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更换的新型高卸草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8606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快速更换的新型高卸草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装载机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快速更换的新型高卸草叉。



背景技术:

草料的种植目前在我国成一定的增长趋势,收割后的稻草、秸秆等物料,集中起来可以进行二次利用,相应的用于收割后的草料夹取的农机具还普遍较缺乏,类似对象的搬运、整理、装卸工作很麻烦,工作量很大。随着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选择将秸秆、牧草等利用机械压成草捆,在草捆的搬运过程中需要用叉草机将草捆搬运码垛,目前搬运、整理、装卸工作还是以人工为主,现有的夹草机卸的高度地只有3米;举升重量轻,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更具体的说,目前使用的装载机卸载工作装置的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具有一定的限制,使卸载装置的使用范围变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少量提高卸载高度,根本无法完全适应目前对卸载高度越来越高和举升重量大的要求。为了克服目前在物料卸载行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载机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受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更换的新型高卸草叉,可以较大提高装载机的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快速更换的新型高卸草叉,高卸草叉I、高卸草叉II和高卸草叉III均是由纵横交错的肋构成,所述高卸草叉I分别和高卸草叉II、高卸草叉III呈相对设置,高卸草叉I下方连接高卸油缸I,高卸草叉I通过销轴I和高卸草叉II连接,高卸草叉II高卸草叉II的叉体中部和高卸草叉III的叉体端部通过销轴II铰接,高卸草叉II、高卸草叉III沿着竖直方向相互叠加,高卸草叉I的叉体和高卸草叉II的叉体呈相对交错设置,高卸草叉III的叉体上设置有高卸油缸II,高卸油缸II的活塞和高卸草叉II连接,高卸草叉I、高卸草叉II和高卸草叉III在相对运动时通过高卸油缸I、高卸油缸II控制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是由数个呈平行排布的弯刀形叉体通过横肋a连接而成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I和高卸草叉III是由数个呈平行排布的L形叉体分别通过横肋b和横肋c连接而成的结构,L形叉体的竖直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的叉体弧度向下弯曲,所述高卸草叉II和高卸草叉III的叉体弧度向上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油缸I呈竖直设置;高卸油缸II呈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两端的叉体末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下方连接高卸油缸I,高卸草叉II的两端叉体交错处的横肋b上设置有支撑板,连接 轴通过销轴I和支撑板的上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II的叉体交错处的横肋c上设置有耳座。

进一步的,所述耳座设置为倒J形结构,挂靠端部向下自由延伸呈弧形。

进一步的,销轴I和销轴II均通过锁片固定。

进一步的,销轴I和销轴II的安装位置处设置有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卸草叉I分别和高卸草叉II、高卸草叉III通过高卸油缸I和高卸油缸II实现相对的运动,在不加长装载机动臂、不降低装载机动力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快速更换草叉,将目前装载机的卸载高度由目前的高度大幅度提高到25%以上,卸载距离由提高了20%以上,使装载机既能保证起重重量又能通过草叉之间的运动提高卸载高度,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卸油缸I呈竖直设置;高卸油缸II呈水平设置,高卸油缸I和高卸油缸II的损失很小,高卸草叉的结构设置更紧凑,更靠近大臂方向,物料容量更大。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卸草叉I、高卸草叉II和高卸草叉III结构形状具有特殊性,工作稳定性更好,成本低,性能好,性价比高,通过锁片固定销轴I和销轴II,减少磨损,提高销轴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将草叉连接到拉杆上,更换时需要把销轴卸下来的效率低的问题,润滑系统都设置在销轴I和销轴II上,润滑更方便,简单;更换油嘴更快捷,卸料时间缩短,卸料动作快捷而有力,卸料干净利落,完全适应目前对装载机卸载高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高卸草叉I;2、高卸油缸I;3、高卸草叉II;4、高卸草叉III;5、高卸油缸II;6、横肋c;7、横肋a;8、连接轴;9、销轴I;10、支撑板;11、横肋b;12、销轴II;13、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快速更换的新型高卸草叉,高卸草叉I1、高卸草叉II3和高卸草叉III4均是由纵横交错的肋构成,所述高卸草叉I1分别和高卸草叉II3、高卸草叉III4呈相对设置,高卸草叉I1下方连接高卸油缸I2,高卸草叉I1通过销轴I9和高卸草叉II3连接,高卸草叉II3高卸草叉II3的叉体中部和高卸草叉III4的叉体端部通过销轴II12铰接,高卸草叉II3、高卸草叉III4沿着竖直方向相互叠加,高卸草叉I1的叉体和高卸草叉II3的叉体呈相对交错设置,高卸草叉III4的叉体上设置有高卸油缸II5,高卸油缸II5的活塞和高卸草叉II3连接,高卸草叉I1、高卸草叉II3和高卸草叉III4在相对运动时通过高卸油缸I2、高卸油缸II5控制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1是由数个呈平行排布的弯刀形叉体通过横肋a7连接而成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I3和高卸草叉III4是由数个呈平行排布的L形 叉体分别通过横肋b11和横肋c6连接而成的结构,L形叉体的竖直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1的叉体弧度向下弯曲,所述高卸草叉II3和高卸草叉III4的叉体弧度向上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油缸I2呈竖直设置;高卸油缸II5呈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1两端的叉体末端设置有连接轴8,连接轴8下方连接高卸油缸I2,高卸草叉II3的两端叉体交错处的横肋b11上设置有支撑板10,连接轴8通过销轴I9和支撑板10的上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卸草叉III4的叉体交错处的横肋c6上设置有耳座13。

进一步的,所述耳座13设置为倒J形结构,挂靠端部向下自由延伸呈弧形。

具体运动机理详述如下:

卸载货物时,结合图1所示,夹草时,在高卸油缸II5的伸缩作用下,即高卸油缸II5顶着活塞杆向远离高卸草叉III4方向运动(图中未示出,可参考图3),高卸草叉II3呈水平状态,高卸草叉I1通过高卸油缸I2的活塞伸缩作用下向上运动,夹草完成后,高卸草叉I1通过高卸油缸I2的活塞伸缩作用下向下运动,将草加紧。

高卸油缸I2带动高卸草叉I1一同托起重物后升至最高位置,本实用新型装载机新型高卸草叉的高卸草叉II3通过高卸油缸II5的活塞伸缩作用下(图中未示出,可参考图3)向靠近高卸草叉III4方向运动,高卸草叉I1在高卸油缸I2的伸缩作用下,即高卸油缸I2顶着活塞杆向上运动,活塞杆带动高卸草叉I1向上运动,使草叉口向下完成卸料;当高卸油缸II5的行程达到终点时,则高卸草叉II3与高卸草叉III4的相对角度可达到90度,即可达到增高卸载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