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导流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导流板,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导流板的角度难以调节的问题。本汽车导流板,包括均呈条形板状的本体和底座,底座沿车体宽度方向固连在汽车后备箱盖上侧面上,底座上侧面的两端均垂直固连有侧板,本体设置在两侧板之间,且两端通过销轴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板上,本体与侧板之间还设有能够将本体固定住的定位机构。本汽车导流板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适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导流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导流板。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 具,在汽车广泛普及时,人们对汽车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现代轿车的经常时速已 达100公里左右,最高时速更达200公里以上,因此轿车的车身设计既要服从空气动力学, 要有尽量低的空阻系数,又要采取措施,在车身的前后端安装导流板和扰流板,以保证轿车 的行驶安全。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实验证明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也就是说空气流 速越快,压力越小,反之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如果轿车外型与机翼横截面形状相似,在 高速行驶中由于车身上下两面的气流压力不同,下面大上面小,这种压力差必然会产生一 种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越大,上升力也就越大。这种上升力也是空气阻力的一种,汽车 工程界称为诱导阻力,约占整车空气阻力的7%,虽然比例较小,但危害很大。为了减少轿 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汽车设计师除了在轿车外型方面做了改进,将车身整体向 前下方倾斜而在前轮上产生向下的压力,将车尾改为短平,减少从车顶向后部作用的负气 压而防止后轮飘浮外,还在轿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装上向下倾斜的连接板,连接板与车身 前裙板联成一体,中间开有合适的进风口加大气流度,减低车底气压,这种连接板称为导流 板。
[0003]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610099646. 5)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特别是 轿车的导流装置,安装在汽车尾部,包括一个导流元件,该导流元件可以从静止位置移动 到一个伸出的运行位置。在静止位置上导流元件集成在尾部的形状走向中。为了进一步改 善开头所述导流装置的气体动力学特性,尤其是后轴上的输出,设计了导流元件在伸出的 运行位置(D)中有一个比在缩回的静止位置(A)中更大的横向延伸。该导流装置具有导流 作用,但是导流板是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的,其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无法改变,使用者无法根 据自身需要来调节导流板的角度,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导流板,该汽车导流 板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适用性强。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导流板,包括均呈条形 板状的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沿车体宽度方向固连在汽车后备箱盖上侧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侧面的两端均垂直固连有侧板,所述本体设置在两侧板之间,且两端通过销轴 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板上,所述本体与侧板之间还设有能够将本体固定住的定位机构。
[0006] 底座直接固定在汽车后备箱盖的上侧面上,本体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具有销轴,该 两销轴靠近本体车前方向的长边沿,即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侧板之间后,本体的车后方 向侧边能够绕着销轴摆动,通过如此摆动本体能够固调节本体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定位机构固定住,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0007] 在上述的汽车导流板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本体边沿两端均具有条 形抵靠板,所述抵靠板与本体相垂直,所述定位板通过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侧板上,且定位 板板面与侧板板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板与抵靠板相对边沿开设有若干定位缺口,所述连接 轴上套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抵靠板端部抵压在定位缺口内。定位板对导流板起到 固定作用,定位板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插板上,在扭簧的作用下,定位板具有向前的作用 力,在本体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位置后,定位板在扭簧作用下抵靠在本体的抵靠板上,此时抵 靠板卡接在定位缺口内,即本体被定位板固定住,使用较为方便。
[0008] 在上述的汽车导流板中,所述定位缺口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具有一倾斜侧壁和 平直侧壁,且倾斜侧壁位于平直侧壁的上方。倾斜侧壁位于上方,能够直接向上转动本体, 而在行驶过程中,气流作用于本体上侧面上使得抵靠板下侧面抵压在定位缺口的平直侧壁 上,即本体在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固定状态。
