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349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线莲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神草”、“鸟人参”等美称。叶圆盾形,根茎较细,叶柄细长,棕褐色,可攀援,主要功效: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西洋参和野山参;它们与牛磺酸、多糖类成分具有营养、抗衰老、养肝护肝、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作用,金线莲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但目前大多数种植装置均达不到光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包括主棚架,所述主棚架为镀锌方管组成,所述主棚架上设有斜拉杆,所述主棚架与斜拉杆形成三角结构,且斜拉杆的一侧设有横拉杆,所述斜拉杆和横拉杆形成框架,且框架中设有深色亚克力板,所述亚克力板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的一侧设有LED灯,所述LED灯的下方设有灌溉装置,所述框架的一侧设有挡风条,且挡风条的一侧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含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的一侧设有断路保护器,且处理芯片的下方设有整流模块,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光电传感器、LED灯和灌溉装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断路保护器和整流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LED 灯的数量为八到十五个。

优选的,所述横拉杆的数量为六到十根。

本实用新型中,主棚架、斜拉杆和横拉杆形成三棱柱,三角结构稳固,安装简单,挡风条和深色亚克力板既能隔绝外界温度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又能消弱光照强度,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时,处理芯片和整流器配合,根据光电传感器传输外界光照强度信号对LED 灯的灯光亮度进行调节,进行补偿光照,使金线莲能持续生长,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种植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的控制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棚架、2斜拉杆、3横拉杆、4深色亚克力板、5挡风条、6、光电传感器、7控制盒、8 LED灯、9断路保护器、10处理芯片、11整流模块、12灌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三角棚架的金线莲种植装置,包括主棚架1,主棚架1为镀锌方管组成,主棚架1上设有斜拉杆2,主棚架1与斜拉杆形成三角结构,且斜拉杆2的一侧设有横拉杆3,斜拉杆2和横拉杆3形成框架,且框架中设有深色亚克力板4,亚克力板4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光电传感器6,且光电传感器6的一侧设有LED灯8,LED灯8的下方设有灌溉装置12,框架的一侧设有挡风条5,且挡风条5的一侧设有控制盒7,控制盒7包含处理芯片10,处理芯片10的一侧设有断路保护器9,且处理芯片10的下方设有整流模块11,处理芯片10分别与光电传感器6、LED灯8和灌溉装置12相连,主棚架1、斜拉杆2和横拉杆形3成三棱柱,三角结构稳固,安装简单,挡风条5和深色亚克力板4既能隔绝外界温度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又能消弱光照强度,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时,处理芯片10和整流器11配合,根据光电传感器6传输外界光照强度信号对LED 灯8的灯光亮度进行调节,进行补偿光照,使金线莲能持续生长,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种植效益。

本实用新型中,处理芯片10分别与断路保护器9和整流模块11电性连接,LED 灯8的数量为八到十五个,横拉杆3的数量为六到十根,主棚架1、斜拉杆2和横拉杆形3成三棱柱,三角结构稳固,安装简单,挡风条5和深色亚克力板4既能隔绝外界温度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又能消弱光照强度,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时,处理芯片10和整流器11配合,根据光电传感器6传输外界光照强度信号对LED 灯8的灯光亮度进行调节,进行补偿光照,使金线莲能持续生长,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种植效益。

工作原理:主棚架1、斜拉杆2和横拉杆3组成棚体,棚体上设有深色亚克力板4和挡风条5,隔绝外界温度和太阳光直射,光电传感器6采集棚内光照强度信息,与处理芯片10和整流器11配合调节LED灯的亮度,对金线莲光照,灌溉装置12对金线莲进行灌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