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果实套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325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香蕉果实套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香蕉果实套袋。



背景技术:

香蕉果实套袋,是香蕉大田生产中一项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对香蕉果实进行套袋可以防止病虫害,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减少农药残留,减少施用化学农药的次数,使果品更安全,达到无公害绿色果品要求,减少摩擦,提高优质果的比例,又可防寒保温(在反季节栽培中,这一做法十分重要);可增加香蕉的硬度,使果品更耐储藏;增加香蕉产量,提高质量和效益。在反季节香蕉栽培中,套袋还可以提早成熟,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香蕉套袋技术的应用,在解决果品安全与质量的矛盾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夏季套袋能遮阳,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避免香蕉受到太阳灼伤造成黑斑、黑果、焦果等现象。冬季套袋能保暖,防止香蕉果实冻伤,保证香蕉果皮青绿,促进香蕉果实生长发育,果实上下大小均匀,提高香蕉档次,果实看好。由此可见,香蕉套袋,特别是反季节香蕉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传统的香蕉果实套袋缺乏通孔连接,套袋无法很好固定,风吹雨淋很容易导致套袋脱落或半脱落,致使套袋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香蕉果实套袋容易被风吹雨淋导致脱落或半脱落的情况,提供一种香蕉果实套袋,能有效固定,避免脱落。

一种香蕉果实套袋,包括:内袋、外袋和绑带,所述内袋和所述外袋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内袋开口的方向与所述外袋开口的方向相同,所述内袋设置于所述外袋内,所述内袋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袋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内袋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袋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绑带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和所述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的内径小与所述外袋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的材质为珍珠棉。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开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外袋开口边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内袋开口边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内侧设置有第一防磨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内侧设置有第二防磨环。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防磨环和所述第二防磨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内袋设置第一通孔,在外袋设置第二通孔,通过绑带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同时固定内袋和外袋的目的,使得套袋被风吹雨淋时,内袋和外袋不会从绑带处脱落,从而更加稳定地发挥套袋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香蕉果实套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香蕉果实套袋的内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香蕉果实套袋10,包括:内袋100、外袋300和绑带500。所述内袋100和所述外袋300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内袋100开口的方向与所述外袋300开口的方向相同,所述内袋100的内径小于所述外袋300的内径,所述内袋100设置于所述外袋300内,所述内袋100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袋300的内表面相抵接,例如,所述内袋100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袋300的内表面活动抵接,即内袋100和外袋300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

所述内袋100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10,所述外袋300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310,所述绑带500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10内和所述第二通孔310内,所述内袋100通过所述绑带500连接设置于所述外袋300内。

为了达到良好的防潮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内袋100的材质为珍珠棉。同时,珍珠棉还具有保温、韧性强、环保以及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对内袋内的香蕉进行保护,避免香蕉受潮,且避免香蕉受外部硬物碰撞而损坏,为了提高香蕉果实套袋的硬度,避免承重过大而撕裂,例如,所述外袋300的材质为尼龙,尼龙制成的外袋300具有较强的硬度和韧性,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这样,外袋300能够有效保护内袋不受损,从而提高了香蕉果实套袋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套袋内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内袋100开设有第三通孔130。例如,所述第三通孔130分布在内袋100中间位置。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外袋300开设有第四通孔330,这样,能够进一步优化香蕉果实套袋的透气效果,而为了避免香蕉经第三通孔130和第四通孔330掉出,并避免异物进入内袋内,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第三通孔130和所述第四通孔330相互错开,这样,使得香蕉或者异物同时穿过第三通孔130和第四通孔330,进而避免香蕉掉出或避免异物进入内袋内。例如,第三通孔130和第四通孔330的直径相异设置,即第三通孔130的直径与第四通孔330的直径不相同,例如,第三通孔130的直径小于第四通孔330的直径,例如,第三通孔130的直径小于15mm,例如,第四通孔330的直径为20mm~25mm,这样,能够进一步使得香蕉果实套袋的透气效果更佳,也能够避免香蕉由第三通孔130掉出。

为了通过所述绑带500将所述内袋100固定于所述外袋300内,所述内袋100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110,所述第一通孔110沿所述内袋100开口边均匀分布,所述外袋300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310,所述第二通孔310沿所述外袋300开口边均匀分布。

为了达到更好地捆绑效果,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通孔110内侧设置有防磨环120。捆绑所述绑带500时,所述绑带500在防磨环120内滑动,这样不会损伤所述第一通孔110,从而提高所述第一通孔120的寿命,另一方面,由于防磨环120更光滑,因此,更容易拉动所述绑带500进行捆绑。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通孔310内侧设置有防磨环320。

香蕉果实套袋过程,先张开所述内袋100和所述外袋300的开口,对准香蕉果实从下往上将整个香蕉果实套入所述内袋100中,然后捆绑在所述外袋300开口处的所述绑带500。

具体的,所述绑带500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10内的所述防磨环120和所述第二通孔310内的所述防磨环320。拉动所述绑带500外露的两端,所述绑带500与所述内袋100和所述外带300的接触部分变短,致使所述第一通孔110内的所述防磨环120和所述第二通孔310内的所述防磨环320间距同步缩小,也就是所述第一通孔110之间的间距和所述第二通孔310之间的间距也同步缩小,最终,所述内袋100开口和所述外袋300开口同步变小,直至套袋固定于香蕉果实上不会脱落。另一方面,所述内袋100和所述外袋300由于有所述绑带500的贯穿连接,遇到风吹雨淋,所述内袋100和所述外袋300也不会从绑带500处脱落,从而更加稳定地发挥套袋的技术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