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载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冻载体,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封闭式冷冻载体在保存生物材料时存活率低的问题。本冷冻载体,包括套管和呈长杆状的芯杆,所述的芯杆的下端具有用于放置需冷冻的生物材料的冻存部且该冻存部插接于上述套管内,所述的芯杆的上端伸出套管,所述的套管呈筒状,套管的下端内侧固定有金属配重块,该金属配重块内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该通孔能将套管下端的开口与套管内位于金属配重块上侧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金属配重块与上述冻存部之间的套管内还填充有能吸收水份的填充物,所述的冻存部与填充物之间具有间距。本冷冻载体具有冷冻速度快和生物材料存活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冷冻载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冻载体。
【背景技术】
[0002]细胞冻存是细胞保存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冻存技术将细胞置于_196°C液氮中低温保存,可以使细胞暂时脱离生长状态而将其细胞特性保存起来,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再复苏细胞用于实验。而且适度地保存一定量的细胞,可以防止因正在培养的细胞被污染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使细胞丢种,起到了细胞保种的作用。细胞冻存的过程需要使用冷冻载体来承载细胞,而传统的细胞冷冻载体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
[0003]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封闭式冷冻载体及其使用方法,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510130076.0;其公布号为:CN104719283A),该封闭式冷冻载体包括载杆和套管,载杆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杆柄、连接部和冻存部,连接部上套设至少一个液封圈,套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连接部和冻存部由套管的开口进入并套设在套管内,液封圈、连接部、冻存部和套管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冷冻空间。使用时,将要保存的生物材料至于冻存部上,将冻存部插入超低温洁净冷冻件中冷冻,将套管置于超低温条件下并使其开口端一直处于液氮之外,之后迅速将冻存部插入套管中,形成封闭的冷冻空间。
[000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对生物材料进行冷冻保存,但是,因套管内形成了封闭的空间,使得液氮无法进入到套管内,生物材料的冷冻时间仅为冻存部被插入到液氮中的短暂时间,存在冷冻时间短和生物材料存活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冻载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材料的存活率。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冷冻载体,包括套管和呈长杆状的芯杆,所述的芯杆的下端具有用于放置需冷冻的生物材料的冻存部且该冻存部插接于上述套管内,所述的芯杆的上端伸出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呈筒状,套管的下端内侧固定有金属配重块,该金属配重块内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该通孔能将套管下端的开口与套管内位于金属配重块上侧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金属配重块与上述冻存部之间的套管内还填充有能吸收水份的填充物,所述的冻存部与填充物之间具有间距。
[0008]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冷冻载体将套管设置为筒状,即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开口,则在芯杆插接于套管内并竖直放置于液氮中时,液氮能通过套管的下端开口进入到套管内并与冻存部处的生物材料直接接触,加快冷冻速度,延长冷冻时间,提高生物材料的存活率。金属配重块的设置可使套管插入液氮中后能依靠金属配重块的重量稳定地竖直放置于液氮中且保证套管插入到液氮中的深度,为冻存部上的生物材料能接触到液氮提供保障。而填充物可用于吸收水份,放置水份进入到套管内与生物材料接触,保证生物材料仅与液氮接触,避免其它因素对生物材料的存活率造成影响;使冻存部与填充物之间具有间距可避免冻存部与填充物直接接触而造成水份的转移,进一步避免水份对生物材料存活率的影响。
[0009]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填充物包括呈粉末状的聚乙烯醇。医药级聚乙烯醇是一种极安全的高分子有机物,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其与水份接触时能吸收水份并凝结成类似于固态胶水的形态,防止水份的通过,保证了生物材料的存活率。当然,根据需要可选用其它吸水树脂等材料来进行替换。
[0010]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填充物还包括填充于上述套管内的棉线一和棉线二,所述的棉线二位于所述的金属配重块和聚乙烯醇之间,所述的棉线一位于聚乙烯醇的上侧且聚乙烯醇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棉线一和棉线二相抵靠。通过在聚乙烯醇粉末上侧和下侧填充棉线的方式为粉末状的聚乙烯醇提供定位,防止聚乙烯醇泄漏或移动,充分填充套管内的间隙,避免水份的通过,同时,棉线一和棉线二也能吸收部分水份,提高水份的吸收率。当然,根据需要也可选用其它的吸水材料,或者直接采用仅使用棉线等方案。
[0011]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芯杆的冻存部的两侧向内弯曲形成一可供放置生物材料的凹槽,该凹槽为直槽且其设置方向与芯杆的轴线方向相一致。弯曲形成一凹槽可方便放置生物材料,弯曲形成的凹槽侧壁能为生物材料提供限位,保证生物材料不会脱落。
[0012]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套管下端端部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挡沿,上述金属配重块的下端面能与挡沿的上侧面相抵靠。挡沿用于为套管内的金属配重块和填充物提高定位支撑,放置套管内的材料脱出。
[0013]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芯杆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出呈环状的挡肩,该挡肩的下侧面能与套管的上端面相抵靠。挡肩的设置可防止芯杆插入套管内过深,避免了芯杆下端的生物材料与填充物相抵靠的情况,保证了生物材料的存活率。
[0014]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挡肩的下侧面与套管的上端面相抵靠时,芯杆上与套管上端端部位置对应处的大小和形状与上述套管端部内侧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通过芯杆与套管匹配的方式来对芯杆和套管之间进行紧配定位,防止芯杆脱出的同时避免水份自套管上端开口进入到套管内。
