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温控的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359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温控的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大棚,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温控的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有数量众多的农业大棚,在北方干旱区各省、市广泛使用。大棚覆盖的材料为塑料薄膜,因为它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又由于可使用轻便的骨架材料,容易建造和造形,可就地取格,建筑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农业大棚的使用,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在高寒地区、沙荒及干旱地区为抗御低温干旱及风沙危害起着重大作用,因此,深受生产者的欢迎。

但是现有的农业大棚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温度,但是遇到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导致其效果并不理想(大棚内温度仍然较低),一般情况下通过在大棚内直接设置电加热管,用以改善大棚内的温度,这样一来会导致能耗大,费电,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虽然一些大型的农业大棚基地会安装一些光伏发电装置,采用光伏发电装置给大棚内的电加热管供电,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但都是人为地启动和关闭电加热管(启动和关闭电加热管一般是在夜晚,夜晚大棚内温度较低),工作量大,工作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大棚内农作物所需温度,同时所需能耗较小,自动化程度高的利用太阳能实现温控的农业大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设有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大棚本体的左右侧壁以及顶部均设有相变储能材料层,位于大棚本体的左右侧壁相变储能材料层中设有电加热管,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设置有第一温度阀值和第二温度阀值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装置,其中,第二温度阀值大于第一温度阀值,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蓄电池通过控制开关装置与电加热管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它还包括光传感器以及与光传感器电连接的植物灯;所述植物灯的供电端与光伏发电装置的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植物灯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地安装在大棚本体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大棚本体内还设有灭蚊灯,所述灭蚊灯与光伏发电装置的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灭蚊灯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地安装在大棚本体的底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大棚本体的左右侧壁以及顶部均设置相变储能材料层,其中,位于大棚本体的左右侧壁相变储能材料层中设置电加热管,大棚本体内设置温度检测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设置有第一温度阀值和第二温度阀值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装置,光伏发电装置的蓄电池通过控制开关装置与电加热管电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首先,在大棚本体的左右侧壁以及顶部均设置相变储能材料层,这样一来通过太阳光照,相变储能材料层能够吸热;在夜晚时候,通过相变储能材料层放热,降低能耗;其次,针对相变储能材料层放热的过程是较短,导致大棚内的温度还没有达到农作物所需的温度,也就是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大棚内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阀值时候,触发光伏发电装置的蓄电池、控制开关装置与电加热管三者连通,实现自动启动电加热管加热,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大棚内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阀值时候,触发光伏发电装置的蓄电池、控制开关装置与电加热管三者断开,实现自动关闭电加热管加热,从而能够降低工作量,提高自动化,能耗方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大棚本体,2、光伏发电装置,201、蓄电池,3、相变储能材料层,4、电加热管,5、温度检测装置,6、控制器,7、控制开关装置,8、光传感器,9、植物灯,10、灭蚊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温控的农业大棚,它包括大棚本体1,所述大棚本体1的一侧设有光伏发电装置2;所述大棚本体1的左右侧壁以及顶部均设有相变储能材料层3,位于大棚本体1的左右侧壁相变储能材料层3中设有电加热管4,所述大棚本体1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5、与温度检测装置5电连接设置有第一温度阀值和第二温度阀值的控制器6以及与控制器6电连接的控制开关装置7,所述光伏发电装置2的蓄电池201通过控制开关装置7与电加热管4电连接。

它还包括光传感器8以及与光传感器8电连接的植物灯9;所述植物灯9的供电端与光伏发电装置2的蓄电池201电连接。

所述植物灯9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地安装在大棚本体1的顶部。

所述大棚本体1内还设有灭蚊灯10,所述灭蚊灯10与光伏发电装置2的蓄电池201电连接。

所述灭蚊灯10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地安装在大棚本体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在大棚本体1的左右侧壁以及顶部均设置相变储能材料层3,这样一来通过太阳光照,相变储能材料层能够吸热;在夜晚时候,通过相变储能材料层放热,降低能耗;其次,针对相变储能材料层放热的过程是较短,导致大棚内的温度还没有达到农作物所需的温度,也就是当温度检测装置5检测到大棚内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阀值时候,触发光伏发电装置2的蓄电池201、控制开关装置7与电加热管4连通,实现自动启动电加热管4加热,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当温度检测装置5检测到大棚内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阀值时候,触发光伏发电装置2的蓄电池201、控制开关装置7与电加热管4三者断开,实现自动关闭电加热管4加热,从而能够降低工作量,提高自动化,能耗方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