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种植大棚棚顶支撑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099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种植大棚棚顶支撑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大棚的安装组装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种植大棚棚顶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蔬菜大棚的棚顶通常是半圆形或者弧形结构,而且现在的大棚棚顶通常设计的较大,而且使一体的不能拆卸分开,因此比较难安装和运输,运输和安放的时候,都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种植大棚棚顶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种植大棚棚顶支撑组件,包括弧形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且所述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通过铰接件铰接;且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铰接端还设置有折叠固定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叠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杆的铰接端部的开口朝下的下L形槽、右支撑杆的铰接端部的开口朝上的上L形槽和紧固螺栓;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铰接后,左支撑杆的铰接端部卡入至右支撑杆的上L形槽中,右支撑杆的铰接端部则卡入至左支撑杆的下L形槽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紧固螺栓则贯穿上L形槽和下L形槽将两个槽体紧固;紧固螺栓是可以拆卸安装的。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另一端还各自铰接有弧形的折叠杆,且左、右支撑杆与折叠杆的铰接端均设置折叠固定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叠杆的端部还设置有横向的安装板;通过在折叠杆上还设置了安装板,通过安装板既可以直接埋设在土里,又可以将棚顶安装在立柱上,方便实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和折叠杆可构成一个半圆结构;四个杆件构成一个整体的棚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设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和两个折叠杆组合支撑安装的,四个杆件均可以折,缩小占用面积,这样在运输和安装的时候,可以减少运输面积和占用空间,使用非常的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折叠组件,是通过上L形槽和下L形槽的组合折叠的,杆件的铰接端部相应的插入至槽体中,然后通过可拆卸的紧固螺栓紧固,紧固螺栓可拆卸,这样不仅可以组合使用,拆卸安全方便,而且增加了牢固程度,非常的实用。(3)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杆上还设置了安装板,通过安装板既可以直接埋设在土里,又可以将棚顶安装在立柱上,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折叠棚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折叠的种植大棚棚顶支撑组件,包括弧形的左支撑杆1和右支撑杆2;且所述的左支撑杆1和右支撑杆2通过铰接件铰接;且所述左支撑杆1和右支撑杆2的铰接端还设置有折叠固定组件。所述的折叠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杆1的铰接端部101的开口朝下的下L形槽102、右支撑杆2的铰接端部201的开口朝上的上L形槽202和紧固螺栓3;所述左支撑杆1和右支撑杆2铰接后,左支撑杆1的铰接端部101卡入至右支撑杆2的上L形槽202中,右支撑杆2的铰接端部201则卡入至左支撑杆1的下L形槽102中。紧固螺栓3则贯穿上L形槽202和下L形槽102将两个槽体紧固;紧固螺栓3是可以拆卸安装的。左支撑杆1和右支撑杆2的另一端还各自铰接有弧形的折叠杆4,且左、右支撑杆与折叠杆4的铰接端均设置折叠固定组件。所述的折叠杆4的端部还设置有横向的安装板5;通过在折叠杆4上还设置了安装板5,通过安装板5既可以直接埋设在土里,又可以将棚顶安装在立柱上,方便实用。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2和折叠杆4可构成一个半圆结构;四个杆件构成一个整体的棚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和两个折叠杆组合支撑安装的,四个杆件均可以折,缩小占用面积,这样在运输和安装的时候,可以减少运输面积和占用空间,使用非常的方便。如图1所示,传统上的棚顶折叠是将两个支撑杆的上端部铰接,靠支撑杆端壁支撑,没有加固装置,这样如果上层有重物,支撑非常的不牢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折叠组件,而是通过上L形槽和下L形槽的组合折叠的,杆件的铰接端部相应的插入至槽体中,然后通过可拆卸的紧固螺栓紧固,紧固螺栓可拆卸,这样不仅可以组合使用,拆卸安全方便,在上下、L形槽和铰接件的作用下增加了牢固程度,非常的实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杆上还设置了安装板,通过安装板既可以直接埋设在土里,又可以将棚顶安装在立柱上,方便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