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酵养殖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856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生态发酵养殖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发酵养殖棚。



背景技术:

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及发酵工程学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生物菌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活性强大的有益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长期和持续稳定地将动物粪尿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物质与能量,同时实现将猪等动物的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和零排放的目的,是当今国际上一种最新的环保型养殖模式。

现有的发酵床大多数都是通过门窗来实现通风,通风效果不佳,且垫料里的水分较多时,不能及时靠门窗通风实现除去垫料里的水分,容易导致“死床”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发酵养殖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发酵养殖棚,具备通风效果极佳和防止“死床”现象发生的优点,解决了通过门窗来实现通风,通风效果不佳,且垫料里的水分较多时,不能及时靠门窗通风实现除去垫料里的水分,容易导致“死床”现象的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发酵养殖棚,包括养殖棚主体,所述养殖棚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棚,所述顶棚的下方且在养殖棚主体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和养殖棚主体墙壁之间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下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方且在养殖棚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发酵装置,所述移动装置通过固定安装在养殖棚主体顶部的导轨装置与设置在养殖棚主体顶部的驱动装置连接,且驱动装置与导轨装置正对应分布在养殖棚主体顶部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子与丝杆连接,以丝杆的中间为分界线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正螺纹,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反螺纹,以丝杆的横向对称轴对称分布有绕线棒,所述绕线棒的两端且在丝杆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在养殖棚主体墙壁上滑动的滑轮,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将移动板分为三份,所述移动板通过固定架与外绳索和内绳索连接,所述外绳索和内绳索通过驱动装置和导轨装置将移动板支撑在养殖棚主体的顶部,所述移动板的下部通过连接块连接与风机的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装置包括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分布在养殖棚主体顶端的内侧,所述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分布在养殖棚主体顶端的外侧,且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之间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之间的长度,所述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均通过移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围栏区,所述养殖棚主体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围栏区、发酵区和通风区,所述围栏区位于基面上,所述发酵区和通风区依次设置在基面下。

优选的,所述顶棚上开设有顶窗,所述养殖棚主体外侧的墙壁上镶嵌有侧窗,所述移动装置以隔板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在养殖棚主体与隔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装置与风机配合使用,并且通过驱动装置为移动装置提供动力源,从而达到随时通风,通风效果明显,且当垫料里的水分多时,能够及时除去垫料里的水分,防止“死床”现象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带动丝杆上的绕线棒转动,又因为丝杆上设置有正螺纹和反螺纹,所以两个绕线棒将出现正转和反转现象,从而使隔板两侧的移动板在外绳索和内绳索上一个向前移动的同时另一个向后移动,一个伺服电机带动两个移动装置移动,减少装置成本,降低资源输出,且资源利用充分,整个装置构思巧妙,结构合理。

3、本实用新型日常通风时,只需通过通风区、侧窗和顶窗达到三循环通风的目的,满足日常所需的通风要求,紧急情况下,即及时除去垫料里的水分或其他情况需紧急通风时,通过移动装置与风机的配合使用即可解决紧急通风的问题,合理的设计解决了资源的浪费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移动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局部放大图。

图中:1养殖棚主体、2顶棚、3隔板、4移动装置、41移动板、42固定架、43外绳索、44内绳索、45滑轮、5风机、6驱动装置、61伺服电机、62丝杆、63正螺纹、64反螺纹、65绕线棒、66限位块、7导轨装置、71第一导线轮、72第二导线轮、73第三导线轮、74第四导线轮、8发酵装置、81围栏区、82发酵区、83通风区、9侧窗、10顶窗、1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发酵养殖棚,包括养殖棚主体1,养殖棚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棚2,顶棚2上开设有顶窗10,养殖棚主体1外侧的墙壁上镶嵌有侧窗9,移动装置4以隔板3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在养殖棚主体1与隔板3之间,顶棚2的下方且在养殖棚主体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3,方便滑轮45在隔板3和养殖棚主体1上滑动,隔板3和养殖棚主体1墙壁之间设置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包括移动板41,移动板41的两端均设置有在养殖棚主体1墙壁上滑动的滑轮45,移动板41上设置有固定架42,且固定架42将移动板41分为三份,移动板41通过固定架42与外绳索43和内绳索44连接,外绳索43和内绳索44通过驱动装置6和导轨装置7将移动板41支撑在养殖棚主体1的顶部,移动板41的下部通过连接块11连接与风机5的顶部连接,移动装置4的下部通过连接块11连接有风机5,风机5由电机和扇叶组成,风机5的下方且在养殖棚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发酵装置8,发酵装置8包括围栏区81,养殖棚主体1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围栏区81、发酵区82和通风区83,围栏区81位于基面上,发酵区82和通风区83依次设置在基面下,移动装置4通过固定安装在养殖棚主体1顶部的导轨装置7与设置在养殖棚主体1顶部的驱动装置6连接,且驱动装置6与导轨装置7正对应分布在养殖棚主体1顶部的两端,驱动装置6包括伺服电机61,伺服电机61的转子与丝杆62连接,以丝杆62的中间为分界线靠近伺服电机61的一端设置有正螺纹63,丝杆62的另一端设置有反螺纹64,以丝杆62的横向对称轴对称分布有绕线棒65,绕线棒65的两端且在丝杆6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6,导轨装置7包括第一导线轮71、第二导线轮72、第三导线轮73和第四导线轮74,第一导线轮71和第二导线轮72分布在养殖棚主体1顶端的内侧,第三导线轮73和第四导线轮74分布在养殖棚主体1顶端的外侧,且第三导线轮73和第四导线轮74之间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线轮71和第二导线轮72之间的长度,第一导线轮71、第二导线轮72、第三导线轮73和第四导线轮74均通过移动装置4与驱动装置6连接。

发酵区82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工作原理:平常通风只需通过通风区83、侧窗9和顶窗10来实现循环通风,通风区83和侧窗9完成一个循环,风区83和顶窗10完成一个循环,侧窗9和顶窗10也完成一个循环,即可满足日常通风;需要及时通风或者除去垫料里的水分时,通过伺服电机61带动正螺纹63上的绕线棒65正转的同时反螺纹64上的绕线棒65反转,使绕线棒65上的外绳索43和内绳索44带动隔板3两侧的移动板41一个向伺服电机61方向移动且另一个向导轨装置7方向移动,让移动板41下部的风机5在棚内来回移动通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