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34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用于固定前车轮,前叉组件包括液压导杆及连接车把的上联杆,所述液压导杆与所述上联杆装配固定,在所述液压导杆两侧相对设置一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与前泥板安装孔位支架相匹配,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前泥板安装统一,不会出现变形等不良影响,美化整车外观。
【专利说明】—种电动车前叉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前叉组件主要作用是:1、方向;2、保证人体向前惯性的冲击安全;3、固定前轮。一般传统的电动车前叉组件在安装时只有两个螺丝孔位,无法直接安装前泥板,需额外增加泥板连接支架,这样,会导致前泥板安装繁琐,支架容易变形,容易混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电动车前叉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用于固定前车轮,包括液压导杆及连接车把的上联杆,所述液压导杆与所述上联杆装配固定,在所述液压导杆两侧相对设置一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侧板与所述液压导杆一体成型。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侧板呈平板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导杆与所述上联杆通过轴与孔的干涉配合以固定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通过在所述液压导杆两侧相对设置一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与前泥板安装孔位支架相匹配,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前泥板安装统一,不会出现变形等不良影响,美化整车外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前叉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1,用于固定前车轮(图未示),前叉组件I包括液压导杆11及连接车把的上联杆12,所述液压导杆11与所述上联杆12装配固定,在所述液压导杆11两侧相对设置一安装侧板13,所述安装侧板13上设置有安装孔131,与前泥板安装孔位支架(图未示)相匹配,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前泥板安装统一,不会出现变形等不良影响,美化整车外观。
[0013]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述安装侧板13与所述液压导杆11 一体成型,具体通过铝合金直接铸造成型,依据前泥板安装孔位支架直接成型,其制造工艺简单、成型快、方便量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侧板13也可以是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固定在所述液压导杆11侧面,也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14]具体地,如图1,所述安装侧板13呈平板状,方便安装;更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导杆11与所述上联杆12通过轴与孔的干涉配合以固定连接,连接方便,便于安装与拆卸。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车前叉组件,用于固定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导杆及连接车把的上联杆,所述液压导杆与所述上联杆装配固定,在所述液压导杆两侧相对设置一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与所述液压导杆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呈平板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导杆与所述上联杆通过轴与孔的干涉配合以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2K21/02GK203937796SQ201420295094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李国祥, 李强, 段迎峰, 王宗旺 申请人: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