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259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楼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



背景技术:

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有24种,中国有19种,云南有l4种。其中,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Mazz.)药用价值较高,为2005、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重楼基源植物,为云南省地道稀缺名贵药材,不仅可直接入药,还是云南“宫血宁”、“热毒清”、“抗病毒颗粒”、“季德胜蛇药片”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中国每年消耗重楼约3000 吨以上。随着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对滇重楼需求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而其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加之,滇重楼生长十分缓慢,从种子萌发到可收获利用需10多年的时间。迄今为止,中药滇重楼大部分仍来自野生,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产品。导致滇重楼价格迅速上涨,己从“十五”期间的50元/kg(干品)上涨到目前380元/kg以上,严重制约了制药企业的发展,人工栽培滇重楼已成必然趋势,并己逐渐形成规模化种植。

因此,开发一种重楼种植系统,有助于重楼的大规模人工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在沟箐上方的一组水泥横梁,所述的水泥横梁沿着沟箐斜度依次设置,每根水泥横梁(1)下方挂接设置一组控根容器,所述的控根容器底部设置集水槽,前后集水槽之间设置集水导管。

所述的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箐上每隔1m设置一根水泥横梁。

所述的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水泥横梁上控根容器的设置间距为20-30cm,所述的控根容器的直径为40-50cm。

所述的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槽通过捆绑线与控根容器固定。

上述的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系统利用闲暇土地沟箐来进行种植重楼,在不妨碍沟箐水流的导流情况下,合理利用了立体空间,不仅给重楼种植创造了野外生境,无效提供太多的人工管理,而且减少60%的人工施水问题,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横梁;2-控根容器;3-集水槽;4-集水导管;5-沟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利用沟箐种植重楼的系统包括横向设置在沟箐5上方的水泥横梁1,水泥横梁1之间的设置间距为1m,并且水泥横梁1沿着沟箐5斜度依次设置。水泥横梁1下方挂接设置一组控根容器2,控根容器2的设置间距为20-30cm,控根容器2的直径为40-50cm。控根容器2为现有常规的控根容器。控根容器2可以用塑料捆绑绳等将其与水泥横梁1固定。控根容器2底部设置集水槽3,集水槽3可以通过捆绑线与控根容器2固定,前后集水槽之间设置集水导管4。这样,当水分充足的时候,集水槽3可以进行集水;当需要浇水时,可以在最高处的控根容器2中浇水,水通过集水槽3和集水导管4进入低处控根容器中。

采用该系统,按照一条3-5m宽的沟箐计算,每根水泥横梁1上挂5-6盆控根容器2,每隔1m挂一根水泥横梁1,这样长1000m的沟箐可以种植500*5=2500盆重楼,按一盆重楼3-5年成材,每株块茎重70g,则可以收成175kg,鲜货每公斤700元,收获12.25万元。不仅提高了沟箐的利用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