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832阅读:1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绿化中,树木的形态直接影响着整个园林的美观效果。不少工程中,树木栽植后,根部积水问题致使树木不能健康生长展现出良好形态,更有甚者,长时间积水甚至导致树木死亡,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

目前绿化种植施工中,解决树木根部积水问题,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在树木根部土球位置,插入一根到多根呼吸管,一头在树木土球地下,一头露出地面,人工处理呼吸管中的积水。该呼吸管不能有效地根本解决树木根部积水问题,且这种做法费时费力,需要持续的较高的人工养护成本的投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是在土球下面开挖排水沟,在排水沟中设置毛石层,在毛石层上铺设遮阳网,遮阳网上设置种植层,由于种植层为土壤,采用土壤覆盖于遮阳网上,久而久之,遮阳网和毛石层容易被土质或其他杂质堵塞,从而造成排水不通畅。并且,现有的这种开挖排水沟的方式,需要在整个排水沟的下方铺设毛石层和遮阳网,费时费力,不利于节约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其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排水效率、提高树木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其包括第一垫层、位于第一垫层下方的第二垫层、铺设于所述第二垫层中的渗透管以及排水管;

所述渗透管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渗透管上包覆有透水无纺布层,所述透水无纺布层覆盖所述渗水孔;

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渗透管连通,另一端连接集水区。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管的数量为多根。

进一步的,多根渗透管的布置形状为环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管与第二垫层水平面的夹角为15°。

进一步的,多个渗水孔均匀设置于所述渗透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排水装置还包括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垫层,另一端伸出种植土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层为砂砾垫层,第二垫层为碎石垫层,所述砂砾垫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200mm。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管的直径为160mm,所述排水管的直径为160mm。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渗透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转弯接头,所述多根渗透管通过转弯接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其能有效提高树木根部积水排除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其造价低廉,节省人力养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其解决树木根部因积水腐烂的问题,提高树木成活率。

(4)本实用新型的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其排水系统构造隐蔽,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垫层,2-第二垫层,3-渗透管,4-排水管,5-渗水孔,6-呼吸管,7-土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垫层1、位于第一垫层1下方的第二垫层2、渗透管3、排水管4和透水无纺布层(未图示)。所述渗透管3铺设于所述第二垫层2中,所述渗透管3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5。所述排水管4一端与所述渗透管3连通,另一端连接集水区(未图示)。多个渗水孔5均匀设置于所述渗透管3上。所述透水无纺布层包覆于所述渗透管3的外围,所述透水无纺布层覆盖所述渗水孔5。该透水无纺布层可使积水通过,过滤土质等杂质,以防杂质进入渗透管3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将渗透管3铺设于第二垫层2中,渗透管4不与第二垫层2下方的土壤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了土质或其他杂质进入渗透管造成堵塞。从而保证了积水的顺利排出。

所述渗透管3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渗透管3通过转弯接头相连接,使得多根渗透管3在第二垫层2中布置的形状为方形或者环形。所述渗透管3的直径为160mm,所述排水管4的直径为16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透管3铺设于第二垫层2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渗透管3与第二垫层2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这样可以保证渗透管3中的水顺利流入排水管4中。本实用新型中,渗透管3的长度根据树木土球7大小而定,渗透管3的长度可灵活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透管3与第二垫层2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透管3铺设于第二垫层2中的形状为方形。其中,渗透管3为四根,该四根渗透管构成方形结构铺设于第二垫层中。每根渗透管 的长度为1.2m,每根渗透管通过弯管接头相连接。

所述自动排水装置还包括呼吸管6,所述呼吸管6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垫层1,另一端伸出种植土表面(未图示)。所述呼吸管6为直径为110mm的PVC管。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树木根部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在树木根部土球7底下安装两根呼吸管6引到种植土表面,使植物根系得到充分的呼吸,增加空气的流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吸管的数量可以大于两根。

所述第一垫层1为砂砾垫层,第二垫层2为碎石垫层,所述砂砾垫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200mm。本实用新型在树木根部土球底下铺上100mm厚的砂砾垫层和200mm后的碎石,有效过滤积水。其中碎石的直径为50-90mm。

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三通接头(未图示),所述渗透管3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水管4连接。渗透管3中的积水,通过三通接到排水管4中,排水管4接入就近集水区如雨水口中,雨水口需要控制好标高,防止倒灌,可随时自动排除树木根部积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渗透管3和排水管4直接将树木根部积水直接排入就近雨水井。当遇到持续降雨天气,或者局部地下水位较高时,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水装置,可有效提升排水效率,一劳永逸。树木底部砂砾垫层、碎石垫层、排水管,造价低廉,取材方便,易施工,解决了养护工人雨天及恶劣天气人工抽水改善树木积水问题,降低树木养护成本投入。例如,银杏树小苗被雨水浸泡24小时就会烂根死苗,大银杏树被雨水浸泡超过3天也会黄叶。尤其是每逢梅雨季节,长时间大面积的降雨,导致很多树木被雨水浸泡,树木会因根部透气和排水不通畅,导致根部腐烂,影响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通过树木根部的砂砾垫层、碎石垫层、渗透管和排水管,可有效改善根部的透气性和排水能力,提高树木成活率。本实用新型在种植穴底部进行排水系统的改良,砂砾、碎石和渗透管都预埋在种植穴的底部,然后种植大树进行隐蔽。满足及时将树木底部积水排走,且在外观上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经实验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水装置的植物,其长势良好。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 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