17%,每次的喷施量为34L/亩。使用本实施例的种植方法及对比例小麦的普通种植方法种植“皖麦38”小麦60亩,平均分为4组,每组15亩,统计小麦病害率、平均蛋白质含量、平均千粒重和平均亩产量: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病害率(%)1.281.261.238.74平均蛋白质含量(g/100g)17.4417.5117.5613.79平均千粒重(g)48.3148.4348.6140.89平均亩产量(kg)647.86649.24651.23507.46相对增产率(%)27.6727.9428.33——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小麦病害率降低至1.23%~1.28%、相对对比例小麦的普通种植方法降低7.46%~7.51%,使得平均蛋白质含量达到17.44~17.56g/100g、相对对比例小麦的普通种植方法提高3.65~3.77g/100g,使得平均千粒重达到48.31~48.61g、相对对比例小麦的普通种植方法提高7.42~7.72g,使得平均亩产量达到647.86~651.23kg、相对对比例小麦的普通种植方法增产27.67%~28.33%。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