[0009] 在上述的汽车导流板中,所述定位缺口的内侧壁上均固连有橡胶层,上述抵靠板 抵压在橡胶层上。橡胶层能够减少行驶过程中抵靠板振动带来的噪音。
[0010] 在上述的汽车导流板中,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开设有两连接孔。连接孔用于底座与 汽车后备箱盖的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导流板具有以下优点:
[0012] 1、由于本体的车后方向侧边能够绕着销轴摆动,通过如此摆动本体能够固调节本 体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定位机构固定住,使用方便,适用性 强。
[0013] 2、由于在行驶过程中,气流作用于本体上侧面上使得抵靠板下侧面抵压在定位缺 口的平直侧壁上,即本体在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固定状态,结构稳定性好。
[0014] 3、由于定位缺口的内侧壁上均固连有橡胶层,因此能够减少行驶过程中抵靠板振 动带来的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汽车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7] 图3是本汽车导流板的结构后视图。
[0018] 图中,1、底座;11、连接孔;2、本体;21、销轴;3、侧板;4、定位机构;41、定位板; 411、连接轴;412、定位缺口;413、橡胶层;42、抵靠板;4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导流板,包括均呈条形板状的本体2和底座1,底座1沿车体 宽度方向固连在汽车后备箱盖上侧面上,底座1上侧面的两端均垂直固连有侧板3,本体2 设置在两侧板3之间,且两端通过销轴2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板3上,本体2与侧板3之 间还设有能够将本体2固定住的定位机构4。底座1直接固定在汽车后备箱盖的上侧面上, 本体2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具有销轴21,该两销轴21靠近本体2车前方向的长边沿,即通过 销轴21转动连接在两侧板3之间后,本体2的车后方向侧边能够绕着销轴21摆动,通过如 此摆动本体2能够固调节本体2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定位机 构4固定住,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0021] 具体来说,结合图2、图3所示,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板41,本体2边沿两端均具有 条形抵靠板42,抵靠板42与本体2相垂直,定位板41通过一连接轴411转动连接在侧板3 上,且定位板41板面与侧板3板面相贴合,定位板41与抵靠板42相对边沿开设有若干定 位缺口 412,连接轴411上套设有扭簧43,在扭簧43的作用下,抵靠板42端部抵压在定位 缺口 412内,定位板41对导流板起到固定作用,定位板41通过连接轴411转动连接在插板 上,在扭簧43的作用下,定位板41具有向前的作用力,在本体2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位置后, 定位板41在扭簧43作用下抵靠在本体2的抵靠板42上,此时抵靠板42卡接在定位缺口 412内,即本体2被定位板41固定住,使用较为方便。定位缺口 412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 具有一倾斜侧壁和平直侧壁,且倾斜侧壁位于平直侧壁的上方,倾斜侧壁位于上方,能够直 接向上转动本体2,而在行驶过程中,气流作用于本体2上侧面上使得抵靠板42下侧面抵压 在定位缺口 412的平直侧壁上,即本体2在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固定状态。定位缺口 412 的内侧壁上均固连有橡胶层413,抵靠板42抵压在橡胶层413上,橡胶层413能够减少行驶 过程中抵靠板42振动带来的噪音。底座1的两端均开设有两连接孔11,用于底座1与汽车 后备箱盖的连接。
[002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3]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连接孔11、本体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 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 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导流板,包括均呈条形板状的本体(2)和底座(1),所述底座(1)沿车体宽 度方向固连在汽车后备箱盖上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面的两端均垂直固 连有侧板(3),所述本体(2)设置在两侧板(3)之间,且两端通过销轴(21)分别转动连接 在两侧板(3)上,所述本体(2)与侧板(3)之间还设有能够将本体(2)固定住的定位机构 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板 (41),所述本体(2)边沿两端均具有条形抵靠板(42),所述抵靠板(42)与本体(2)相垂直, 所述定位板(41)通过一连接轴(411)转动连接在侧板(3)上,且定位板(41)板面与侧板 (3)板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板(41)与抵靠板(42)相对边沿开设有若干定位缺口(412),所 述连接轴(411)上套设有扭簧(43),在扭簧(43)的作用下,抵靠板(42)端部抵压在定位缺 口(412)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412)的横截面呈直 角梯形,具有一倾斜侧壁和平直侧壁,且倾斜侧壁位于平直侧壁的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412)的内侧壁 上均固连有橡胶层(413),上述抵靠板(42)抵压在橡胶层(413)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开设有两连 接孔(11)。
【文档编号】B62D37/02GK203902705SQ201420294815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叶季秋, 柴丽, 叶长恒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