[0015]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套管呈圆筒状,挡肩的最大宽度不大于上述套管的外径,所述的芯杆上端为可供手持的握持部,该握持部位于上述挡肩的上侧且握持部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套管的外径。缩小挡肩和握持部的尺寸以减少一个冷冻载体的径向大小,使得一次冷冻能放入更多的冷冻载体,提高冷冻效率。另外,也减少了冷冻载体上端的重量,避免冷冻载体倾倒。
[0016]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金属配重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金属配重块使用寿命较长,不会因接触水份等造成生锈等情况。
[0017]在上述的一种冷冻载体中,所述的芯杆下端的端部涂覆有标识层,所述的套管上端端部涂覆有标识层。多处进行标注可使人员操作时方便确定方向和位置。标识层的材料是现有材料,这里不再赘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冷冻载体在冷冻过程中能通过金属配重块使套管保持竖直设置的状态,并使液氮能进入到套管内并与放置于芯杆冻存部的生物材料一直接触,提高了冷冻速度且延长了冷冻时间,提高了生物材料的存活率。同时,通过能吸水的填充物的设置,避免了水份进入套管并移动到生物材料处而对生物材料造成影响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生物材料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冷冻载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套管;la、挡沿;2、芯杆;2a、冻存部;2b、挡肩;2c、握持部;3、金属配重块;3a、通孔;4、聚乙稀醇;5、棉线一;6、棉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本冷冻载体包括呈圆筒状的套管I和呈长杆状的芯杆2,芯杆2的下端插接于套管I内且芯杆2的上端伸出套管I上端。其中,芯杆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并形成一体的冻存部2a、连接部和握持部2c,冻存部2a呈片状且冻存部2a的两侧向内弯曲形成一可供放置生物材料的凹槽,该凹槽为直槽且其设置方向与芯杆2的轴线方向相一致。连接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握持部2c呈长杆状且其横截面为方形。
[0023]在本实施例中,冻存部2a和连接部均插入到套管I内,连接部为两段式结构,包括两个同轴线设置的圆台结构,且两个圆台结构均为上大下小设置;连接部与握持部2c的连接处具有凸出呈环状的挡肩2b,该挡肩2b的下侧面能与套管I的上端面相抵靠,连接部上端靠近挡肩2b处的直径大小与套管I上端的内径大小相匹配。挡肩2b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套管I的外径,芯杆2的握持部2c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套管I的外径。
[0024]套管I下端的内侧同轴线地设置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呈圆筒状的金属配重块3,该金属配重块3内的通孔3a能将套管I下端的开口与套管I内位于金属配重块3上侧的内腔相连通,金属配重块3与冻存部2a之间的套管I内还填充有能吸收水份的填充物,且冻存部2a与填充物之间具有间距。
[0025]在本实施例中,套管I下端端部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挡沿la,金属配重块3的下端面能与挡沿Ia的上侧面相抵靠。填充物包括自下而上填充于套管I内的棉线二6、呈粉末状的聚乙烯醇4以及棉线一 5,聚乙烯醇4的上下侧分别与棉线一 5和棉线二 6相抵靠,且棉线二6的下侧与金属配重块3的上端面相抵靠。为方便识别,芯杆2下端的端部涂覆有标识层,套管I上端端部也涂覆有标识层。
[0026]本冷冻载体使用时,将生物材料放置于冻存部2a的凹槽内,再将冻存部2a插入液氮中进行冷冻,之后再将芯杆2插入到套筒中,并将套筒下端插入到液氮中。液氮经过套筒的下端经金属配重块3、棉线二 6、聚乙烯醇4和棉线一 5上升至冻存部2a处并与生物材料直接接触,加快冷冻过程。此外,棉线二6、聚乙烯醇4和棉线一5的设置使得水份经过时,由聚乙烯醇4吸收水份并凝结成类似于类似于固态胶水的形态,以阻止水份的经过,避免了水份对生物材料的存活率的影响。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冷冻载体,包括套管(I)和呈长杆状的芯杆(2),所述的芯杆(2)的下端具有用于放置需冷冻的生物材料的冻存部(2a)且该冻存部(2a)插接于上述套管(I)内,所述的芯杆(2)的上端伸出套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I)呈筒状,套管(I)的下端内侧固定有金属配重块(3),该金属配重块(3)内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3a),该通孔(3a)能将套管(I)下端的开口与套管(I)内位于金属配重块(3)上侧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金属配重块(3)与上述冻存部(2a)之间的套管(I)内还填充有能吸收水份的填充物,所述的冻存部(2a)与填充物之间具有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呈粉末状的聚乙烯醇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还包括填充于上述套管(I)内的棉线一(5)和棉线二(6),所述的棉线二(6)位于所述的金属配重块(3)和聚乙烯醇(4)之间,所述的棉线一 (5)位于聚乙烯醇(4)的上侧且聚乙烯醇(4)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棉线一(5)和棉线二(6)相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2)的冻存部(2a)的两侧向内弯曲形成一可供放置生物材料的凹槽,该凹槽为直槽且其设置方向与芯杆(2)的轴线方向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I)下端端部具有向内凸出的环状挡沿(Ia),上述金属配重块(3)的下端面能与挡沿(Ia)的上侧面相抵靠。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2)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出呈环状的挡肩(2b),该挡肩(2b)的下侧面能与套管(I)的上端面相抵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肩(2b)的下侧面与套管(I)的上端面相抵靠时,芯杆(2)上与套管(I)上端端部位置对应处的大小和形状与上述套管(I)端部内侧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I)呈圆筒状,挡肩(2b)的最大宽度不大于上述套管(I)的外径,所述的芯杆(2)上端为可供手持的握持部(2c),该握持部(2c)位于上述挡肩(2b)的上侧且握持部(2c)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套管(I)的外径。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配重块(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冷冻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2)下端的端部涂覆有标识层,所述的套管(I)上端端部涂覆有标识层。
【文档编号】A01N1/02GK205695272SQ20162065246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3日
【发明人】蔡庆超
【申请人】蔡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