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31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自动感应风口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通风控制系统在大型连栋智能温室上面应用较多,而且都是弧形齿杆式天窗开合装置,安装、控制均比较繁杂,无法在日光温室上面应用;在普通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等设施上面的卷帘通风和生态园及植物组培车间的内外遮阳等大都是通过倒顺开关或遥控器进行手动控制,在通风口打开方式上有通风帘和保温被分离式(两个电动机)、也有通风帘和保温被一体式(一个电动机)的,其共同特点是通风口大小基本全靠人工经验手动控制,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力,即便是自动控制通风口打开方式也是单级风口控制,一旦卷帘卷轴水平位置发生偏移倾斜,容易造成风口打不开或打开很小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调整室内温度,卷帘上卷、下卷时间完全凭借目测和经验,容易造成光热资源的浪费,不能做到科学合理。

因此急需一种安装、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风口打开可靠性高,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基质水分调控更精确,使用安全的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风口打开可靠性高,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基质水分调控更精确,使用安全的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包括通风系统、卷帘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若干个通风位置传感器、若干个卷帘位置传感器、若干个传感器组和平移机构,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卷帘位置传感器均位于温室本体的两端,所述平移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温室本体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组活动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平移机构为了实现多点动态测量,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卷帘位置传感器、传感器组与平移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帘位置传感器包括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和低位卷帘位置传感器,用于控制帘子的升降,控制光照时间。

更进一步地,若干个通风位置传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温室本体的顶端之间,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与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决定对应级别通风口的大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调节通风口的大小,使室内环境舒适度更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系统驱动所述卷帘系统的电机带动所述卷帘系统的卷轴升降实现卷帘或放帘。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温室本体顶端的串联安全开关,避免所述卷轴后翻形成事故。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肥系统,所述水肥系统包括水肥池、泵和若干个基质水分传感器,所述泵和基质水分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基质水分传感器控制所述泵将所述水肥池内的水肥灌溉到所述温室本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通风位置传感器、第二通风位置传感器和第三通风位置传感器,使所述通风口设有三个级别。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显示装置,可以监控、记录和显示曲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可以使用手机、电脑进行控制。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风口打开可靠性高,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基质水分调控更精确,使用安全的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通风系统1、第一通风位置传感器11、第二通风位置传感器12、第三通风位置传感器13、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低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二氧化碳传感器17、串联安全开关18、平移机构19、卷帘系统2、卷轴21、电机22、控制系统3、水肥系统4、水肥池41、泵42、基质水分传感器43、显示装置5、光照传感器6、温室本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包括通风系统1、卷帘系统2、控制系统3、水肥系统4、显示装置5、光照传感器6和温室本体7,所述通风系统1、卷帘系统2、水肥系统4、显示装置5和光照传感器6均与所述控制系统3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3可以使用手机、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控制简单,使用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其中,所述光照传感器6通过所述控制系统3驱动所述卷帘系统2的电机22带动所述卷帘系统2的卷轴21升降实现卷帘或放帘,便于合理、有效的利用光资源;所述显示装置5可以监控、记录和显示曲线,便于总结和分析,然后设置合理的设定值,使室内环境更舒适。

所述通风系统1包括若干个通风位置传感器、若干个卷帘位置传感器、若干个传感器组和平移机构19,所述温室本体7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卷帘位置传感器,且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卷帘位置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平移机构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温室本体7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组活动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19上,安装简单,所述平移机构19为了实现多点动态测量,然后进行计算平均值得出测量值,精确度高,由于所述温室本体7内每个点的测量值都存在差异,如果根据一个点或几个点的测量值直接进行调整,准确性差,其中,所述平移机构19可以为齿轮齿条、链轮链条、螺母丝杆、气缸等。

所述卷帘位置传感器包括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和低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5,用于控制帘子的升降,控制光照时间,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或所述低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5通过感应所述卷轴21来控制所述电机22停止工作,确保帘子完全放下或升起,使用方便、可靠。

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与所述温室本体7的顶端之间的第一通风位置传感器11、第二通风位置传感器12和第三通风位置传感器13,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与所述第一通风位置传感器11之间的间距形成一级通风口,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与所述第二通风位置传感器12之间的间距形成二级通风口,所述高位卷帘位置传感器14与所述第三通风位置传感器13之间的间距形成三级通风口,所述通风位置传感器通过感应所述卷轴21来控制所述电机22正转还是翻转来选择适合的通风口,实现多级通风,避免出现单通风口不能打开或打开太小的弊端,能够确保通风效果。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16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7,所述温度传感器16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7采集信息,然后发送到所述控制系统3,与所述控制系统3的预先设定值进行比较,当采集数值低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3控制所述卷轴21下卷,逐级减小通风口,当采集数值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3控制所述卷轴21上卷,逐级增大通风口,如果通过一段时间后,采集数值还是小于或大于设定值,所述控制系统3控制所述卷轴21使通风口继续减小或增大,控制简单,使室内环境舒适度更高。

所述通风系统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温室本体7顶端的串联安全开关18,避免所述卷轴21后翻形成事故,使用更安全。

所述温室智能多级通风温控系统还包括水肥系统4,所述水肥系统4包括水肥池41、泵42和若干个基质水分传感器43,所述泵42和基质水分传感器43均与所述控制系统3电连接,所述基质水分传感器43控制所述泵42将所述水肥池41内的水肥灌溉到所述温室本体7内,能够方便、精确的调节和控制基质的水分,使植物生长更健康。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安装、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风口打开可靠性高,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基质水分调控更精确,使用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