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漂。该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其中,浮漂身可以采用巴尔杉木材料、纳米材料、芦苇等等制作而成。也就是对制作材料没有局限性,可以很好的适应广大钓友的需求。其中,漂尾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腔体,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侧边上设置有排气孔,在上述位置的漂尾上钻一个,目的是使漂尾对通的圆孔在释放浮漂入水后的空气能从排气孔排出,提升浮漂的稳定性。漂身的内部设置有的第二空心腔体。与漂脚连接的漂身一侧为进水口。第一空心腔体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漂尾顶部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排气孔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所述的进水口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浮于水面稳定和灵敏度强的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浮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鱼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漂。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渔具行业中,无论是渔具的经营者,还是垂钓爱好者,在销售或者垂钓时,对渔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浮漂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鱼饵被鱼咬的轻重不同,反映到浮漂上下幅动显示信号。由于浮漂是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浮于水面上,为了得到良好稳定性,现有的做法是加粗浮漂的漂尾,但是漂尾加粗后浮漂的灵敏就会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于水面稳定和灵敏度强的浮
Vtk 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其中,浮漂身可以采用巴尔杉木材料、纳米材料、芦苇等等制作而成。也就是对制作材料没有局限性,可以很好的适应广大钓友的需求。其中,漂尾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腔体,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侧边上设置有排气孔,在上述位置的漂尾上钻一个,目的是使漂尾对通的圆孔在释放浮漂入水后的空气能从排气孔排出,提升浮漂的稳定性。漂身的内部设置有的第二空心腔体。与漂脚连接的漂身一侧为进水口。第一空心腔体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漂尾顶部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排气孔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所述的进水口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由此,使用时,浮漂浸入水中后,水从漂身底部的进水口进入第二空心腔体内,之后由第一空心腔体直达第二空心腔体,最后从排气孔或者漂尾顶部排出。目的是使浮漂内外压力接近已达到稳定性的作用与效果。另外,漂脚所用材料可以采用碳素材料,塑料,木质,金属等等材料,用材广泛不局限一种。
[0005]在些实施方式中,漂身为飞镖形状或者任意形状。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浮于水面稳定和灵敏度强的效果。由于漂尾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腔体,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侧边上设置有排气孔,在上述位置的漂尾上钻一个,目的是使漂尾对通的圆孔在释放浮漂入水后的空气能从排气孔排出,提升浮漂的稳定性。漂身的内部设置有的第二空心腔体。浮漂放入水中,稳定性更好、入水后阻力减少,灵敏度大大提高。另外,漂身为飞镖形状或者任意形状,保证了浮身在使用时过程中不易折断的优点。还有保证了近视眼或者老年人视力不佳的钓友,看不清漂尾的动作而丧失最佳提杆时间,避免错过渔获而烦恼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所示,一种浮漂,包括漂尾1、漂身2和漂脚3。浮漂身2可以采用巴尔杉木材料、纳米材料、芦苇等等制作而成。也就是对制作材料没有局限性,可以很好的适应广大钓友的需求。漂尾I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腔体,在靠近所述漂身2的漂尾I侧边上设置有排气孔4,在上述位置的漂尾I上钻一个,目的是使漂尾I对通的圆孔在释放浮漂入水后的空气能从排气孔4排出,提升浮漂的稳定性。漂身2的内部设置有的第二空心腔体。与漂脚3连接的漂身2—侧为进水口 5。第一空心腔体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漂尾I顶部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排气孔4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所述的进水口 5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
[0011]漂身2为飞镖形状或者任意形状。
[0012]使用时,浮漂浸入水中后,水从漂身2底部的进水口5进入第二空心腔体内,之后由第一空心腔体直达第二空心腔体,最后从排气孔4或者漂尾I顶部排出。目的是使浮漂内外压力接近已达到稳定性的作用与效果。另外,漂脚3所用材料可以采用碳素材料,塑料,木质,金属等等材料,用材广泛不局限一种。
[001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腔体;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侧边上设置有排气孔; 所述漂身的内部设置有的第二空心腔体; 与漂脚连接的漂身一侧为进水口 ; 所述的第一空心腔体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所述的漂尾顶部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所述的排气孔与第一空心腔体相通;所述的进水口与第二空心腔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为飞镖形状。
【文档编号】A01K93/00GK205727726SQ201620502124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7日
【发明人】刘大友
【申请人】刘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