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笼子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509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物笼子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种植防护用具,特别涉及一种作物笼子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种植一些作物例如蔬菜或者水果,一般会在自己家的门口处或者室外的选用一块小土地来种植作物,由于种植区域较小一般不会采用一些防护的措施,使得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为解决了小面积种植区域的防护在本申请人就之前所申请的公告号为CN 202722139U的专利中公开了 “一种蔬菜防雨大棚”来实现对作物的保护,但使用下来发现由于U 形支杆为一体设计,其尺寸无法调节,特别是种植一些生长速度较快的,需要不断的更换不同尺寸的支杆较为不方便导致了使用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尺寸的作物笼子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作物笼子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两支杆端部的头套、穿设于两支杆之间并用于连接两支杆的连接杆以及卡接在两支杆上且用于限制两头套轴向位移的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分别穿设在两支杆内并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连接杆与两支杆初步固定,固定后的两支杆端部处的头套互相抵接,再利用卡接在两支杆上的锁定件将头套轴向限位,此时两支杆就无法在分离,取代现有的支杆一体化设置,采用支杆分体设置便于选用不同尺寸大小的支杆互相拼接,且拼接后的两支杆固定相当牢靠。

作为优选地,所述锁定件包括高低设置且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两卡环,所述卡环具有一开口,其中卡环的两头向外弯曲形成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为具有弧度且与卡环内切圆相切的受力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件在卡接到支杆上时,从卡环的开口处卡入,在卡环卡入过程中支杆的外壁会作用在限位块的受力面上,限位块与支柱外壁相挤压向外扩张产生弹性形变即支柱将卡环的开口撑开,卡环沿限位块的受力面逐渐卡入,直到支柱完成进入到卡环的内切圆内,限位块自动复位限位块上的受力面与内切圆的切线抵接到支柱的外壁上固定住整个卡环。

作为优选地,所述锁定件于两卡环之间具有容纳两头套的通槽,当锁定件卡接于支杆上时,两头套收容于通槽内且头套的端面抵接于卡环的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定件卡接到支柱后,锁定件上的通槽首先作为让位槽两头套能容置于通槽内,容置槽后的两头套的端面刚好抵接于卡环的端面上即头套滑入到通槽内,限位了头套的轴向位移。

作为优选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用于连接两卡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朝向卡环开口的一面设置为与头套外壁相吻合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头套容置于通槽内后,头套的外壁会贴合在连接块的弧形面上,减少头套与连接块之间的挤压磨损,使得整个锁定件固定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尺寸适用性更广的作物笼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作物笼子,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架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支撑架的横梁支杆,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固定支杆以及两根转接支杆,其中固定支杆与转接支杆之间和两转接支杆之间均采用了所述的连接结构来互相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支撑架利用横梁支杆连接搭建成作物笼子,支撑架采用分段式取代现有的一体式便于不同尺寸的支杆互相搭配连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作物种植,且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提高了组装固定时的牢靠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根用于提升支撑架高度以及支撑架宽度的加长支杆,其中加长支杆与固定支杆之间、加长支杆与转接支杆之间以及两加长支杆均采用了所述的连接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长支杆的设置能更为灵活的提高支撑架的高度以及宽度提高整个作物笼子的使用范围,加长支杆与其他支杆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采用同样的连接结构,实现快速且较为牢靠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横梁支杆与支撑架之间通过紧固夹固定,所述紧固夹包括两个朝向相反的第一限位口以及于两第一限位口之间用于压紧横梁支杆的第二限位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时支撑架上的一支杆穿过紧固夹其中的一个第一限位口,再将横梁支杆穿过紧固夹的第二限位口,最后支杆在穿过剩下的第一限位口完成横梁支杆与支撑架之间的固定,横梁支杆与支撑架为垂直设置,横梁支杆限位在第二限位口内与支撑架压紧固定,横梁支杆与支撑架之间的固定无任何的螺钉,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对横梁支杆与支撑架做改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作物笼子外覆盖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通过固定夹子固定于支撑架以及横梁支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的设置能有效避免鸟类对笼子内作物的破坏,防护网利用简单的固定夹子与支撑架或者横梁支杆固定,能避免大风吹走防护网。

作为优选地,所述作物笼子外覆盖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通过固定夹子固定于支撑架以及横梁支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薄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以及挡雨作用,固定夹子将塑料薄膜固定在支撑架以及横梁支杆上更好的固定塑料薄膜。

作为优选地,所述防护网的底部边缘通过多个插件固定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插件从防护网的网口处穿入,并将插件插入到地面下这样就使得防护网开口边缘不会受到大风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掀开的情况,更好的避免鸟类或者其他动物进入到笼子里对作物的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架为分体设置取代现有的一体设置,便于选择不同尺寸的支杆来拼接,提高了该作物笼子的使用范围;

2、支撑架内的固定支杆、转接支杆通过连接杆并结合锁定件提高各个支杆在拼接时的固定牢靠性;

3、支撑架中外加设置的加长支杆作为调节杆可以在不更换固定支杆以及转接支杆尺寸的前提下提高支撑架的高度以及宽度,且加长支杆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种植情况而定适用于任何的种植情况;

4、在整个作物笼子外覆盖防护网或者塑料薄膜根据季节的不同外界温度的不同随意更换,实现对作物的保温、挡雨以及防鸟禽等,使得作为更好的生长,采用固定夹子并结合多个插件使得防护网以及塑料薄膜更好与作物笼子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支撑架中各个支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作物笼子连接结构连接杆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作物笼子连接结构安装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锁定件的轴测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锁定件卡接在支柱后的俯视图,主要示出锁定件中卡环与支柱的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7为实施例一中支撑架与横梁支杆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紧固夹的轴测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作物笼子外覆盖防滑网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支撑架中各个支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主要示出了在无加长支杆情况下的连接关系;

