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工具,特别是一种树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树剪多采用杠杆省力的方式提高修剪效率,但是在使用中,由于刀头处的剪切压力较大,受到加工精度的影响,有较大的一部分力实在克服刀头处摩擦力上,造成了力量的浪费。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更为省力的树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省力的树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剪,包括刀头、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所述刀头包括上刀杆、与所述上刀杆转动设置的下刀杆,所述上刀杆的前端部设置有刀刃,所述下刀杆的前端部设置有刀垫,所述刀头还包括省力组件,所述省力组件包括前端部与所述下刀杆转动连接的臂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臂杆上的驱动块、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上刀杆的下部的间隙,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推动所述上刀杆使得所述刀头闭合,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推动所述上刀杆使得所述刀头展开,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上刀杆相抵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铆钉。
优选地,所述驱动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上下两侧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刀杆的后部穿设在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上固定片和所述下固定片围成的矩形框中。
优选地,所述臂杆与所述下刀杆的转轴靠近所述刀垫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刀杆的后端部设置有限位用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下刀杆的后端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臂杆的后端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刀垫与所述刀刃配合面为锯齿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轴承减小了第一限位部与上刀杆之间的摩擦力,在使用树剪修剪树枝时候,轴承可以在上刀杆上滑动,使得树剪使用更为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头打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剪切过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刀头闭合状态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上刀杆;11、刃口;12、第一转轴;13、凸起;2、下刀杆;21、刀垫;22、第二转轴;3、臂杆;41、上固定片;42、下固定片;5、第一限位部;6、第二限位部;7、树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树剪,包括刀头、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刀头包括上刀杆1、与上刀杆1在第一转轴12处转动设置的下刀杆2,上刀杆1的前端部设置有刃口11,下刀杆2的前端部设置有刀垫21,刀头还包括省力组件,省力组件包括前端部与下刀杆2在第二转轴22处转动连接的臂杆3、固定设置在臂杆3上的驱动块、设置在驱动块上的第一限位部5和第二限位部6,第一限位部5与第二限位部6之间形成一个容纳上刀杆1的下部的间隙,第一限位部5用于推动上刀杆1使得刀头闭合,第二限位部6用于推动上刀杆1使得刀头展开,第一限位部5为轴承,轴承的内圈与驱动块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上刀杆1相抵设置,第二限位部6为铆钉。
驱动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限位部5和第二限位部6上下两侧的上固定片41和下固定片42。上刀杆1的后部穿设在第一限位部5、第二限位部6、上固定片41和下固定片42围成的矩形框中。
臂杆3与下刀杆2的转轴靠近刀垫21设置,上刀杆1的后端部设置有限位用的凸起13。
第一手柄与下刀杆2的后端部连接,第二手柄与臂杆3的后端部连接(图中未表示)。
参见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树剪的刀头完全展开状态下,当下刀杆2与臂杆3开始闭合时候,第一转轴12与上刀杆1和轴承外圈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力臂b,第二转轴22与轴承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力臂a,力臂b的长度大于力臂a的长度,此时刀头处于省力状态。
参见附图4所示,在剪切过程中,上刀杆1和轴承外圈接触点不断向第一转轴12靠近,此时的力臂b的长度依然大于力臂a的长度,刀头在剪切过程中依然处于省力状态。
参见附图5所示,在刀头完全闭合后,上刀杆1和轴承外圈接触点运动到了距离第一转轴12最近的位置,此时力臂b的长度接近于力臂a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力臂b的长度始终大于力臂a的长度,刀头始终处于省力状态,并且,轴承能够大幅度减少上刀杆1与第一限位部5之间摩擦力,提高了树剪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