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90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中产生废水的治理及再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容易出现水质污染影响水产存活率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外引活水换水或者用增氧机对水体增氧,前者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较多,后者只能增氧不能根本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申请号为201310107148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BRGA市政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市政污水在预沉池中预沉;将选择性高效生物反应器设置在梯度生化曝气池前段,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投加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在梯度生化曝气池中对污水进行梯度生化曝气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经沉淀池沉淀。该发明的采用空气曝气和微生物菌种净化,水体中氧气的浓度较低,微生物菌种存活率较低,投放的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带来新的污染可能。

申请号:2012102591863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养殖水净化方法,其中:养殖废水首先经固液分离处理除去大部分固体颗粒后,以生物方式初步处理剩余的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后,经臭氧接触氧化残余在养殖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经臭氧接触氧化处理后的养殖废水再经过与空气曝气降低或除去溶解于养殖废水中的因臭氧接触氧化处理而产生的强氧化物。该本发明对处理设备没有充分公开,尤其是固液分离和曝气没有较好的装置去实现各自的功能,指导生产运用的实用价值不够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克服传统水产养殖废水基本不能循环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固废去除彻底、氧气含量合理控制、大部分水体能够循环使用的水产养殖的设施。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具有下列依次连接的池塘或槽罐:

1)、水产池塘,池内养殖有鱼虾等水产,池中安装有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含有鱼虾挡圈(其上分布多个固废排放孔,鱼虾不能通过,饵料、粪便、水溶液可以通过)和固液分离装置(其上分布多个水溶液排放孔,水产和颗粒较大的过量饵料和粪便不能通过,水溶液可以通过)。鱼虾挡圈设置在固液分离装置的外围,水溶液流动时(尤其产生涡流时),带动饵料、粪便快速集聚并沉淀在鱼虾挡圈的内侧与固液分离装置的外壁之间。这两者之间的池底连接有固废排放孔(优选为涡旋结构,便于形成涡流快速流出固废;尤其是在北半球时为逆时针方向的涡旋结构,与地球自转相配合,流出更顺利),连通固废排放管,饵料、粪便可以伴随少量的水溶液通过固废排放管流出去。固液分离装置内部连通废水出口和废水排放管,可以排出水产池塘中使用过的废水(溶解了饵料或粪便的水溶液)。

另外,水产池塘的池底预置有空气管,提供水产生存必须的空气或低浓度氧气。

水产池塘的池中可以连接有调节水体温度的调温管。

2)、减氮槽罐:接纳前面池塘中的废水,通过底部的臭氧入口向其中通入臭氧,对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氧化分解,形成的有害废气或沉淀排除出去。得到初步净化的废水。

3)、菌种池塘:

接纳减氮槽罐处理后排出的废水,在其中连接有菌种添加管路,将菌种(能够对饵料或排泄物进行消化分解并作为其营养物质,进行有氧呼吸的有益细菌品种)微生物引入水体中,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微生物分解净化处理。

本发明中,菌种池塘可以有相互连接的几个;在菌种池塘的水体中,还漂浮有多纤维滤材和多孔滤材,以便更加彻底地吸附并去除浮游的固废和少量的液态废物。

4)、溶氧槽罐:

接纳菌种池塘处理后初步净化的废水,这个罐上连接有一个文丘里射流器,高浓度氧气能够通过文丘里射流器负压口进入溶氧槽罐,对其中的水体增氧。在溶氧槽罐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可以连接尾气回收循环利用装置,使得氧气利用率高达90%以上。

水产池塘中的空气管输入的氧气浓度无需太高,而在高密度水产品养殖后期必须增加水体中含氧量,当水体循环回用时需要提高水体溶氧浓度,对水产养殖产品快速增长、提高活力具有良好作用。同时,帮助水体中原有的或者后续添加的菌类或藻类消化分解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排泄物及饵料。

溶氧槽罐与水产池塘循之间连接有回流管路。经过上述净化处理过程后,从溶氧槽罐排出的净化水的水质已经能够达到水产养殖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废水净化后可以回流入水产池塘循环使用。

本发明中,水产池塘与减氮储罐之间可以设置有初滤池塘,其中具有弹性滤网将初滤池塘一份为二分隔,以便将水体中的固废进一步拦截过滤后再排放出废水。弹性滤网拦截的固废沉淀后另行收集排放。

本发明的设施中,还可以连接有PLC控制器,根据水产数量和饵料投放量,精确控制各个池塘或者槽罐之间的废水或净化水的流动速度,精确控制各个池塘或者槽罐中的水位(池塘或者槽罐之间通过水泵相连提供水溶液输送的动力)、水温(调温管控制)、臭氧通入量、氧气浓度、菌种添加量等等。使得养殖参数更科学合理,养殖水产更高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净化处理,分别对固废、溶液中的有害物质、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能力强,净化后的水溶液质量好,养殖水得到充分的循环使用。只有少量的水溶液伴随固废排出,节约大量的水资源,降低了养殖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设施路径设计巧妙,流程短,处理效率高,自控程度较高,能够减少人工作业,不易引起误操作;水位、氧气浓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合理,水产品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设施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塘中的部分部件放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或氧气)管;2-调温管;3-水产池塘;4-弹性滤网;5-初滤池塘;6-减氮槽罐;7-废气出口;8-尾气出口;9-溶氧槽罐;10-菌种池塘;11-多纤维滤材;12-多孔滤材;13-文丘里射流器;14-臭氧入口;15-分离组件;16-回流管路;17-高浓度氧气控制线;17-水泵控制线;19-PLC控制器;20-水温控制线;21-空气(或低浓度氧气)控制线;31-固液分离装置;32-水溶液排放孔;33-鱼虾挡圈;34-固废排放孔;35-废水排放管;36-固废排放管;37-池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具有下列依次连接的池塘或槽罐:

1)水产池塘3,池中安装有分离组件和空气管1、调温管2。如图2所示,分离组件含有鱼虾挡圈33和固液分离装置31,鱼虾挡圈33上分布多个固废排放孔34,固液分离装置31上分布多个水溶液排放孔32。鱼虾挡圈33设置在固液分离装置31的外围,这两者之间的池底连接有固废排放孔34,连通固废排放管36;固液分离装置31内部连通废水出口和废水排放管35。

2)初滤池塘5,其中具有弹性滤网4将初滤池塘一份为二分隔,以便将水体中的固废进一步拦截过滤。

3)减氮槽罐6:底部具有臭氧入口14。

4)菌种池塘10:在其中连接有菌种添加管路,在菌种池塘的水体中,还漂浮有多纤维滤材11和多孔滤材12。

5)溶氧槽罐9:这个罐上连接有一个文丘里射流器13,高浓度氧气能够通过文丘里射流器负压口进入溶氧槽罐,其顶部具有尾气出口8。

溶氧槽罐9与水产池塘3之间连接有回流管路16。

本发明的设施中,还连接有PLC控制器19,分别通过-高浓度氧气控制线17、水泵控制线18、水温控制线20、空气(或低浓度氧气)控制线21等等,相应精确控制各个池塘或者槽罐之间的废水或净化水的流动速度、各个池塘或者槽罐中的水位、水温、臭氧通入量、氧气浓度,等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