图12为实施例三中支撑架中各个支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主要为示出在固定支杆和转接支杆之间设置多根加长支杆的连接关系;

图13为实施例四中支撑架中各个支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图,主要为示出在两根转接支杆之间设置加长支杆的连接关系;

图14为实施例五中作物笼子外覆盖塑料薄膜后的示意图。

图中:10、作物笼子;11、支撑架;111、固定支杆;112、加长支杆;113、转接支杆;12、横梁支杆;13、头套;14、连接杆;15、锁定件;151、卡环;1511、限位块;1512、受力面;152、连接块;1521、弧形面;16、紧固夹;161、第一限位口;162、第二限位口;17、防护网;18、插件;19、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7,一种作物笼子10包括了三根间隔且等距排布的支撑架11以及多根横梁支杆12,横梁支杆12将三根支撑架11互相连接固定,且横梁支杆12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1的两侧以及顶部。

参见图1与图2,支撑架11为分体设置包括两根固定支杆111、两根加长支杆112以及两根转接支杆113,其中转接支杆113呈C形,固定支杆111的一头、加长支杆112的两头以及转接支杆113的两头均固定有头套13,头套13与各支杆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固定支杆111、加长支杆112以及转接支杆113均为空心管,在头套13开设有与空心管内孔连通的通孔。

在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之间穿设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或不锈钢,连接杆14先穿入到固定支杆111内,在加工时连接杆14的一段穿入在固定支杆111的长度为整根连接杆14长度的一半,通过焊接方式将连接杆14与固定支杆111固定,在将加长支杆112套设到连接杆14的另一段上,但加长支杆112与连接杆14之间无需固定,即加长支杆112与连接杆14为卡接关系。

结合图2至图4,在加长支杆112套如到连接杆14后,加长支杆112在重力的作用下或者人为将加长支杆112上的头套13与固定支杆111上的头套13互相抵接,就如图3所示出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上两头套13互相抵接后的状态图,在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上还卡接有锁定件15锁定件15将两头套13限位,由于头套13与固定在加长支杆112与固定支杆111上,限位了头套13的轴向位移即限位了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两者的固定,上述所提到的头套13、连接杆14以及锁定件15构成了作物笼子10的连接结构。

参见图5与图6,锁定件15作为限位件,其包括了高低设置的两个卡环151,卡环15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者复合材料,两卡环151形状以及大小相同,两卡环151之间留有间距,且两卡环151通过连接块152彼此相连,连接块152为厚度较薄的片体,两卡环151与连接块152之间形成一通槽。

上述的卡环151为一开放式的部件其具有一开口,卡环151的两头均向外弯曲形成限位块1511,限位块1511的内侧设置为具有弧度的受力面1512,该受力面1512与卡环151的内切圆相切,当锁定件15卡接到加长支杆112后,通过受力面1512与内切圆的切线B固定于加长支杆112处。

请结合图3与图5,在固定锁定件15时,垂直于固定支杆111以及加长支杆112方向用力,两个卡环151上的限位块1511首先向外扩张发生弹性形变,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的外壁沿限位块1511的受力面1512滑入到卡环151的内切圆中,直到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完成卡入,此时卡环151上的限位块1511自动复位抱死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从而实现锁定件15的固定。

重新参见图1,除了固定支杆111与加长支杆112之间的连接固定采用了上述所提到的连接结构外,加长支杆112与转接支杆113以及两转接支杆113之间采用同样的连接结构实现两两的固定。

参见图8与图9,横梁支杆12与支撑架11之间的固定采用了多个紧固夹16,紧固夹16为一根具有弹性的金属细杆通过弯折形成,弯折后的紧固夹16包括开口相反的两个第一限位口161以及在两个第一限位口161之间的第二限位口162,整个紧固夹16呈S形。

在安装该紧固夹16时,首先将互相连接后的支撑架11一端穿过两个第一限位口161,将横梁支杆12的一头穿过第二限位口162,手动掰开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口161的两头,由于紧固夹16为一根金属细杆弯折而成,故其具有良好的弯折性,将紧固夹16滑至支撑架11与横梁支杆12的十字交叉处,最后手动将闭合被掰开的第一限位口161,实现支撑架11与横梁支杆12之间的固定,采用的同样的方式在将多根横梁支杆12的依次固定在支撑架11处。

参见图7与图10,在完成组装后整个作物笼子10外部覆盖上防护网17,防护网17的底部开口边缘利用多个插件18插入到地面下固定,该插件18为U形管,并且利用多个固定夹子将防护网17固定在支撑架11以及横梁支杆12处。

实施例二

参见图11,一种作物笼子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固定支杆111与转接支杆113取消了加长支杆112的设置,使得整个作物笼子10在组装后高度上降低,适用于种植一些小作物。

实施例三

参见图12,一种作物笼子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固定支杆111与转接支杆113之间采用了两根加长支杆112,这样进一步整个作物笼子10的高度,适用于种植一些较高的作物。

实施例四

参见图13,一种作物笼子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两根转接支杆113之间架设了一根加长支杆112,这样拓宽了整个作物笼子10的宽度,使得种植区域的扩大,能容纳更多的作物种植。

实施例五

参见图14,一种作物笼子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作物笼子10外围覆盖了塑料薄膜19,具有对作物保温以及挡雨的作用,同时为不破坏塑料薄膜19取消了底部开口外缘的插件18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