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灯的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57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锹,尤其涉及一种带灯的锹。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者进行户外运动时,常常需要携带锹、锄、砍刀、锯子和灯等用具。在中国专利号为01279224.1、授权公告日为20102年9月328日、名称为“锹”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锹体。现有的户外用具功能单一、其中锹也不例外,使得户外运动者携带多种户外用具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拆分出灯的带灯的锹,解决了现有的锹功能单一而导致的户外运动者同时携带灯和锹不便的问题。

一种带灯的锹,包括锹体和连接于锹体一端的锹柄,所述锹体的另一端设有锹刃,所述锹柄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首段和尾段,所述首段的首端同所述锹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尾段设有灯。当需要使用灯时将尾段取下即可,使得灯和锹能够同时使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卡接,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连接,通过插销配合插孔连接等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尾段设有安全锤锤头。具有安全锤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携带时的方便性。安全锤垂头可以设置于尾段的尾端端部或尾段的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锤垂头设置在所述尾段的首端的端面上,所述安全锤垂头内置于所述首段的尾端内。结构紧凑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灯设置在所述尾段的尾端端面上。能使得灯为手电筒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锹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刀刃。使得锹体能够当作砍刀,拓展了锹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锹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锯齿。使得锹体能够当作锯子使用,锹体上的功能部件布局合理,使用一个功能件时不会导致另一个功能件的无用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锹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锯齿和缺口,所述缺口设有第二刀刃。能够方便地将藤条割断。能够避免锯或砍时导致第二刀刃的损坏。如果第二刀刃和第一刀刃设置在同一侧,则通过第一刀刃砍时会导致第二刀刃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刀刃的刃口线为弧线。能够进一步提高割断藤条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锹刃包括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的刃口和第二刃口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尖头。锹刃插入地面中的通畅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首段和尾段螺纹连接在一起。连接可靠、结构紧凑、制作方便和便于保证手柄内部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当作锹和灯用;提高了携带时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分体状态时示意图。

图中:锹体1、锹刃11、第一刃口111、第二刃口112、踏脚板12、第一刀刃13、锯齿14、缺口15、第二刀刃16、尖头17、锹柄2、首段21、尾段23、螺纹孔241、外螺纹段251、安全锤垂头27、灯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带灯的锹,包括锹体1和锹柄2。

锹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前端设有锹刃11。锹刃11包括第一刃口111和第二刃口112。第一刃口111和第二刃口112连接在一起形成尖头17。锹体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即后端设有踏脚板12。踏脚板12为锹体边缘向锹体正面弯折而成的翻边。锹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刀刃13。第一刀刃13的刃口线为直线。第一刀刃13同第一刃口111对接在一起。锹体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锯齿14和缺口15。锯齿14同第二刃口112对接在一起。锯齿14位于锹刃11和缺口15之间。缺口15设有第二刀刃16。第二刀刃16的刃口线为弧线。

锹柄2包括首段21和尾段23。首段21的首端同锹体1的后端连接在一起。首段21的尾端设有第一螺纹孔241。尾段23的首端设有外螺纹段251。尾段23的首端的端部设有安全锤垂头27。尾段23的尾端端部设有灯28。灯28为LED灯。

将锹柄组装在一起的方法为:将安全锤垂头27经螺纹孔241内置到首段21内,外螺纹段25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41内而将尾段23和首段2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当作锹用时,使锹刃11上尖头17朝向地面,握住锹柄向下推锹体1的同时将脚踩在踏脚边12上踩锹体1而进行助力,从而实现将锹体1插入到土壤中。

当需要砍较大的树木竹时,握持住锹柄使第一刀刃13朝向树木竹并砍向树木竹,从而实现将将树木竹砍断。

当割草芦苇等一年生植物时,通过往复拉锹柄驱动锯齿14去割即可。

当割藤条时,时藤条位于缺口15中,通过第二刀刃16去割即可。

将尾段23取下后当做手电筒和安全锤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