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耕作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旱地旋耕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土壤的耕作方式主要是犁耕、耙耕和旋耕,犁耕主要是使用牵引机构牵引着犁铧对土地进行翻转而达到耕作的目的,耙耕主要是通过牵引机构牵引着圆盘耙、钉齿耙或水田星形耙等工具对土壤进行表面耕作,通常是在犁耕后对土地进行的一项细碎平整的精耕化作业。旋耕主要是利用刀具的旋转对土地进行切削来完成相关作业的,在山地和丘陵地区,通常采用小型汽油机或小型柴油机为动力的手扶步耕式农业耕作机械系列,这种小型旋耕机一般没有专用的牵引机构,工作时是利用旋耕刀的旋转作为牵引力实现前行的,这种旋耕刀通常沿旋耕机横向安装,旋耕刀上的刀片设置于垂直于刀具盘轴线的平面上,旋耕刀旋转时与土壤作用产生垂直于刀具盘轴向的反作用力作为旋耕机前进的牵引力,然而这种结构形式的旋耕刀通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由于旋耕刀轴向与旋耕机前进方向相互垂直,使得旋耕刀在前进过程中容易缠绕田间的杂草和杂物,当缠草数量过多影响旋耕刀正常工作时,需要人为切断并去除缠草,造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降低土壤耕作效率。其二是现有旋耕刀在耕作烂泥地这种反作用力相对较小的土壤时,旋耕刀产生的反作用力小得不足够牵引机器前行时就会产生深陷,一但出现深陷除人工施救外别无它法,而少部分设有牵引轮等牵引机构的旋耕机,其旋耕刀的轴线沿前进方向水平设置,其旋耕刀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较高,在对土壤进行耕作时,其土壤耕作深度较浅,难以达到种植要求的耕作深度,因此需要采用旋耕刀片长度较长的旋耕刀具才能达到耕深要求。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旱地旋耕器,该旋耕器沿旋耕机前进方向安装,同时旋耕器后端向下倾斜使旋耕器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旋耕刀片沿刀具盘轴向倾斜使旋耕刀片旋转至刀具盘正下方时与地面垂直,从而降低旋耕刀的高度,有效增加土壤的耕作深度,同时由于刀具轴向与旋耕机前进方向一致,因此,又能有效避免田间杂物和杂草缠绕于旋耕器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旱地旋耕器,该旋耕器沿旋耕机前进方向安装,同时旋耕器后端向下倾斜使旋耕器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从而降低旋耕刀的高度,有效增加土壤的耕作深度,同时由于刀具轴向与旋耕机前进方向一致,因此,又能有效避免田间杂物和杂草缠绕于旋耕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旱地旋耕器,包括刀具盘以及沿所述刀具盘周向分布的多个旋耕刀片且各旋耕刀片沿刀具盘轴向倾斜;
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片的刀刃为弧形刃;
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的刀刃所在的平面与刀具盘横截面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片靠近外端的部分沿刀具盘轴向折弯;
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片的刀刃与刀具盘轴向形成的夹角α的范围为20°<α<40°;
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片的刀刃所在的平面与刀具盘横截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β<60°;
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片的刀刃的曲率半径r的范围为100mm<r<300mm;
进一步,述刀具盘沿轴向设有多边形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刀具盘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安装孔设置于刀具盘外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旱地旋耕器,该旋耕器轴向沿旋耕机前进方向设置,同时旋耕器后端向下倾斜使旋耕器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旋耕刀片沿刀具盘轴向倾斜,使旋耕刀片旋转至刀具盘正下方时与地面垂直,保证土壤耕深达到预定深度,提高耕作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本旋耕器轴向与旋耕机前进一致,缠绕在本旋耕器上的杂草杂物会在前进过程中与泥土产生拖挂而自行脱落,工作中不会出现缠草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旱地旋耕器,包括刀具盘1以及沿所述刀具盘1周向分布的多个旋耕刀片2且各旋耕刀片2沿刀具盘1轴向倾斜;该旋耕器沿旋耕机前进方向设置,同时旋耕器后端向下倾斜使旋耕器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的方式安装于旋耕机,旋耕刀片2沿刀具盘1轴向倾斜,使旋耕刀片2旋转至刀具盘1正下方时与地面垂直,使土壤耕深达到预定要求,从而保证了耕作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本旋耕器轴向与旋耕机前进一致,缠绕在本旋耕器上的杂草杂物会在前进过程中与泥土产生拖挂而自行脱落,工作中不会出现缠草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片2的刀刃为弧形刃,同时旋耕刀片2与刀具盘1外圆切向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因此,旋耕刀片2工作时从根部入土,以滑切的方式进入土壤且入土过程冲击较小,保证旋耕刀片2入土切削阻力较小,旋耕刀片2这种滑切式入土耕作硬地的方式,与现有旋耕机刨击式入土相比,本实施例的旋耕刀片2入土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机器几乎不会出现跳动现象,进而解决了传统旋耕机在耕作硬地时振动大、耕作深度不稳,操作难度大、容易失控以及不安全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的刀刃所在的平面与刀具盘1横截面之间形成夹角;现有旋耕刀的刀刃所在的平面通常与刀具盘1的横截面平行,这种旋耕刀在作业过程中,难以对土壤形成切削作用,而本实施例中的旋耕刀可保证旋耕刀片2入土切削过程中以最佳切削角度进行切削,其对土壤的作用面积较广,同时对土壤的耕作效果较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片2靠近外端的部分沿刀具盘1轴向折弯;该折弯部分能够扩大旋耕刀在切削土壤过程中扫过的土壤面积,有效提高耕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片2的刀刃与刀具盘1轴向形成的夹角α的范围为20°<α<40°,本实施例的夹角α优选为30°,本实施的旋耕刀片2为弧形刀片,因此,夹角α为旋耕刀片2向刀具盘1纵向截面的投影与刀具盘1轴向之间的夹角,本旋耕器在安装时,其轴向向下倾斜的角度与夹角α相等,以保证旋耕刀片2旋转至刀具盘1正下方时与地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片2的刀刃所在的平面与刀具盘1横截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β的范围为20°<β<60°;保证旋耕刀片2入土切削过程中以最佳切削角度进行切削。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片的刀刃的曲率半径r的范围为<r<,刀刃的曲率半径在该范围内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旋耕刀片入土切削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述刀具盘1沿轴向设有多边形安装孔4,本实施例的安装孔4为正六边形孔,旋耕机的刀具驱动轴3也具有正六边形截面的轴段,通过该轴段与安装孔4配合从而驱动本旋耕器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盘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安装孔4设置于刀具盘1外端面上,旋耕机的刀具驱动轴3从开口一侧伸入刀具盘1内并与安装孔4配合,以简化旋耕机的结构,提高其紧凑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