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是一种连体花盆。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当放置多个花盆时,通常会使用花盆架形成立体结构,一是为了美观和节省空间,二是为了更好的透气和采光。但是,使用花盆架不仅需要额外购置费用,而且基本上没有办法调整花盆架的立体结构,当想要进行立体结构变形时,只能再行购置花盆架。
技术实现要素:
无需花盆架即可形成立体结构,而且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立体结构的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体花盆,由多个完全相同的盆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为直三棱柱状,包括两个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侧壁以及两个正方形的连接壁,开口为长方形,盆底为九十度的尖角,连接壁的中心点位置均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壁一面为凸起面,另一面为凹槽面,所述凸起面设有以连接孔为中心点的四个对称的防滑凸起,任意相邻的防滑凸起的连线均与连接壁的边平行,凹槽面设有与防滑凸起相对应的防滑凹槽;相邻盆体的凸起面和凹槽面紧密贴合,还包括铆钉,所述铆钉穿过相邻盆体的对应的连接孔并将两个盆体活动铆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盆体内设有隔离底,隔离底将盆体分为种植部及透气部,所述隔离底上开有通孔,透气部的侧壁上开有透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钉为中空结构,还包括一根穿过铆钉并灌溉管贯穿全部盆体的灌溉管,所述灌溉管的管壁上交错排列有灌溉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盆体数量为二十四个。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述的连体花盆,可以在不使用花盆架的前提下,使得多个花盆进行立体组合,花盆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花盆的排列及造型可以根据空间及审美偏好自由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起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槽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花盆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二十四个盆体组合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底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体花盆由多个独立的盆体组成,如图1及图2所示,单个盆体形状上呈直三棱柱状,其中盆体的侧壁为直角等腰三角形,连接壁分为凸起面1及凹槽面2且均为正方形,盆体的开口呈长方形,盆底为九十度尖角。连接壁的凸起面1及凹槽面2上均开有连接孔101、201,其中凸起面1上还设有以连接孔101为中心点的四个对称的防滑凸起102,凹槽面上设有与防滑凸起102相对应的防滑凹槽202。如图3所示,铆钉3穿过连接孔101、102将盆体活动铆接在一起,其中凸起面与凹槽面紧密贴合。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花盆组合成多种形状,如:可以将二十四花盆组合成如图4所示的小狗状。由于每个花盆的形状上是相同的,并且任意相邻花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铆接,因此可以以铆钉3为轴自由旋转,使用者可以根据种植的植物种类、个人审美偏好等对结构进行任意组合调整,而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给出的结构组合。另外,也可以使用贯穿全部花盆的钢丝来代替铆钉结构。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盆体内设有隔离底4,隔离底4的底部开有通孔401用于透气和排水,隔离底4将盆体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种植部501用于放置泥土和种植植物,下半部分透气部502的侧壁上开有透气孔503用于方便透气和排水。由于隔离底4上开有的通孔401,因此种植部501事实上等同于普通花盆;透气部502侧壁上开有透气孔503,因此不会影响透气性。另外,当盆体内水量过大时,多余的水通过通孔401进入透气部502,一方面不会弄湿弄脏地面,另一方面也将多余的水份储存在透气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铆钉3为中空结构,还包括一根穿过铆钉3并灌溉管贯穿全部盆体的灌溉管6,所述灌溉管6的管壁上交错排列有灌溉孔601。当需要浇水、添加液体肥料或使用液体药物时,只需在灌溉管6的一端注入,液体就会通过输液孔601送达至盆体。当种植某些需要较深泥土的植物时,泥土覆盖了灌溉管6,使用本实施例的结构会更利于对根部的补水、施肥以及给药。另外,本实施例还特别适用于需要持续输送液体的情形。根据本实施例的思路,也可以使用具有毛细作用的材料来代替中空管结构。
以上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限列举,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而进行的等同或相同变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