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45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属于养猪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夏日高温,对养猪生产者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当猪舍温度达到30℃以上,猪就容易中暑,特别是大猪和怀孕母猪;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猪场夏季的主要工作之一;现有的猪舍降温系统一般采用喷雾降温系统,其是将水喷成雾粒,使水迅速汽化吸收猪舍内显热量;这种降温系统设备简单,具有一定降温效果,但使舍内湿度增大,因而一般须间歇工作;当一滴重1克的水被喷成直径为0.008-0.01厘米的雾粒时,总表面积将扩大数百倍,这就大大地加快了水汽化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喷雾是通过几个途径来发挥降温作用的:喷头将水喷成直径为0.1毫米以下的雾粒,雾粒在猪舍内漂浮时吸收空气中大量显热很快地汽化;喷出的雾粒可以造成局部降温状态,使舍内空气对流;部分水分喷落在猪身上,直接吸收猪体上的热量而汽化使猪感到凉爽;喷雾降温时,随着气温下降,空气的含湿量增加;到一定时间后(据试验1-2分钟左右),达到湿热平衡,舍内空气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此外,地面可能也被大水滴打湿;如果继续喷雾,会使猪舍过于潮湿产生不利影响,猪越小,影响越大,因此喷头必须周期性地间歇工作;且其仅仅是进行喷雾,并不能对猪舍内其它环境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能够实现快速降温,降温效果明显,且能够对猪舍内进行消毒,且降温消毒时,能够针对每一个猪栏,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包括至少一列式多栏的猪舍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柜,及安装于猪舍体前后侧的排风机,及安装于猪舍其每栏上方的雾化头,所述雾化头通过分管连接到总管;所述总管通过加压泵连接到量化腔,所述量化腔顶部连接到供水端;所述量化腔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自动投药机构;所述猪舍体内侧中部安装有湿度检测探头和温度检测探头;通过控制柜控制,白天使用一般每间隔半小时开启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0分钟左右;同时,通过排风机能够将室内污气和潮湿气体吸出,能够快速带走猪舍内热量,同时,通过自动投药机构向喷雾用水中添加药液,如投加1%的澄清保健液,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中的微生物菌系,保持一个良好的微生态平衡,并吸收空气中的氨味,改善了空气质量,环境中也充满了有益微生物,这对增强猪只的免疫功能非常有效,增强抵抗力,获得各种未知病原的免疫抗体和增强已知病原的免疫抗体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投药机构包括储药腔体,及安装于储药腔体底部的计量阀,所述计量阀上设置有定时器。

进一步地,所述量化腔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侧安装有水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猪舍体为双列式猪舍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通过控制柜控制,进行温湿度监测,并及时反馈,当温度达到阈值且湿度达到阈值时,喷雾系统进行喷雾,且可通过自动投药机构向量化腔投入定量药液,能够进行定点消毒和喷淋一些有益药液,其运行费用低,降温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包括至少一列式多栏的猪舍体1,还包括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柜(未图示),及安装于猪舍体前后侧的排风机2,及安装于猪舍其每栏上方的雾化头3,所述雾化头3通过分管连接到总管4;所述总管4通过加压泵14连接到量化腔5,所述量化腔5顶部连接到供水端6;所述量化腔5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自动投药机构7;所述猪舍体1内侧中部安装有湿度检测探头8和温度检测探头9;通过控制柜控制,白天使用一般每间隔半小时开启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0分钟左右;同时,通过排风机能够将室内污气和潮湿气体吸出,能够快速带走猪舍内热量,同时,通过自动投药机构向喷雾用水中添加药液,如投加1%的澄清保健液,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中的微生物菌系,保持一个良好的微生态平衡,并吸收空气中的氨味,改善了空气质量,环境中也充满了有益微生物,这对增强猪只的免疫功能非常有效,增强抵抗力,获得各种未知病原的免疫抗体和增强已知病原的免疫抗体能力。

所述自动投药机构7包括储药腔体10,及安装于储药腔体底部的计量阀11,所述计量阀11上设置有定时器。

所述量化腔5包括腔体12,所述腔体内侧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3。

所述猪舍体1为双列式猪舍体。

本实用新型的猪舍降温消毒一体化装置,通过控制柜控制,进行温湿度监测,并及时反馈,当温度达到阈值且湿度达到阈值时,喷雾系统进行喷雾,且可通过自动投药机构向量化腔投入定量药液,能够进行定点消毒和喷淋一些有益药液,其运行费用低,降温效果明显。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