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715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



背景技术:

水质净化单元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环节,其构成方式包括净化设施与设备,其中净化设施具有投资小、运行能耗低和单位处理量大等优点,适于国内现阶段循环水养殖的普及与推广。净化设施通常由沉淀池、气浮池及曝气生物滤池等构成,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性质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设施,按水流方向不同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在应用较广的平流式沉淀池中,通常分为斜流沉淀区、污泥区和清水区。现有的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沉淀效果差、污泥容易堵塞过滤池、维修困难、成本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有良好的层流条件和沉淀效果,设计合理巧妙,滤料的清洁效果好,效率高,显著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且易于维护维修,降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总进水口阀、进水挡板、过滤池、清水池和总出水口阀,所述的一级沉淀池为长方形混凝土池,一级沉淀池的左侧设有总进水口阀,靠近总进水口阀一侧设有与一级沉淀池宽度相配合的进水挡板,一级沉淀池下行设有过滤池,过滤池下行设有清水池,所述的清水池右侧设有总出水口阀,所述的沉淀池的池底由总进水口阀至总出水口阀方向为坡降池底。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进水挡板的下面设有通向一级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的总进水口阀设于与进水挡板上缘的平齐位置。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一级沉淀池的池底为斜坡结构,斜坡的低端设有第一排污口。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过滤池由隔墙隔开为多个独立的单元滤池,所述的隔墙采用砖块砌成,单元滤池的滤床结构自上而下包括卵石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聚乙稀网片层。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每个单元滤池在靠近一级沉淀池一侧设有进水阀,靠近清水池一侧设有出水阀,所述的进水阀安装于单元滤池的顶部,所述的出水阀安装于单元滤池的底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清水池的池底为斜坡结构,斜坡的低端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的总出水口阀设于清水池靠上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有良好的层流条件和沉淀效果,设计合理巧妙,滤料的清洁效果好,效率高,显著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且易于维护维修,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总进水口阀,2、进水挡板,3、进水阀,4、出水阀,5、总出水口阀,6、挡水板下进水口,7、第一排污口,8、卵石过滤层,9、石英砂过滤层,10、聚乙烯网片层,11、第二排污口,12、一级沉淀池,13、单元滤池,14、清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有良好的层流条件和沉淀效果,设计合理巧妙,滤料的清洁效果好,效率高,显著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且易于维护维修,降低了成本。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12、总进水口阀1、进水挡板2、过滤池、清水池14和总出水口阀5,所述的一级沉淀池12为长方形混凝土池,一级沉淀池12的左侧设有总进水口阀1,靠近总进水口阀1一侧设有与一级沉淀池12宽度相配合的进水挡板2,一级沉淀池12下行设有过滤池,过滤池下行设有清水池14,所述的清水池14右侧设有总出水口阀5,所述的沉淀池的池底由总进水口阀1至总出水口阀5方向为坡降池底。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进水挡板2的下面设有通向一级沉淀池12的进水口6,所述的总进水口阀1设于与进水挡板2上缘的平齐位置,保证进入的水从下部流入沉淀池,防止紊流,提高沉淀效果。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一级沉淀池12的池底为斜坡结构,斜坡的低端设有第一排污口7,通过斜坡结构利用重力作用进行沉淀,具有更好的沉淀效果,且容易排出。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过滤池由隔墙隔开为多个独立的单元滤池13,所述的隔墙采用砖块砌成,单元滤池13的滤床结构自上而下包括卵石过滤层8、石英砂过滤层9、聚乙稀网片层10,多层过滤结构自上而下由粗变细,提高了过滤的整体效果。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每个单元滤池13在靠近一级沉淀池12一侧设有进水阀3,靠近清水池14一侧设有出水阀4,所述的进水阀3安装于单元滤池13的顶部,所述的出水阀4安装于单元滤池13的底部,保证水从上而下依次进入过滤床,保证过滤效果。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清水池14的池底为斜坡结构,斜坡的低端设有第二排污口11,所述的总出水口阀5设于清水池14靠上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沉淀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