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肥机。
背景技术:
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农作物施肥,而且有时候一种农作物不止施一种肥料,需要两个以上的肥料混合,而且肥料混合的比例也不相同。现有的施肥机无法对各自肥料进行按比例混合,而是事先通过人工混合好后再将混合好的肥料装在施肥机上撒出去。由于需要人工混合,较高的人工成本,而且混料时间较长,降低了整个施肥过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肥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施肥机无法按比例混料施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施肥机,包括:车体、支架、混料仓及至少两个原料仓,所述支架位于车体上,所述原料仓通过下料管连接所述混料仓,所述下料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混料仓为球形且位于所述原料仓的下方,混料仓设有搅拌器,混料仓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设有第一开度阀,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二开度阀,所述车体上与所述出料管及混料仓对应的区域设有通孔。
其中,所述原料仓与下料管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出料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混料仓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呈喇叭形,小口端与第一管段连接,所述第二管段内均匀设有用于在第二管段内形成分撒通道的若干分隔板。
其中,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开度阀和第二开度阀均为电控阀,且均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搅拌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施肥机通过控制第一开度阀的开度以调节原料仓的下料量,从而达到了按比例混合肥料并施肥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肥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施肥机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支架2、混料仓4及至少两个原料仓3。支架2位于车体1上,原料仓3通过下料管5连接混料仓4,下料管5固定在支架2上,混料仓4为球形且位于原料仓3的下方。混料仓4设有搅拌器8,混料仓4的下端设有出料管9。下料管5上设有第一开度阀6,出料管9上设有第二开度阀10。车体1上与出料管9及混料仓4对应的区域设有通孔,以供混合好的肥料撒向地面。
本实施例的施肥机在使用时,先调节第一开度阀6,以调节肥料混合比例,同时开启搅拌器8对进入混料仓4的肥料均匀混料。一段时间后开启第二开度阀10,同时启动车体将肥料撒向地面,从而达到了按比例混合肥料并施肥的效果。可控制车速和第一开度阀6和第二开度阀10的开度,以控制施肥速度,可实现边混料搅拌边施肥。
本实施例中,原料仓3与下料管5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混合不同肥料时便于更换原料仓3。
如图2所示,出料管9包括:第一管段91和第二管段92,第一管段91连通混料仓4和第二管段92。第二管段92呈喇叭形,小口端与第一管段91连接。第二管段92内均匀设有用于在第二管段92内形成分撒通道的若干分隔板93,使得肥料进行撒向地面,不至于肥料集中在一处。
本实施例中的施肥机还包括控制面板7。第一开度阀6和第二开度阀10均为电控阀,且均连接控制面板7,搅拌器7连接控制面板7,以便于人工在控制面板7上集中控制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