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菱形的草坪生态毡。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和人工草坪种植中,主要以种植佛甲草、垂盆草等景天类植物为主,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先将花、草的种子或茎段种于土壤中,经过培养与护理后再移植到屋顶等需要绿化的地方。但是进行种子培育时需要占用广大的土地面积,因移植时不断带走土壤,这使得原栽培地的土壤减少和肥力下降,破坏生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菱形的草坪生态毡,该生态毡自带基质养分层,因而在培育植物时是无需与土地接触的,所以在移植时不会造成土壤减少和肥力下降的现象。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菱形的草坪生态毡,包括毡体,所述毡体的横向剖面呈菱形,所述毡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基质养分层、植物茎段层和覆盖层,基质养分层、覆盖层由可降解的基质养分材料组成。
上述方案中,基底层对整个毡体的结构进行承托,而基质养分层、覆盖层则为植物茎段层中的植物茎段提供足够的养分。使其能够顺利的生长。
优选地,所述毡体还包括有有机粉层,有机粉层设置在植物茎段层与覆盖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由椰壳纤维、大麻纤维和稻秆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原料压制制成。
优选地,所述基质养分层、覆盖层由农作物秸秆粉碎物制成。
优选地,所述有机粉层由稻秆、玉米秆、枯枝枯叶、树皮、甘蔗渣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粉碎物制成。
由于生态毡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浇水的,若果覆盖层的表面太过平整,则在浇水时由于水速过快,部分水会较快地流出覆盖层的边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毡的覆盖层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设置凹槽,能够将大部分的水分停留在覆盖层的顶面上,再慢慢地渗入毡体内,为毡体内的植物茎段提供水源。
优选地,所述覆盖层的顶面上设置有10条凹槽,分别为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第七凹槽、第八凹槽、第九凹槽和第十凹槽;
其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毡体的顶面上,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竖直设置;第一凹槽的第二端通过第五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凹槽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通过第六凹槽、第七凹槽与第三凹槽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二凹槽的第一端、第三凹槽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八凹槽、第九凹槽与第三凹槽的第二端、第二凹槽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一端通过第十凹槽与第四凹槽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宽为10 cm,深为1cm。
优选地,所述毡体的边长为1m。
优选地,所述毡体的两组对角分别为60℃和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毡自带基质养分层,因而在培育植物时是无需与土地接触的,所以在移植时不会造成土壤减少和肥力下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草坪生态毡的俯视图。
图2为草坪生态毡的层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菱形的草坪生态毡,包括毡体1,所述毡体1的横向剖面呈菱形,所述毡体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11、基质养分层12、植物茎段层13和覆盖层14,基质养分层12、覆盖层14由可降解的基质养分材料组成。本实施例中,毡体1的边长为1m,毡体1的两组对角分别为60℃和120℃。
上述方案中,基底层11对整个毡体1的结构进行承托,而基质养分层12、覆盖层14则为植物茎段层13中的植物茎段提供足够的养分。使其能够顺利的生长。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毡体1还包括有有机粉层15,有机粉层15设置在植物茎段层13与覆盖层14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11由椰壳纤维、大麻纤维和稻秆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原料压制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质养分层12、覆盖层14由农作物秸秆粉碎物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粉层15由稻秆、玉米秆、枯枝枯叶、树皮、甘蔗渣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粉碎物制成。
由于生态毡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浇水的,若果覆盖层14的表面太过平整,则在浇水时由于水速过快,部分水会较快地流出覆盖层14的边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毡的覆盖层14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16。设置凹槽16,能够将大部分的水分停留在覆盖层14的顶面上,再慢慢地渗入毡体1内,为毡体1内的植物茎段提供水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毡的覆盖层14的顶面上设置有10条凹槽,分别为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第五凹槽105、第六凹槽106、第七凹槽107、第八凹槽108、第九凹槽109和第十凹槽110,10条凹槽的宽为10 cm,深为1cm。
其中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毡体1的顶面上,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第四凹槽104竖直设置;第一凹槽101的第二端通过第五凹槽105与第二凹槽1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凹槽10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通过第六凹槽106、第七凹槽107与第三凹槽103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二凹槽102的第一端、第三凹槽103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八凹槽108、第九凹槽109与第三凹槽103的第二端、第二凹槽1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凹槽103的第一端通过第十凹槽110与第四凹槽104的第二端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