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能源利用领域里面的高效热传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棚温室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重力热管是现有比较成熟的传热装置,已经广泛使用在地热能利用以及太阳能利用领域,其主要是利用重力作用,让处于负压密闭环境中的工质产生循环,使热量连续不断地从高温区(即吸热区)传递到低温区(即释热区),由于利用了工质的相变传热,具有非常高的传热系数和较低的热阻,因此传热效率较高。
大棚是用于在寒冷的冬季种植蔬菜作物的必备设施,但是在温度较低或者结冰的冬季,大棚内的温度只相对室外温度较高,只能满足大棚内蔬菜作物维持生命的温度,导致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生产效率降低,因此为保证生产过程的不间断进行,有必要利用各种供热系统向温室提供足够的热量。同时大棚温度包括大棚室温以及大棚地表温度,在大棚室温能够维持蔬菜作物生命的前提下,大棚地表温度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大棚地表温度提高1℃要比大棚室温提高1℃的增产幅度更大。
目前通常提高大棚地温通常采用火烧加热以及电加热的方法;若采用火烧加热,则需要大量的燃煤,不仅增加了蔬菜作物的种植成本,还增加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若采用电机热的方法,则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传统温室保温系统成本高、能耗高、效率低、产量低,已经影响温室大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是当前温室大棚保温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棚温室供热系统,深度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解决了传统温室系统成本高、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新型大棚温室供热系统,包括温室大棚、地表、储液器、传导热管、环路热管和热管连接器,所述储液器中填充有吸液芯,传导热管的一端连接在储液器出口,另一端与热感连接器相连通,所述热管连接器内设置有用于传热的导热油,所述环路热管的一端连接在热管连接器的出口,另一端经过均匀分布安装在温室大棚内地面下的土层中后与热管连接器的进口连接,储液器和传导热管埋装在温室大棚所处的深层地表中。
所述热管连接器采用可导热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环路热管均匀布设在温室大棚内地面下10~80cm土层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新型大棚温室供热系统,高效而充分地利用巨大的地热能源,使其取代传统能源,大大提高了地热能源的利用和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本系统结构简单,适于实用,并能够充分开拓环路热管的散热潜能,通过一种新的环路热管内部工质循环方法及原理,采用一种高效的环路热管(LHP)装置,并利用密闭在管内工质的汽化潜热来传递热量,其循环主要靠LHP蒸发器内的毛细芯产生毛细力来驱动,能够比传统热管传递到更长距离,传热性能更加优越,解决了温室大棚的增温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分别为:1、温室大棚,2、地表,3、储液器,4、传导热管,5、环路热管,6、热管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深埋式重力热管的大棚温室供热系统,包括温室大棚1、地表2、储液器3、传导热管4、环路热管5和热管连接器6,所述储液器中填充有吸液芯,传导热管的一端连接在储液器出口,另一端与热感连接器相连通,所述热管连接器内设置有用于传热的导热油,所述环路热管的一端连接在热管连接器的出口,另一端经过均匀分布安装在温室大棚内地面下10~80cm土层中后与热管连接器的进口连接,储液器和传导热管埋装在温室大棚所处的深层地表中。
工作时,储液器中的吸液芯吸收来自深层土壤热源的热量,热量首先通过传导热管传递到热管连接器内,由于热管连接器内填充有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导热油,热量再次经过热管连接器的出口进入环路热管,进而在环路热管散热后返回热管连接器,循环往复从而实现连续散热的目的,即通过深层土壤这个点热源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热量传递到面热上去。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源也不仅限制在土壤热源上,根据系统规模大小、或可利用的条件,可被采用的热源有太阳能、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或废热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再次声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列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