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振动式采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868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振动式采粉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花粉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振动式采粉器。



背景技术:

人工授粉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传统的人工授粉方法是将植物的花朵取下,逐个剪去雄蕊进行授粉,采集花粉效率极低,而且破坏花朵会造成产量下降。

现有技术中的采粉器包括手持部,吸风装置,集粉室,手持部内设置电机和干电池,在采集花粉时,由于抽风装置风力较大,较难控制,很容易造成花朵的残破,因此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粉器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振动式采粉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采粉器风力过大,较难控制,容易造成花朵的残破,破坏雄蕊和雌蕊降低花朵的自花授粉的效率,降低果实产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振动式采粉器,包括手持部、集粉室,集粉室由透明材料制造而成,集粉室内设有震动部,所述的震动部连接震动装置,震动装置包括调速电路,调速电路内设置电源,所述的电源为可更换干电池。

所述的手持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换挡开关和充电端口,调速电路设置在外壳内部。

所述的集粉室为直筒型结构,集粉室一端与手持部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震动部为针形结构。

所述的震动装置包括一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震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的调速电路用于调节旋转电机转动速度。

所述的震动部为木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采粉器风力过大,容易造成花朵的残破,破坏雄蕊和雌蕊降低花朵的自花授粉的效率,降低果实产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调速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振动式采粉器,包括手持部、集粉室1,集粉室1由透明材料制造而成,所述的透明材料为透明塑料,集粉室1内设有震动部,所述的震动部连接震动装置,震动装置包括调速电路,调速电路内设置电源,所述的电源为可更换干电池10。

如图1所示的可充电可变速的振动式采粉器,所述的手持部包括外壳4,外壳4由空心的小半径圆筒体和空心的大半径圆筒体组成,小半径圆筒体与大半径圆筒体由空心的梯形圆柱体过渡连接,手持部内腔一体连接,大半径圆筒体的端面与集粉室1一端密封连接,外壳4的筒体上部设置换挡开关3,如图2所示,外壳4的筒体下部设置充电端口5,充电端口5内设置插头,插头收缩在充电端口5 的内部,插头固定连接滑块6,如图3所示,外壳4底部设置滑槽7,滑块6与插头固定连接并分别在滑槽7两侧移动,形成插头在充电端口5内的伸缩结构,外壳4内部还设置调速电路。

如图1所示,所述的集粉室1为直筒型结构,集粉室1一端与手持部端部固定连接,集粉室1的另一端切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集粉室1的内部圆心位置处设置震动部,震动部为针形结构的转动针2,转动针2为木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木质材料为竹质材料,转动针2连接震动装置,所述的震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与转动针2传动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11连接调速电路,如图4所示,调速电路从左至右包括干电池10,换挡开关3,分压电阻12,旋转电机11。所述的换档开关3由8档和9档组成,换挡开关3放置在8档时,形成干电池10对旋转电机11提供电能的通路。当换挡开关3放置在9档时,形成干电池10与分压电阻12和旋转电机11的放电电路,经分压电阻12分压后的旋转电机11两端电压变小,旋转电机11连接转动针2,转动针2的转速变小。

使用时,当需要采摘十字花科花粉时,将集粉室1套在花蕊的外部,换挡开关3调至档位8处,旋转电机11转动,旋转电机11带动转动针2高速转动,将转动针2围绕花朵雄蕊外侧转动一周,雄蕊上的花粉由于受到转动针2旋转产生的振动,使一部分花粉掉落入集粉室1中,再进行下一朵花的采集,将采集好的花粉收集,为同类花朵的授粉做准备,提高同类的异花授粉的效率。当需要采摘茄科花朵的花粉时,将档位调至9档处,旋转电机11速度变小,旋转电机11带动转动针2的速度变小,不会因为旋转电机11速度过快打伤花瓣。

使用时,将集粉室1套在花蕊的外部,转动针2围绕花朵雄蕊外侧转动一周,由于旋转产生振动,一部分花粉在振动过程中掉落在花朵的雌蕊上,提高自花授粉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集粉室1还可以由玻璃,硅胶等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转动针2还可以由杨木,松木等木质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采粉器风力过大,容易造成花朵的残破,破坏雄蕊和雌蕊降低花朵的自花授粉的效率,降低果实产量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